周四(7月24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涨,10月合约收盘报4330林吉特/吨,日内涨幅0.35%。尽管受到豆油等竞争油脂走强的带动,但市场对马来西亚产量增长的预期以及林吉特汇率走强限制了价格涨幅。
多空因素交织,上行动能受限
从技术面看,当前棕榈油价格仍处于布林通道中轨(4156林吉特)与上轨(4369林吉特)之间,MACD指标虽维持金叉但柱状线收窄,RSI(14)报64.89,接近超买区域,显示短期可能存在回调压力。
基本面方面,印度需求放缓成为新的利空因素。Sunvin集团研究主管Anilkumar Bagani指出:“棕榈油价格快速上涨已抑制印度买家的采购意愿,而马来西亚产量超预期回升进一步削弱了市场看涨情绪。”此外,林吉特对美元汇率今日升值0.28%,使得以美元计价的棕榈油对海外买家成本上升。
不过,竞争油脂的强势为市场提供支撑。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约(DBYcv1)上涨1.16%,棕榈油合约(DCPcv1)跟涨1.34%;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价格亦攀升0.59%。原油市场的乐观情绪同样传导至棕榈油——受美国原油库存超预期下降提振,国际油价日内涨幅超1%,增强了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吸引力。
机构观点:印尼去库存与长期供需博弈
印尼棕榈油协会(GAPKI)最新数据显示,5月末库存环比下降4.27%至290万吨,出口激增是去库主因。这一数据印证了东南亚供应压力阶段性缓解,但Bagani提醒:“若马来西亚7月产量环比增幅超过5%,当前价格水平恐难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知名机构分析师在今日报告中提到,尽管短期面临回调风险,但2025年四季度全球植物油需求旺季将至,叠加厄尔尼诺对东南亚产量的潜在影响,中长期价格底部支撑依然牢固。不过,这一预期需与当下市场逻辑区分——目前交易主线仍围绕“产量恢复”与“汇率压力”,任何长线看涨观点都需以短期利空充分消化为前提。
结论:震荡格局中的结构性机会
当前棕榈油市场处于典型的多空拉锯状态:竞争油脂走强与原油反弹构成上行推力,而林吉特升值、印度采购放缓及产量回升形成压制。交易者需密切关注马来西亚7月1-25日出口数据及产区天气变化,这些因素可能成为打破当前平衡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