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25 星期三
  • 微信

“兔”飞猛进,3300点或指日可待!

来源 外汇天眼 01-30 07:42
1月30日盘前策略   摘要:本周行情有望在积极情绪提升、政策持续发力、消费场景改善兑现、资金回流的共同作用下,延续攀升行情向上冲击3300点,但本周国内外一些重要数据将陆续公布,或仍存隐忧,因此短期若大幅高开拉升,则不宜追高,静待时机。中期来看,在中国经济复苏稳步回升和金融持续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内外资有望形成合力推动A股估值向上修复。此外,中美关系改善、美国通胀走弱,也为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因此,2023年市场震荡攀升仍是大概率事件。

  1月30日盘前策略

  摘要:本周行情有望在积极情绪提升、政策持续发力、消费场景改善兑现、资金回流的共同作用下,延续攀升行情向上冲击3300点,但本周国内外一些重要数据将陆续公布,或仍存隐忧,因此短期若大幅高开拉升,则不宜追高,静待时机。中期来看,在中国经济复苏稳步回升和金融持续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内外资有望形成合力推动A股估值向上修复。此外,中美关系改善、美国通胀走弱,也为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因此,2023年市场震荡攀升仍是大概率事件。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震荡上行全线飘红,两市超3600只个股上涨,北向资金继续大幅净买入,贵金属、教育、小金属涨幅居前,证券、其他电子、保险及其他跌幅居前。全年来看,指数方面,三大指数震荡下行,但临近年关在权重股带领下迎来强劲反弹的虎尾行情,最终上证指数虎年全年下跌2.88%,深证成指下跌10.11%,创业板指下跌11.1%;另外,自2022年10月以来的本轮反弹阶段看,上证50指数涨幅居首,涨幅近21.91%。行业方面,酒店及餐饮、煤炭开采加工、景点及旅游、医药商业涨幅居前,涨幅均达22%之上,其中酒店餐饮涨幅高达69.73%;其他社会服务、计算机设备、互联网电商、半导体及元件跌幅居前,最高跌幅为14.74%。个股方面,虎年超过2000只个股上涨。整体来看,虎年全年呈现下行探底后回升态势。

  一是关于促经济发展政策。国常会重磅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多省市发布新春“一号文件”,多省市宣布将消费列为全年重点任务!春节期间消费超预期表现。消费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抓手,其超预期表现有助于增强市场对于经济稳增长的信心。

  二是节假日期间外盘、港股集体大涨。春节期间,外盘集体大涨。隔夜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大型科技股集体走高,特斯拉涨近11%,汽车板块其他个股也纷纷走强。欧洲方面,欧股主要指数收盘全线上涨。港股兔年实现“开门红”,截至1月27日收盘,恒生科技指数开年两个交易日以来累计上涨5.14%。恒生指数兔年开市以来上涨2.92%,国企指数累计涨2.08%。这将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同时对科技成长板块有一定带动作用。

  三是关于美联储加息。本周将迎来美联储今年首次议息会议,并将于北京时间2月2日周四凌晨3点公布利率决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3点半召开新闻发布会。另一项重磅宏观数据也将出炉,美国1月非农就业数据将于2月3日周五公布。届时需关注具体数据变化和市场反应。

  2022年全年上段时间震荡下行,但下段时间出现转折,而后触底反弹。主要源于海内外一系列宏观因素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一是国内疫情全面放开后平稳度过高峰,使其对经济发展的冲击逐步消退;二是地产困境,随着地产支持政策发力纾困使其平稳发展;三是海外美联储加息逐步放缓,人民币汇率由跌转升,中国资产吸引力增强;四是俄乌冲突、中美关系等国际局势不确定性趋缓;五是最重要的政策基调发生较大变化,即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政策加码恢复经济推动经济稳增长,是A股迎来估值修复的重要经济基础。因此,节前市场在一系列积极变化背景下,海外资金加速入市抢筹,推动A股强劲反弹,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报3264点直逼3300点。

  目前来看,一系列积极因素有望持续发酵,节日期间国内超预期消费、外盘集体上涨,将大大提振市场情绪刺激市场高开;国常会重磅推动经济年初稳步回升、央行公开净投放、各地持续发力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将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于经济加速复苏的预期;海外看,本周四即将公布的美联储加息,市场普遍预计将进一步放缓,但仍需等待靴子落地,另外美国1月非农就业数据将于2月3日周五公布,有数据显示就业市场依旧紧张,届时需关注具体变化。

  整体来看,本周行情有望在积极情绪提升、政策持续发力、消费场景改善兑现、资金回流的共同作用下,延续攀升行情向上冲击3300点,但本周国内外一些重要数据将陆续公布,或仍存隐忧,因此短期若大幅高开拉升,则不宜追高,静待时机。中期来看,在中国经济复苏稳步回升和金融持续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内外资有望形成合力推动A股估值向上修复。此外,中美关系改善、美国通胀走弱,也为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因此,2023年市场震荡攀升仍是大概率事件。

  操作上建议持股为主,若持币低吸为宜。短线建议关注核心资产和成长股两个重点方向。中线配置方向上:

  一、成长主线。重点关注高端制造和既有“政策底”又具有基本面逻辑自主可控方向如:计算机、半导体设备及医疗器械等;

  二、稳增长主线。当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宏观政策还有继续发力的必要性,可持续关注在“稳增长”持续加码下有望受益的新老基建、地产产业链、建材等板块;

  三、左侧逢低布局出现基本面回暖迹象的消费服务行业,随着防疫政策宽松化,大消费市场潜力被一定程度释放;包括:社会服务、医药生物、黑色家电、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券商等。

  四、央企估值回归方向。如中字头、央企资产整合等。

  五、重视大周期趋势,看好黄金和船舶等。

  长远来看,赛道和核心资产都是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逢低均衡配置。

  首席投顾:李殿龙

  S1440610120288

  重要声明:

  本栏目刊载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我们力求本栏目刊载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参与投资交易,远离非法证券活动。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