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时事
【策略 | 燕翔】北上资金12月份持续流入,加大消费金融,减新能源化工(20230112)
【固收 | 张伟】持债过节可能的风险及应对(20230115)
【固收 | 张伟】城商行区域利差多数走阔——金融债利差跟踪(20230115)
【固收 | 张伟】利差收窄幅度略有放缓-信用利差跟踪(20230115)
【固收 | 张伟】高杠杆的负反馈——债市交易日记(20230112)
【市场&中小盘 | 赵伟】政策有释放空间 A股有上行潜力(20230115)
【互联网传媒 | 杨晓峰】政策面积极,互联网复苏持续(20230113)
【农业 | 娄倩】十二月猪企出栏量增重减,全年出栏目标完成度高(20230112)
【军工 | 鲍学博】隐身技术系列深度之三:国内篇——隐身装备迅速发展,产业化初期前景广阔(20230115)
核心推荐
行业时事
策略 | 燕翔
北上资金12月份持续流入,加大消费金融,减新能源化工
综合来看,北上资金2022年12月份持续净流入。从持股市值的板块分布上看,12月陆股通持股市值在主板和创业板双双增加。从陆股通持仓占比的变化角度来看,12月份主板占比小幅上升,创业板占比小幅下降。从外资定价权看,12月份家用电器、休闲服务、电气设备、食品饮料、建筑材料行业陆股通持股市值占行业A股总市值的比例依然处于前列。从持仓占比的变化角度看,12月份外资加仓食品饮料、家用电器、休闲服务、医药生物和银行等行业,减仓电气设备、化工、电子和机械设备等行业。集中度上看,12月份陆股通行业集中度与个股集中度均小幅提高。
我们看到随着此前一系列短期负面因素逐渐消退,北上资金在经历去年9月、10月份大幅流出后开始转为净流入,今年开年来北上资金净流入趋势不变,截至1月9日,本月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已达277亿元,已经接近去年全年30%。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创下了去年8月中下旬以来新高,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北上资金后续净流入的趋势有望进一步延续。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固收 | 张伟
持债过节可能的风险及应对
一、关注春节期间经济恢复速度,预计恢复速度将加快,这对债市不友好
国内疫情感染达峰后,经济恢复速度将会加快,这是市场的主流预期。重点关注春节期间的旅游消费数据,这能从侧面反应出疫情冲击过后消费恢复的程度。高频数据方面可以关注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地产销售恢复情况是地产链条恢复的核心一环。春节对齐后,近2天地产销售面积已经强于22年同期。预计地产销售将底部小幅回暖。春节期间观影人次也将迎来回升。综合来看,经济加快恢复,对节后的债市影响偏负面。
二、关注1月信贷“开门红”成色如何
年初以来,票据利率持续回升,并且票据与存单利差扩大,这说明年初以来信贷投放环比在持续改善。如果节前这周票据与存单利差继续走阔,则说明在政策的推动下,1月信贷投放或许不差。因为春节错位,1月信贷难以达到去年1月的水平,但是1月信贷绝对水平或许不低。结构上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预计是冲贷的重点。
三、海外方面的美元走弱在经验上对国内债市存在利空扰动
美国经济呈现下行走势,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周期步入尾声,预计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将会继续回落。国内债市与美元指数负相关性较好,而货币周期的错位会导致中美两国国债利率走势背离。因而美元指数的回落将对国内债市在情绪上造成偏负面的影响。
四、经验显示,春节后5个交易日,1Y国开代表的短久期品种利率大多时候倾向于下行,而10Y国开债利率季节性规律不明显
2018- 2022年(剔除2020年),春节后的5个交易日1Y国开利率变化为-4.6bp、1.1bp、-4.6bp和-3.2bp。平均来看春节后5个交易日1Y国开债利率下行2.8bp。但是10Y国开债代表的长端利率在春节后的走势经验规律不明显。
五、下周资金面存在收敛压力,关注央行对冲操作,短久期品种可以逢高布局
下周面临税期缴款和春季前的取现高峰,并且MLF到期7000亿元,因而资金缺口大,需要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来平抑资金面收敛压力。但是资金面依然会积极性收敛,而且债市情绪较弱,杆杠率处于偏高水平,因而季节性资金面收紧也可能给债市带来不利扰动。建议在短久期品种因为资金面季节性收敛时逢高布局,因为节后一周短久期品种修复的概率较高。
风险提示:流动性超预期收紧,经济恢复速度超预期,通胀超预期。
固收 | 张伟
城商行区域利差多数走阔——金融债利差跟踪
一、金融债上周信用利差变化
上周各法人主体利差全线收窄。上周,全国性银行、城商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信用利差中位数分别为68.3BP、122.5BP、58.4BP和128.9BP,周环比分别收窄11.9BP、11.1BP、19.5BP和15.7BP。
多数区域城商行信用利差走阔。或受到高等级城商行二级资本债不赎回事件影响,上周全国有城商行利差数据的28个地区中,24个地区利差环比走阔,其中8个地区走阔10BP以上。涉事地区江西走阔幅度最大,达到19.5BP。另一方面,青海、河南和江苏上周仍然实现城商行利差收窄,收窄幅度分别达到11.4BP、1.9BP和0.4BP。
从历史分位数来看,截至1月13日收盘,四类法人主体利差历史分位数目前均在70%以上。城商行和保险公司分别达到93%和99%。不同地区城商行的历史分位数则存在分化。11个地区城商行利差历史分位数在50%以内。其中,重庆和福建两地的城商行利差历史分位数均在10%以内的较低水平。但是,仍有16个地区的历史分位数在50%以上,分化较为明显。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调整超预期,宏观经济走势超预期,数据提取和处理存在误差。
固收 | 张伟
利差收窄幅度略有放缓-信用利差跟踪
一、城投债上周信用利差变化
上周城投债信用利差多数收窄。从周变化情况来看,全国31个地区中27个地区的城投债中位利差均环比收窄。北京、四川和江苏收窄幅度位居前三,分别达到10.5BP、8.5BP和7.7BP。贵州、甘肃和吉林走阔幅度位居前三,分别为39.4BP、18BP和6BP。城投债信用利差仍在整体修复,但利差收窄幅度较前一周稍有减弱。多数区域利差收窄在10BP以内。
多数区域和级别的城投债利差历史分位数仍在较高水平。截至1月13日收盘,全国除广东以外的30个地区城投债信用利差分位数均在70%历史分位以上,但多数经济强省较上周有一定修复。江苏、浙江、福建等市场认可度高的地区历史分位数分别为82%、85%和73%。广东也从上周的48%下降至47%。
二、产业债上周信用利差变化
产业债行业利差多数走阔。上周,27个行业中,22个行业利差环比走阔。从变化幅度来看,21个行业利差走阔幅度在10BP以内。走阔幅度前三的行业分别是计算机、休闲服务和公用事业,分别走阔10.2BP、8BP和7.3BP。利差收窄的5个行业中,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和电气设备行业收窄幅度位居前三,分别达到14.6BP、9.6BP和3.8BP。
历史分位数方面,上周处于历史分位数50%以内的行业共有14个,较前一周末减少3个。但是,房地产、农林牧渔、医药生物等行业利差历史分位数仍在90%以上。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调整超预期,宏观经济走势超预期,数据提取和处理存在误差。
固收 | 张伟
高杠杆的负反馈——债市交易日记
1月12日,利率震荡回升。以10Y国开活跃现券走势为例。10时之前,国开活跃利率震荡趋升,10Y国开债利率上行1bp。早盘资金偏紧对债市带来利空扰动。9点30分,统计局公布了12月通胀数据,在猪肉价格回落和油价下行的拖累下,通胀低于预期。但是这对债市的影响小,并未带来利好。10时至15时,利率震荡。15时至16时,利率再度小幅回升。
利率债短端下行,长端上行。全天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1.8bp至2.88%,1年期国债利率下行3.0bp至2.10%。国开债方面,10年期国开债利率上行1.2bp至3.00%,1年期国开债利率下行5.0bp至2.30%。低等级信用债有所修复,城投债和二级市场债利率小幅回落。
资金面季节性收紧,机构去杠杆,并带动债市继续调整。虽然11日和12日,央行分别在公开市场净投放710亿和1150亿,但是资金面仍在季节性收紧,以DR001为例,11-12日持续上行32bp至1.45%。DR007虽然在12日小幅回落3bp,但较上周依然上行52bp。跨年资金DR014也持续回升。春节取现和税期临近是导致资金面季节性收紧的原因。而债市在2023年的第一周大幅加杠杆滚隔夜,1月6日质押式回购成交量上冲至了7.3万亿。本周一质押式回购成交量更是上冲至7.45万亿的历史新高。在资金面收敛影响下,机构从本周二开始降杠杆,而降杠杆意味着配债需求减弱,并导致利率上行。
2022年6月下旬资金面季节性收紧,并遇到处于高位的杠杆率,也导致债市调整。2022年6月15日以来的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均在6万亿以上,6月20日更是攀升至6.46万亿,创下当时的历史新高。高杠杆率的维系依赖于资金面的宽松,一旦资金面收紧,滚隔夜操作受阻,边际去杠杆将带来负反馈,债券抛压增加并带来债市调整。2022年6月20日至6月28日,10年国债利率上行5bp。
综合来看,央行如果采取公开市场投放来弥补节前的资金,则资金面仍有季节性收敛压力,并且机构杠杆率仍将高位回落,这将对节前债市造成不利扰动。
风险提示:货币宽松不及预期,疫情快速缓和,经济恢复速度超预期。
市场&中小盘 | 赵伟
政策有释放空间 A股有上行潜力
上周北上资金共净流入439.97亿,其中沪市净流入221.48亿,深市净流入218.49亿,在大盘回调蓄势期间,外资仍不改大幅买入趋势,外资对A股市场坚定看好的意味不言而喻,而外资对A股市场如此看好的原因一是今年国内经济复苏的确定性较高,另一原因则是当前A股的估值水平仍处低位,有较大的上行空间,在外资坚定买入的趋势下,我们也应对今年的A股充满信心。操作上,逢低关注金融、新能源、物联网、通信技术、高端制造、有色、交运、输变电设备等及“三低”股,回避前期涨幅过高股及垃圾股。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技术分析和近期重要市场信息做出的综合判断,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可能发生异于预期的重大变化。
互联网传媒 | 杨晓峰
政策面积极,互联网复苏持续
1、互联网观点更新:
1)哔哩哔哩:
①增发ADS融资回购可转债,调整资本负债结构。
②2022最美的夜bilibili跨年晚会战报发布。
2)阜博集团:
①国家知识产权局等17部门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②维持对阜博积极判断,其有望持续高增速。
3)阿里巴巴:
①1月10日,阿里巴巴与杭州市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杭州市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已在制定中。
②淘特、淘菜菜亏损收窄;盒马鲜生实现全面盈利。
③自研CPU全面投入使用,提升性价比,云业务利润空间进一步上升。
4)网易:
①网易游戏收购加拿大游戏工作室SkyBox Labs。
②网易与央视网合作定制网络春晚元宇宙会场。
2、本周重要事件:
①蚂蚁集团增资计划获批;实控人变更。
②郭树清表示促进互联网平台企业健康发展。
3、港股互联网公司本轮行情复苏情况
1)本轮行情复苏涨幅较高的互联网公司(与近三个月最低收盘价相比涨幅超过100%)共有9家企业,其中中国有赞、快手-W已修复比例仍未超过2020-2021年最高股价的20%。
2)本轮复苏行情中尚未充分启动的互联网公司(与近三个月最低收盘价相比涨幅未超过50%)共有3家企业,美团-W、汽车之家-S、小米集团已修复比例分别为38%、36%、33%。。
4、投资建议
1)A股传媒:
①关注线下梯媒龙头,分众传媒。
②关注游戏技术落地工业场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数字孪生”系统的宝通科技,同时关注三七互娱、吉比特等。
2)港股互联网:
①空间较大的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广告复苏)、美团(到店酒旅复苏)和拼多多(电商复苏&出海);
②核心主业持续稳健增长的二线互联网龙头京东和网易;
③优质互联网超跌标的,哔哩哔哩(广告复苏),快手(广告复苏),阿里巴巴,心动公司,阅文集团,金山软件,阜博集团,百奥家庭互动等。
风险提示:相关公司业务发展不及预期;行情修复不及预期;消费恢复不及预期
农业 | 娄倩
十二月猪企出栏量增重减,全年出栏目标完成度高
出栏量:年末猪企出栏上升,全年出栏目标完成度高。14家上市猪企12月出栏总量为1274.8万头,较11月环比+9.20%。其中正邦科技(+64.67%)、京基智农(+32.74%)、唐人神(+21.13%)、神农集团(+16.87%)和牧原股份(+16.55%)12月出栏环比上升较大。总体而言,上市猪企出栏量延续上升态势,年末出栏节奏较快。
12家上市猪企平均全年出栏目标完成度达101.47%。新希望(104.38%)、天邦食品(100.49%)、唐人神(107.90%)、京基智农(126.44%)、神农集团(103.22%)五家上市猪企完成年出栏目标。
出栏体重:上市猪企整体12月出栏体重呈下降势态,环比减少2.21%。剔除仔猪影响后主要上市猪企的商品肥猪的平均出栏体重为122.5 kg,环比减少2.21%;仅有正邦科技(+8.80%)保持上升趋势。
销售均价:主要上市猪企12月肥猪销售均价持续回落。12月主要上市猪企生猪出栏均价环比下降4.52元/kg,平均环比下降18.97%,达到19.30元/kg。其中12月生猪销售均价较高的有东瑞股份(24.47元/kg)、金新农(19.77元/kg)、天邦食品(19.35元/kg);销售均价环比下降较大的有温氏股份(-22.02%)、京基智农(-22.93%)及中粮家佳康(-21.36%)。
投资建议:个股上,板块或整体持续震荡,关注猪企业绩兑现。整体来看,2022年猪企出栏目标完成度较高,降本工作有一定程度兑现,现金流情况改善。当前时点板块整体估值较低,重点关注猪企业绩兑现。
建议关注低成本+高成长的【巨星农牧】,具有成本优势的【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神农集团】,价格优势+高成长的【华统股份】、【京基智农】。
风险提示:养殖行业疫病风险;新冠疫情蔓延风险;自然灾害风险。
军工 | 鲍学博
隐身技术系列深度之三:国内篇——隐身装备迅速发展,产业化初期前景广阔
我国对隐身技术的关注始于80年代初期。1985年底,国防科工委将隐身技术列为高技术预研课题。1986年,航空工业部把隐身技术预先研究作为总承包下达给沈飞研究所(601所),按合同制的管理办法组织部内三大院校及专业研究所完成预研任务,由飞机空气动力学专家李天担任课题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各大院校和专业所、主机所展开分项研究参与。经历三十余年的研发,现阶段,我军已经装备了多款型号的隐身装备,并且将多款型号装备进行了一定的隐身处理和改进。
航空领域是隐身技术使用最早和最广泛的领域,主要分为两个大类,一是隐身飞机,二是隐身导弹,尤其是以第四代战斗机为代表的隐身飞机装备领域,我国目前发展处于国际前列。除了航空领域,我国在舰船领域和坦克装甲领域也进行隐身布局。
受益于我军装备放量、隐身化渗透率提升,隐身材料需求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我们认为,以歼20为代表的隐身战斗机未来列装数量将不断提升,同时,隐身技术在其他领域渗透率也有望提升,隐身无人机、隐身导弹、隐身舰船、隐身战车等将获得长足发展。部分隐身材料具备耗材属性,除新装备列装外,未来装备的日常维护也将成为部分隐身材料的重要市场。
国内从事隐身技术研究的相关单位可以分为军工科研院所和高校两类。军工科研院所包括航空系的航材院,航天系的航天科技一院703所、航天科工二院207所、航天科工三院306所、航天科工四院的武汉磁电,兵器系的兵器53所、兵器59所,中船系的725所等;高校包括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目前我国隐身材料行业主要公司有已上市的华秦科技、光启技术、新劲刚以及拟上市的佳驰科技等。
风险提示:我国隐身装备发展速度不及预期;隐身技术更迭较快导致企业技术落后;隐身技术扩散导致竞争加剧。
核心推荐
科技&电子 | 吴文吉
北方华创:营收持续高增长,盈利能力超预期上修
1月12日,公司公告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营收135-156亿元,同比+39.41%-61.10%;归母净利润21-26亿元,同比+94.91%-141.32%。22年中位收入同比+50%,持续高增长符合预期。行业景气订单饱满,支撑公司未来持续成长。募投项目稳步推进,积极扩产保障生产和供应链有效运行。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7/199/2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1/31.6/42.4亿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贸易争端与疫情影响上游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