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Saturday, September 20, 2025 星期六
  • 微信

海通宏观 | 中国居民的“超额储蓄”测算:到底有多少?——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一

来源 外汇天眼 01-14 07:00
海通宏观 | 中国居民的“超额储蓄”测算:到底有多少?——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一

  梁中华

  海通宏观首席分析师

  S0850520120001

  投资要点

  2022 年,我国居民存款高增长,同比多增了将近 8 万亿,这 8 万亿是不是居民在疫情期间多挣钱、少花钱带来的“超额储蓄”呢?其实并不是。我国居民存款高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财富的结构“迁徙”:房地产、基建等底层资产收益的下降、风险的上升,以及 2016 年之后的金融监管环境的全面收紧,推动居民财富配臵从房地产、资管产品、理财系统性的向存款“迁徙”,推升了存款的增速。如果仅仅将理财加回存款,存款增速可能要下调接近 4 个百分点。

  那么我国居民在疫情期间到底有没有超额储蓄呢?其实是有的。我们根据居民的收入和支出变化做了详细测算,结果显示,过去三年疫情期间,我国居民大约积累了 3 万亿左右的超额储蓄,这是接下来人口流动逐步正常化后,消费恢复的重要保障。这 3 万亿的超额储蓄如果完全释放,能够带动将近 7%的居民名义消费增长,4.8%的整体名义消费增长,2.5%的 GDP 名义增长。不过能否完全释放出来,以及能否在 2023 年一年内释放出来,是需要后续观察的。

  如果这些“超额储蓄”逐步释放出来,哪些消费类别会受益更多呢?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和居民正常消费的潜在规模对比,过去三年疫情期间,食品烟酒多消费了 1.9 万亿;但教育、文娱少消费了 1.86 万亿,交通和通信少消费了 1.4 万亿,医疗保健少消费了 8116 亿,生活用品和服务少消费了 2599亿,衣着类少消费了 730 亿。这些消费偏少的领域,可能是“超额储蓄”的重要流向。

  风险提示:本文详细阐述了分析逻辑和测算过程,测算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假设,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具体的数据请参考官方数据。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