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Thursday, May 2, 2024 星期四
  • 微信

第一上海丨【行业评论】煤炭行业专题:短期难有新产能释放,煤价中枢上移

来源 外汇天眼 01-04 11:17
煤炭产产量增涨,需求因疫情有所放缓,煤价仍在高位   进入2022年,由于2021年冬季我国东北出现较为严重的缺电情况,国家更为重视对煤炭等重要民生物资的供应,国常会5次提出对煤炭的增产保供要求,并提出通过核增产能、扩产、复工复产等手段,年内新增煤炭产能3 亿吨的工作目标。

  煤炭产产量增涨,需求因疫情有所放缓,煤价仍在高位

  进入2022年,由于2021年冬季我国东北出现较为严重的缺电情况,国家更为重视对煤炭等重要民生物资的供应,国常会5次提出对煤炭的增产保供要求,并提出通过核增产能、扩产、复工复产等手段,年内新增煤炭产能3 亿吨的工作目标。截止11月底,2022年我国原煤产量累计生产40.94亿吨,同比增长9.7%。很好的完成了国常会的工作目标。单月产量来看,自21年7月煤炭产量下滑到最低点3.1亿吨后,迅速反弹,在22年3月份达到最高点,3.9亿吨。此后全国月产量在3.6-3.9亿吨上下震荡。从产地来看,煤炭产量呈集中度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2022年1-10月晋陕蒙三地累计生产原煤29.8亿吨,占全国产量的80.2%,足见其重要性。

  从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端来看,22年1-10月行业固定资本开支为4030亿元,同比增长28%,基本是近10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由于“十三五”期间一系列的供给侧改革的原因,煤炭行业资本看之逐步减小,导致目前煤炭供给严重不足后,在2018年行业资本开支逐步增加,虽然22年已经是近5年最高水平,但目前投资力度依旧仅仅恢复至2015年水平,加之人工/物料/各项税费的增加,其产能增加远低于当时。

  在短期国内供给没有跟上的情况下,进口煤成为调节国内供需的关键参数。但由于2022年以来,国外的能源大通胀与俄乌冲突致使海外煤价快速上升,高于国内市场价。加之发改委对电煤限价,进口煤缺乏价格优势,1-10月进口量锐减至2.3亿吨,同比下降10.5%.其中优质高卡动力煤由于价格较高,占比减小,褐煤相对便宜因此,进口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也导致,虽然整体吨数减少10%,但实际进口热值要远小于去年。

  从消费端看,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和国内经济低迷影 响,全年商品煤消费量同比略增。2022年1-10月,我国商品煤消费量35.7亿吨,同比增加0.6%,增速较2021年同期的8.9%降低8.1pt。6月,商品煤消费量同比下降3.6%,但在随后的8月、9月,由于水电出力不足和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商品煤消耗量分别为3.8、3.6亿吨,同比增加6.6%和5.7%。

  价格方面,如果参考秦皇岛动力煤现货价格,能很好的反应出22年国内煤炭供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总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月分800元/吨,煤炭价格开始一路上涨至今年3月中旬的最高点1717元/吨。其中主要是国内天气寒冷,叠加俄乌冲突爆发,导致煤炭一倍左右的涨幅。第二阶段,主要是由于上海疫情反复,且雨季提前导致水利发电出力情况好转,煤炭价格最低跌至4月中旬的1095元/吨。第三阶段,进入5月夏季后,由于国内罕见干旱,水力发电占比逐步降低,煤炭需求重新增强,但电煤价格被发改委限价,秦皇岛港口长协价不得超过750元/吨,市场价不得超过1155元/吨。而旺季非电煤需求较弱,因此煤炭市场价格基本平稳。第四阶段,入秋后由于煤炭主产地事故频发,加之十一期间各地因疫情管控,市场煤价格快速从1000元/吨上涨至10月底的1550元。入冬后,保供任务增加非电煤需求再次被压抑,因此煤炭市场价再次小幅下跌。

  综合来看,2022年受疫情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有所放缓。全年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继续提高,火电发电增速放缓。火电全年呈现先弱后强的态势,在三季度出些夏季高温叠加水电资源不佳时,全国部分地区出现了用电紧缺的情况,火电发电出现反弹式增长。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未来用电需求有望出现大幅度反弹。火电作为保供主体将继续加大投资,预计未来对动力煤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3年展望:短期难有新产能释放,煤价中枢上移

  我国的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这也决定了煤炭将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主要的根基性作用。特别是现代社会,电气化率越来越高,虽然风、光、水及核电等新能源正在大力发展,但煤炭依托其自身的稳定性,在未来5-10年能源消费中仍保持50%以上的份额。

  由于煤炭行业十三五期间的供给侧改革以及碳中和的政策,导致整体资本开支不足,叠加客观的建设周期较长的事实。在未来的十四五期间难有大量的新增产能向市场释放。未来三年的新增将依旧有50%来自现有产能的核增,另一半来自新建设产能。从现有产能核增的角度来看,经过第一轮大规模核增后,基本上条件较好的矿井基本都已经释放。23年核增难度会比22年更大,预计在3000-5000万吨左右。而新建矿井方面预计23年将新增5000万吨,其中新疆和内蒙古的露天煤矿居多。主要是因为露天矿建设周期较短

  从需求端看,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影响,虽然各地与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稳经济的政策,三季度经济也出现正增长,但年内1-3季度累计增速为3%,任然属于近十年较低水平。预计2022年我国GDP可能在3.5%-5%的增长区间。23年随着对疫情管控的放松,社会短时间内可能会受到疫情感染的较大冲击,但中长期看,社会将回归至疫情前无管控的状态下,经济也将迎来强劲反弹。十四五期间预计GDP会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整体平均增速预计将达到5%以上。而电力消费预计与GDP增速成正相关性,平均增速也在5%左右。

  从产业划分来看,预计第一产业用电增速基本平稳,与前几年基本一致预计在10%左右。第二产业由于疫情影响22年增速明显放缓,我们认为23年将有望恢复强劲增长。第三产业及其他的也和第二产业趋势相近,在23/24年会小幅加速增长。随着生活中新能源车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最大的电力增长预计来自于居民生活用电,预计22年同比14%增长,而未来三年也将延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2021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8.11万亿度电,其中火电为5.77万亿度电,占比71%。根据中国2030年碳达峰的规划,预计2030年火电占比将下降至50%左右。如果按照用电量基本等于GDP增长,2022年预计GDP增长3%,用电量增长3%,火电占比下降至69%,22年将需求5.78万亿度电,2030年火电规模将达到6.05万亿度电。若按照每吨煤可以产生2500度电,则22年需要23.1亿吨煤,30年需要25.6亿吨动力煤。动力煤占比依旧保持54%的煤炭消费占比22年需要42.8亿吨,2029年则煤炭需求攀升至48亿吨。比2021年增长5.3亿吨。

  投资策略

  短期逻辑:在十四五期间,由于十三五新批煤矿产能不多,但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对于煤炭的需求还在增长导致供求关系,以及目前对进口煤的限制,煤炭价格中枢会保持在相对高位。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且分红比例高。

  中期逻辑:经历过此次能源紧缺,欧洲开始对此前巴黎协定制定的碳中和目标变得保守,市场将重新思考旧能源的可持续被使用的时间,将有利于煤炭公司估值提示。

  长期逻辑:碳达峰及中和的战略目标依旧是长期趋势,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属性,煤炭行业规模会逐步缩小,但是行业集中度在不断高度集中,煤炭的周期性因其集中度不断提高而减弱。建议关注行业目前的龙头以及拥有高煤炭储量的公司。我们认为中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完全放弃煤炭,煤炭依旧会在能源占比中有一定比例,但比例可能在20%-10%左右。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