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Wednesday, July 30, 2025 星期三
  • 微信

把所有的“鹰”,都留在2022年!

来源 外汇天眼 12-27 11:29
StraitsFinancial时瑞金融为CWT集团旗下的金融衍生品服务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和增值服务。公众账号旨在帮助业内朋友增进对海内外金融行业,特别是衍生品领域的了解。欢迎关注、合作、交流与共享。北京以下文章

  StraitsFinancial

  时瑞金融为CWT集团旗下的金融衍生品服务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和增值服务。公众账号旨在帮助业内朋友增进对海内外金融行业,特别是衍生品领域的了解。欢迎关注、合作、交流与共享。

  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财主家的余粮

  ,作者财主家没有余粮啦

  .

  让你的钱,聪明那么一点点。

  12

  月2

  1

  日,在基本确认美联储的加息终点之后,日本央行也改变其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最后一个“鸽声嘹亮”的西方大国央行,终于也变“鹰”了。

  在此之前的1

  月1

  欧央行将欧元区的3大关键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款利率、存款便利利率,分别升至2.50%、2.75%和2.00%,并且还计划于2023年3月开始缩表,前瞻指引颇为“鹰派”,而在2022年9月份之前,欧央行还一直坚持着-0.5%的存款负利率呢!

  英格兰银行宣布,将英镑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3.5%,这是2021年12月以来英国央行连续的第九次加息,已将基准利率自0.1%上调至目前的3.5%。

  更不必说,在此之前的1

  月1

  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宣布加息5

  个基点,基准利率来到了4

  区间,而美联储的“利率点阵图”更是显示,到2

  年年中,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可能会被进一步上调到5

  就这样,就在2

  年最后的半个月里,从美联储到欧央行,再到英格兰银行和日本央行,西方主要经济体的央妈们,一个个显得“鹰味十足”。

  这,意味着——

  2023年将是全球各国的紧缩之年?

  错!

  2023年,不可能会成为全球的紧缩之年,反而有可能是全球的宽松之年。

  不用观察什么日本央行、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看似“鹰味十足”的声明,因为,

  不重要

  。全球货币政策真正的大方向,只用看美国就行了。当今这个世界里,你永远要记得——美元是唯一的世界货币,美元货币政策的方向,就是其他任何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指挥棒。

  实际上,如果以全球央行加息和降息对比的话,2022年,才是真正的全球货币紧缩之年,而且,就在2022年年末的时候,全球加息央行的比例达到32年最高(见下图)。

  分析一下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所传达的观点,就明白为什么我说“紧缩”临近尾声。

  核心当然是美联储。

  在12月份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如市场预期一样,开始放慢加息速度,虽然“点阵图”展示了可能更高的加息终点,但根据美联储的经济预测摘要(SEP,Subtract of Economics Projection),美联储特意将2022年经济增长率预测下调,并将失业率上调,通胀率上调,这就意味着,与过去一年不同,接下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除关注通胀之外,还必须要关注经济增长和失业率抬升……

  原来的点阵图,几乎所有美联储委员都一致同意加息到某个区间,现在的点阵图,大部分人虽然想着加息到5

  以上,但还有2位却认为,加到4

  原来是通胀不断上涨,美联储不得不可着劲儿加息,一门心思地想要压制通胀,现在,美国房价都已经开始大幅度下跌,要额外考虑衰退和失业,你说是不是说明加息临近尾声呢?

  再来看美国经济的状况。

  首先是通胀率出现了“可喜的”下降,而且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

  在美联储持续一年的暴力加息之下,美国的房屋抵押贷款利率升至20年来的最高水平,这大大压制了房价的上涨,美国的房价自8月份以来已经开始持续下降,这将很快带动美国的住房服务(

  房租

  )通胀在明年下降,这也意味着通胀的最大单一分项有望下降。除此之外,能源、二手车等主要分项的通胀,都出现了2

  年8月以来的首次下降,这意味着在控制通胀方面,美国已经看到了曙光。

  再来看美国的就业,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其中提到美国缅因州的失业率,基本上算是美国就业问题的“金丝雀”,目前缅因州的失业率已经连续四个月抬升,这意味着美国整体失业率的抬升,很快就会表现出来。

  就消费来看,1

  月份美国的零售业销售额环比增长-

  从生产端来看,刚刚公布的1

  月上旬美国Markit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双双都出现了超预期的下降,分别到达4

  和4

  从能源到食品,从房价到汽车,从通胀率到失业率,从消费到生产……,种种美国经济放缓的迹象,都已经在提醒美联储——

  加息差不多了,别装逼了,装过头就不好了!

  最有趣的是,美联储的加息点阵图显示美国2023年年中的基准利率将在5.1%左右,而CME市场交易的利率期货却显示,2023年3月23日将是美联储的最后一次加息,美元本轮加息基准利率的终点应该在5%以下(下图为FedWatch Tools的截图)……

  你选择相信市场博弈/还是相信美联储的委员们表决?

  其他如欧央行、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的年底加息,虽然表达上都偏向鹰派,但实际上都是2

  特别是,无论欧洲央行、英国央行还是日本央行,对待各自经济的看法,几乎都和美联储一样,对2022年和2023年的经济很不乐观,这也同样意味着,他们在加息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经济衰退和失业率风险,这显然都对央妈们的加息形成了掣肘。

  这也意味着,除中国之外的主要西方经济体央行,最“鹰”的阶段,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从2

  在货币政策方面,什么叫鹰,什么叫鸽?

  比以前更强硬的货币紧缩,就叫做“鹰”,而没有以前那么强硬的紧缩,或者说比以前的预期要更宽松,就叫做“鸽”。

  这样来看的话,我个人甚至觉得,从美联储到欧央行,从英国央行到日本央行,各国的央妈,都把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地响,故意把所有的“鹰派”表态,都留在2

  唯有如此,才能在即将到来的2

  年里,当遇到经济衰退、遇到失业率上升,他们才有更从容、更轻松、更自信的“宽松空间”。

  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

  )的央妈,2

  年根本没加息反而还降息了,而且为了刺激2

  年的经济,大概率还有可能加码宽松,所以,即将到来的2

  年——

  不大可能成为一个货币紧缩年,反而有很高的概率,成为一个货币宽松年!

  免责声明:本文件仅供参考。本文件并非作为或在任何情况下被视为对任何资本市场产品的招揽;或购买或出售的要约或要约意图。本文件的内容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资本市场产品的投资建议。本文件所包含的所有信息均以公开资料为依据,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时瑞金融在发布本文件时认为准确和可靠,但时瑞金融不能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时瑞金融不对因任何遗漏,错误,不准确,不完整或其他原因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不论是直接,间接或后果性损失或任何其他经济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期货合约、衍生品合约与商品以往的表现或历史数据并不代表未来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依据或担保。时瑞金融有权在不通知的情况下随时更改本文件的信息。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