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户问我,你们这些投顾不是说皈依长期主义就有好的回报,可是我死拿了3年还是亏损,哪里出了问题?那作为一个资(ji)深(zei)投顾,我可以告诉你,因为你拿的还不够久,如果不服,我还可以亮出下图:
图1来自通达信(2000-2022)
“三年太短,再拿十年看看”,“从长期来看,你的品种解套的概率很大”,“投资需要耐心”。讲真,长期主义貌似是从旦斌的《时间的玫瑰》或者张磊的《价值》里衍生出来的,这给第二代投资顾问一个很大的借口,可以回避很多高估买入的争议,直接用时间去化解投资问题。甚至念叨的人多了,彷佛长期主义变成了价值投资的不二法门。比如《巴菲特持有比亚迪14年终成正果,获利30倍从容离场》这个题目会让你有什么感觉?想获得高回报必须拿的足够久,对不对?但是投资核心问题真的是拿的足够久就可以吗?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事例仔细拆解一下,可以有如下要素:
1.巴菲特在2008年次贷危机,全球资产暴跌时,以8港币的低价买入比亚迪股份;
2.2009年,全球股市在4万亿提振下,强势反弹,比亚迪港股跟随强势,一波涨到80港币,巴菲特一年浮盈超10倍,但巴菲特没有卖出,到2011年时,重新掉回9港币,但巴菲特没有产生浮亏;
3.在2011-2021十年间,比亚迪起起伏伏,最高到过78,最低回到17元,巴菲特不为所动,最终在2022年大涨到300后开始卖出,获利超过30倍。
汇总来说,投资三大要素:
1.买的足够低;
2.拿的尽量久;
3.适当做分散;
到这,可能也有人不同意,说还是足够久就行了啊,我2009年80港币买入比亚迪,等到2022年也有3、4倍了,卖出也值当啊。行吧,感同身受的想一想,80港币买的比亚迪到2011年跌倒9元,浮亏88%,想必你早已绝望到要疯,能拿住也是绝望麻木的持有吧。正如投资宗师李嘉图曾经说的那句经典——及时止损,但不要轻易止盈。大家记住:买的低,永远是为了能够更舒服的长期持有,两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