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lipCapital-WX
提供环球证券和环球期货等产品的金融资讯服务
上海
研究部
(Research Team)
辉立证券
投资建议 | 买入 |
建议时股价 | $52.800 |
目标价 | $67.940 |
推介日期 2022年9月1日 |
投资概要
公司简介
隆基绿能(
601012.CH
)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单晶硅片和一体化组件公司,主要业务为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已形成了单晶硅棒、硅片、单晶电池、组件、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及运营的完整产业链,也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和组件制造商。
公司半年业绩点评
公司公布
2022
年
1-6
月主要经营数据,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
504.17
亿元(人民币
,
下同),同比增长
43.6%, Q2
收入为
318
亿元,同比增长
65.4%,
环比增长
71.1%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4.8
亿元,同比增长
29.8%
,
Q2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8.2
亿元,同比增长
53.2%
,环比增长
43.3%
。业绩反映公司虽然受原材料价格高企、运费上升等问题影响,但第二季度组件出货量环比增长明显,使得公司收入增长提速和净利润开始上升。
公司品牌和渠道优势明显
,
组件市占率有望住一步提升
我们认为公司拥有强大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光伏具备
To B
和
To C
的属性,所以组件产品的品牌、可靠度、销售渠道要求高。品牌优势方面,
公司生产的组件品质优良、稳定性高,产品可靠性得到客户的认可。美国可再生能源测试中心
RETC
、全球权威独立第三方测试实验室
PVEL
分别评选隆基为突出组件成就企业
(High Achiever)
和太阳能模组全球「最佳表现」企业,组件可靠性测试全球第一,认证了隆基的可靠性和品牌。渠道方面,公司的生产、销售基地都有全球广泛布局。公司在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制造基地及销售办公室。其中,公司在中国、越南、马来西亚布局了生产制造基地,在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国家设立销售机构。得益于公司全球布局,
2021
年公司海外组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81%
,远高于国内增速的
37%
,海外组件业务占比达到
62%
。由于公司有如此明显的优势,因此公司管理层对未来有明确的市占率目标。隆基预期硅片业务市占率目标是
45%-50%,
组件业务市占率由目前的
25%
提升至
2
年后的
30%。
公司对新型电池技术有深刻的技术积累
公司对
TOPCon
、
HJT
、
HPBC
电池都有深入研究
。首先公司的
TOPCon
和
HJT
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不断刷新行业的纪录。
2021
年
7
月
,
隆基电池研发中心打造的单晶
P
型
TOPCon
电池转换效率达到了
25.19
%,再次超越了公司之前创下的世界纪录
(25.02
%
)
,并获得世界公认权威测试机构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的认证。
2022
年
6
月,公司一年内第四次打破世界纪录,宣布将
HJT
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至
26.50%,
相较
2021
年
6
月
3
日时已提高
1.24%
,并获得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
ISFH
)认证。第二,公司的
HPBC(
其中一种
IBC
电池
)
电池领先行业。目前
IBC
是商业化晶硅电池中工艺最难的技术,使用
P
型硅片更是提高了制造
IBC
的难度。根据泰洲隆基乐叶年产
4GW
单晶电池项目环评信息显示,公司不但已经掌握了
IBC
的工艺,更是使用了
P
型硅片的
HPBC
技术。
第三,公司已经掌握了对纯度要求高的
N
型硅片工艺,相反二线厂商现在需要花时间学习如何降低
N
型硅片成本。我们认为无论未来主流技术是
HJT
、
TOPCon
、
IBC
,公司现在都有足够的技术储备转换使得公司在新型电池技术上领先。
积极布局
BIPV
及制氢市埸
,
为公司带来第二增长曲线可能
公司已经布局了
BIPV
和制氢市埸。
BIPV
业务方面,公司在
2020
年
8
月发布了第一款
BIPV
产品
——隆顶,后来在
2021
年收购了建筑金属屋面公司森特股份部分股权,持股比例为
24.74%
。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共同推进
BIPV
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及相关领域的深层次合作,进入分布式光伏和
BIPV
的蓝海市埸。制氢业务方面,公司已形成
500MW
电解水制氢装备产能,未来
5
年内产能将达到
5-10GW
。单台电解槽采用高电流密度设计氢气制备能力达
1000Nm
³
/h
以上水平,同时兼顾
“多台大型电解槽对应一套气液分离系统及气体纯化系统”。公司的第一台
性水电解槽在
2021
年
10
月下线。另外,
2022
年
4
月
12
日,
3
台
1000Nm3/h
的电解水制氢设备顺利启运发货。我们认为,
BIPV
和制氢市埸将成为公司未来第二增长曲线,将为公司带来估值重塑的机会。
估值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是全球出货量第一的龙头,拥有品牌、渠道、电池技术的优势,预计公司的组件业务市占率将会提升。另外,由于公司进入
BIPV
和制氢市场,可能为公司带来估值重塑的机会。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3
年的归母的每股净利润分别为
2.26
元、
2.89
元,对应
2022/2023
年
23.3/18.2x
市盈率(
P/E
)。参考同行
P/E
股值,我们保守地给予
2022
年公司
30
倍
PE
,并给予目标价
67.94
元,给予
“买入”评级。
(
现价截至
8
月
30
日
)
风险因素
行业竞争加剧
;
政策改变
;
新电池技术替代
;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
;
产品价格下跌
财务数据
本文所包含的意见、预测及其他资料均为本公司从相信为准确的来源搜集。但本公司对任何因信赖或参考有关内容所导致的损失,
概不负责。辉立证券
(
香港
)
有限公司
(
或其任何附属公司
)
、其董事、高级人员、分析员或雇员可能持有所述公司的股票、认股证、期权或第三者所发行与所述公司有关的衍生金融工具等。此外,本公司及所述人士均随时可能替向报告内容所述及的公司提供投资、顾问或其他服务,或买卖
(
不论是否以委托人身份
)
及拥有报告中所述及公司的证券。本电子报并不存有招揽任何证券买卖的企图。
长按或扫描下列二维码关注
“辉立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