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安全意味着煤炭将在绿色转型中继续保留
► 煤炭价格在供给风险和需求复苏下保持强劲
煤炭为保证能源安全仍将保留。中国的“双碳”目标(2030年达到碳峰值以及2060年达到碳中和)旨在将可再生能源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由2021年的17%提高至2030年的30%,并到2060年提高至80%。这样,根据分析,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从2021年的55%下降到2030年的42%。但是 ,中国目前还没有停止新建火力发电厂。国家计划2022年新增57GW产能,大约高于2016年以来平均水平20%左右。增加新的火电产能与中国的绿色政策并不矛盾。在绿色能源转型时期,即在可再生能源能够在一次能源消费中贡献可观份额之前,中国可能必须保持一定规模的火力发电产能,以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煤炭需求保持坚挺。虽然中国的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占2021年发电总产能的55%,火力发电量仍然占发电总量的68%。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2021年虽然已经飙升至43%,但其发电量在2021年仅占总发电量的27%。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仍然容易出现电力短缺,因为可再生能源在发电总量中占的份额仍然相对较小,不足以满足高峰季节需求,特别是夏季和冬季。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2023至2025年,中国的煤炭需求或将以每年3-4%的 同比速度增长。
煤炭供给风险。在供给方面,海外高企的动力煤价格和全球煤炭供应紧张将使中国的煤炭进口下降。今年前6个月,中国煤炭进口量同比下降18%至1.15亿吨。欧洲的能源危机和印尼的出口限制,加剧了全球煤炭的供应紧张。与此同时,国内煤炭产量的强劲增长(2022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1%)或将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这与中国整合过剩产能的产业改革政策相矛盾。
煤炭价格前景乐观。截至7月,秦皇岛港口动力煤均价约为1,200元人民币/吨,较2021年均价上涨20%。受中国持续的供应紧张和经济复苏的支撑,动力煤价格或将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同比上涨25%和5%至1,247元人民币/吨和1,313元人民币/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