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Sunday, July 27, 2025 星期日
  • 微信

【农产品系列—粕类半年报】紧现实转向宽预期,豆粕价格中枢下移

来源 外汇天眼 07-15 09:33
【农产品系列—粕类半年报】紧现实转向宽预期,豆粕价格中枢下移

  2022 年上半年 CBOT 大豆主要围绕南美大豆减产兑现、美豆丰产预期以及宏观层面通胀背景下美联储政策的调整而展开,美豆价格中枢上移后宽幅震荡调整;国内连粕盘面跟随美豆成本端走势,现货及基差则沿着“利润-库存”逻辑运行,上半年走出过山车行情。展望后市,随着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欧洲各国也陆续提出加息缩表各项政策,国外市场的通胀交易逐渐转向经济衰退预期,大宗商品或见顶回落,通胀支撑逐渐减弱,美豆价格料承压;从自身基本面角度来看,南美大豆减产落地后,22/23 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及库存或止跌回升,当前美豆种植面积及优良率均处在同期偏高位置,且尚未见产区发生干旱高温天气的端倪,预计本年度见到北美丰产概率较大,考虑到种植期仍存炒作素材,美豆价格或走出波动下行趋势。连盘粕类方面,一季度末的高进口利润在二季度的高到港中兑现,原材料及产成品库存均见到季节性累库,而三季度原材料供应受累于二季度较差的进口利润,到港量预计同环比均有所缩减,对应库存将见顶回落,在四季度美豆上市后库存会有重新积累。与此同时需求端生猪养殖并无利好,预计生猪产能边际减少,对应饲料用量或将同环比下降,下半年供需双弱的格局下豆粕市场或表现为基差在三季度止跌回稳而盘面跟随成本端震荡下行

  一、 行情回顾

  1.1 CBOT 美豆行情复盘:南美大豆减产令全球大豆供需格局偏紧

  纵观 2022 上半年的 CBOT 大豆,先是在南美大豆减产预期逐步兑现的背景下呈现

  震荡上涨趋势,后续在全球大豆供需格局维持偏紧的前提下,期价围绕美豆出口需求

  强劲、新作美豆丰产等预期与现实的冲突展开,多空交织,期价进入宽幅震荡趋势。

  整体来看,上半年 CBOT 大豆期价波动大体分为:

  一季度,市场焦点主要落在南美大豆市场和美豆出口方面。

  今年再度受拉尼娜现

  象影响,南美的巴西南部、阿根廷及巴拉圭等重要产区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天气,影

  响了大豆的播种进度以及生长。

  市场担忧大豆供应问题的同时,也为美豆出口打开了

  更多的窗口。

  随着南美大豆减产预期兑现以及更多进口大豆的需求转移到北美市场,

  CBOT 美豆的价格中枢也在不断上移。

  二月末俄罗斯乌克兰突发战争引发全球关注,推

  动农产品涨幅,CBOT 美豆价格更是一度飙升至接近 17 美元并接近 2012 年创下的历史

  高位。

  地缘政治加剧市场对全球谷物供应的担忧,而农产品的减产以及出口受限进一

  步加剧了全球粮食价格的通胀。

  到了 3 月底,USDA 发布种植面积意向报告意外利空,数据显示,2022/23 年美豆

  意向种植面积为 9095.5 万英亩,同比增长 376 万英亩,远高于市场此前预估的 8872

  万英亩,新作美豆预期丰产打压美豆价格从高位回落。

  进入 4 月份,市场逐渐消化完

  前期报告的利空因素,南美大豆减产让进口大豆理论成本维持高位,处于历史低位的

  库销比仍支撑美豆旧作的价格。

  4 月下旬,受到美国中西部地区的湿冷天气的影响,

  美玉米的播种缓慢,市场担忧会有更多耕地被改种大豆,美豆期价进入下行通道,至

  5 月上旬,美豆播种进度加快,缓解了市场情绪,同时在全球通胀、俄乌冲突的持续

  影响下,美豆恢复上升趋势。

  6 月上旬,美豆市场的利空更多来自于外部市场的冲击,

  宏观层面由美联储加息紧缩预期到经济衰退预期演变,大宗商品市场普遍承压,多头

  避险情绪高涨。

  6 月底,新作美豆的种植即将完成,意味着天气市即将主盘面走势。

  1.2 国内豆粕行情复盘:主要跟随美豆走势

  2021 年国内连盘油粕运行逻辑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春节前 CBOT 大豆期价连续上

  涨使得进口大豆成本跟随上行,进口大豆到港节奏偏慢,油厂开机率受限,且豆油价

  格回落增强

  油厂挺价意愿,叠加下游养殖在年前的育肥需求增加,豆粕库存处于偏低

  的位置,粕价受到支撑。春节假期期间,国外咨询机构纷纷下调南美大豆产量预测值,

  使得连粕价格在节后跳涨。

  整个一季度,在巴西减产消息的刺激下,进口成本大幅抬

  升,同时榨利恶化,油厂放缓了大豆的采购进程,导致国内大豆供应短缺,叠加国内

  疫情影响,油厂压榨开机维持低位,大豆豆粕库存处于同期低位,现货供应紧张,导

  致豆粕基差走强,甚至在 2 月底 3 月初达到超过 1000 元/吨的极值,低库存、高基差

  的局面对期价形成利好。

  随着 USDA 种植面积意向报告的发布,连粕价格也跟随进入下

  行通道。

  同时,4-5 月国内进口大豆陆续到港缓解了此前大豆供应紧张的问题,叠加

  连续的国储大豆抛售,连粕走势弱于美豆。

  大豆逐渐累库并恢复到历史中性偏高的位

  置,油厂开机压榨维持高位,豆粕库存压力增大,现货价格有所承压,基差回落维持

  偏弱运行。

  在前期买船不足的情况下,后续大豆到港预期收紧,基差触底回升。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