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劭立
■ 香港岭南大学硕士|从事宏观策略研究四年|运用美林投资时钟和周期理论为各线条提供宏观趋势和品种间横向对比及策略支持
■ 从业资格号:F3063489 | 投资咨询从业号:Z0014617
▌ 数据及市场消息点评
1、中国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81万亿元,前值1.89万亿元,同比多增6867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4%,预期10.8%,前值11.1%,增速分别比5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5.8%;流通中货币(M0)同比增长13.8%。中国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1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20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6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9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22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11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03亿元。中国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前值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7万亿元。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增加13.58万亿元,同比多增632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95万亿元,同比多3913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65万亿元,同比多2.2万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3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点评:6月国内金融数据明显改善,作为经济领先指标的6月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社会融资存量同比增速分别录得11.2%和10.8%,分别较上月上涨0.2和0.3个百分点,其中政府债券的大幅增长是6月社会融资增长的主要贡献,企事业单位贷款对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也构成支撑,整体金融数据对后续经济构成较强支撑。
2、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尽一切努力应对物价上涨问题;政府将迅速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应对不断上涨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应该能够在整个夏天提供充足、稳定的能源供应;短期财政刺激政策和中长期的财政改革并不矛盾;(当被问及政府是否会编制另一个额外预算和刺激方案时)政府将首先动用外汇储备,然后考虑需要采取哪些进一步措施。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日本经济显示出一些疲软的迹象,但有回升趋势,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和供应限制的缓解,日本经济可能会复苏;日本央行将维持超宽松政策,以稳定实现2%的通胀目标,预计短期、长期政策利率目标将维持在当前或更低水平。
点评:安倍遇刺后,日本执政党在7月10日的参议院选举中大胜,同时日本首相和央行行长也表态将延续超级宽松货币政策。后续可以继续关注日本超级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性。
▌ 数据预告
美国总统拜登会见墨西哥总统洛佩斯;美国财长耶伦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前夕访问东京,至7月13日。
▌ 市场观点
短期来看商品仍难言乐观,一方面是近期部分地区雨季和汛期影响了终端需求,另一方面上周30城地产销售数据明显回落,显示国内需求仍处于温和筑底过程,还需要等待本周五的经济数据确认。外部因素也相对利空,7月11日,美元指数再度走强且冲破108的关口,本周还存在拜登中东之行带来的原油增产风险,因此短期整体仍维持中性观点。A股近期也面临着10Y中-美国债利差下降的压力,以及美联储继续加息的冲击,短期同样维持中性观点。
本周将迎来多个重磅事件和数据,或将成为决定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原油供应端和滞胀逻辑层面,7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将访问以色列和沙特,需要关注沙特和阿联酋是否会进一步增产的可能,而增产空间更大的伊朗核谈目前尚未有进展。美联储加息预期上,7月13日将迎来美国6月CPI数据,若通胀继续走高,则会形成“CPI走高——紧缩预期上升——经济预期下行”的新一轮冲击。最后则是经济数据层面,7月15日的美国6月零售销售则是验证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数据,同一天的中国6月经济数据同样也是验证国内经济改善情况的重要数据。
下半年国内经济仍较为乐观。一方面是政府稳增长决心凸显,近期政府稳增长政策频出,包括地产松绑政策、汽车消费刺激政策、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等等,均有助于支撑经济预期。另一方面,经济筑底也得到经济数据的验证。高频的公路货运流量景气指数、货运枢纽吞吐量景气指数、汽车销量均有环比改善。本周将迎来6月的金融和经济数据,有望继续支撑经济企稳改善逻辑。具体到内需型工业品(化工、黑色建材等),在整体商品调整的大背景下,择时更为关键,需要回归到国内需求的边际改善情况,以及关注未来的限产预期。而对A股而言,随着美联储议息会议的临近,近期10Y中-美国债利差再度承压下行,或将施压A股,7月加息落地前维持中性。
商品分板块来看,本周能源链条商品重点关注拜登的以色列、沙特之行,后续全球原油扩产仍存疑,叠加美国出行需求高峰将至,以及伊朗核谈陷入僵局,对原油及其成本相关链条仍维持高位震荡的判断;有色商品方面,重点关注欧洲电价持续抬升带来的减产风险,短期还是受到衰退预期的冲击;农产品受到原油价格调整以及宏观衰退预期拖累下,短期维持中性,但长期基于供应瓶颈、成本传导的看涨逻辑仍未改变;考虑到海外滞胀格局延续以及未来潜在的衰退风险、地缘冲突风险延续我们仍相对看好贵金属。
免责声明:本文的信息由华泰期货整理分析,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文中的信息分析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投资的建议,投资者因文中意见所做的判断,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损失自行承担。期货期权交易有风险,投资者申请开立期货账户须满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具备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