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回顾
7月11日A股全面下跌,上证指数收报3313.58点,跌1.27%,成交额4249.42亿元;深证成指收报12617.23点,跌1.87%,成交额5837.93亿元;创业板指收报2767.46点,跌1.78%,成交额1841.93亿元;个股跌多涨少,涨停68家,跌停19家。北向资金净流出10.69亿元。
港股今日扩大调整。内地CPI超预期及疫情多点散发,早间恒指低开255点後跌幅扩大,最多跌724点低见21001,此后踞守关口企稳,收盘跌601点或2.77%,报21124点;国企指数跌230点或3.06%;恒生科技指数跌185点或3.86%。全日成交总额1194.65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出22.24亿港元。 防疫股再受追捧,腾盛博药(02137.HK)新冠中和抗体获批上市并纳入医保后连续大涨,今又升27.1%,疫苗研发企业三叶草生物(02197.HK)涨8.2%,君实生物(01877.HK)涨2.9%。 科网股全线走低。哔哩哔哩(09626.HK)跌7.7%,阿里巴巴(09988.HK)跌5.8%,美团(03690.HK)跌5.6%,快手(01024.HK)跌5.1%。 消费股扩大调控,华宝国际(00336.HK)跌11.2%,海伦司(09869.HK)跌8.6%,金沙中国(01928.HK)跌8.2%,安踏体育(02020.HK)跌6.9%。 原材料反复偏弱,赣锋锂业(01772.HK)跌6.4%,俄铝(00486.HK)跌4.5%,五矿资源(01208.HK)跌3.2%,紫金矿业(02899.HK)跌3%。
市场展望
港股自上周以来震荡反复,恒指始终无法有效站稳半年线,而且量能不济,从月初的平均1500亿以上,萎缩到1200亿左右。只好向下寻求支撑。今日公布内地6月份CPI略超预期,可能限制货币扩张力度,影响流动性预期。另外,内地疫情最近继续多点散发,对消费情绪产生一定影响。综合以上,港股随A股扩大调整,恒指跌穿短期均线,暂受下方60日均线支撑,市况呈略微转弱迹象,预计下行空间也有限,两万点将提供有力支撑,总体是低位区间震荡,但低点有所抬高。
短期策略方面,由于市场活跃度降低,暂时多看少动,控制一下仓位,也可以21000关口作为波动中枢,高抛低吸。关注日成交额的变化,若低于1200亿/每天则需多份谨慎。本周关键事件是周三的美国6月CPI,其表现将决定月末联储加息力度。 外围市场上,美股最近连续小涨。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跌到2.8%之后又显著反弹,接近3.1%。之前曾经指出过,美债收益率超过3%,将对海外市况,尤其是科技股构成压力,这会传导并拖累港股的科网板块,本周一恒生科技指数大跌,也有这个逻辑的体现。大宗商品价格走弱,除了美元强势,也反映了对实全需求下行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