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Sunday, July 13, 2025 星期日
  • 微信

【方正汽车】负极行业:负极材料量价齐升, 降本增效或成企业胜负手

来源 外汇天眼 06-27 07:30
【方正汽车】负极行业:负极材料量价齐升, 降本增效或成企业胜负手

  本文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于2022年6月22日发布的报告《负极行业:负极材料量价齐升, 降本增效或成企业胜负手》,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段迎晟 S1220520120001

  核心观点

  国内负极材料市场形成“四大三小”竞争格局,企业扩产加剧竞争。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达81.59万吨,占全球总产量比重高达92%。负极材料行业的高景气促使其他行业企业跨界入局新建产线,负极材料行业企业纷纷扩产,由于从建厂到投产所需时间较长,短期内无法形成有效产能缓解石墨化供给紧缺局面。

  负极材料出货量攀升,人造石墨占据主导地位。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2021年负极材料电池出货量高达72万吨,同比增长94.6%,6年CAGR达46%。其中,人造石墨因循环性能、安全性能相对占优,市占率逐年提高,长年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市占率已达84%。在政策的大力推动叠加下游市场旺盛需求下,未来人造石墨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下游动力电池需求旺盛,储能电池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随着全球持续践行碳中和目标,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锂离子电池行业需求旺盛。储能电池出货量达48GWh,6年CAGR达60.6%,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行业第二增长极。

  降本增效为企业短期诉求,硅基负极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因其高理论容量的优点,能更好的满足市场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要求,但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问题极为严重,需要通过改性以及预锂化手段予以缓解,暂时无法大规模商业化,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风险提示:人造石墨产能扩张超预期,供需失衡致行业竞争加剧;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锂离子电池下游市场不及预期;一体化进程及效果不及预期;硅碳等复合材料应用不及预期;负极材料技术更迭超预期。

  正文如下

  以上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请查看《负极行业:负极材料量价齐升, 降本增效或成企业胜负手》。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