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初至今,A股经历了比较大幅度的波动,市场也弥漫着些许悲观的情绪。目前大家最关注的莫过于市场还要跌多久?市场目前的位置是不是底部?
历史并不会简单重复,但历史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为此,我们对客观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并从以下几大维度判别目前市场是否处于底部。
01、市场估值水平
今年以来市场经过多次调整后,目前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相对较低的位置。以沪深300为例,截至4月11日其PE-TTM为12.07,分别位于近两年的4.35%和近五年的25.08%分位水平,并与历史上历次底部最低点的市盈率水平相接近,目前其估值已经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了。(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4.11;历史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图表1:沪深300历次底部PE情况
数据来源:Wind(历史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各行业估值方面,根据中金公司统计,目前绝大部分行业的估值水平都调整到了中值下方,更有近七成的行业估值位于历史四分之一分位下方。
图表2:A股行业市盈率区间(06年至今)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截至2022.3.9(历史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2、出现大规模破净股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熊市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破净股的出现,而破净股数量越多,市场或离见底就越近。截至2022年4月11日,全市共有350只破净股,数量已经超过了2008年和2013年熊市的破净股数量;目前破净股数量占比为7.33%,已经超过了2013年的破净股占比,虽然还未达到2008、2018年的比例,但在历史上看也属于相对比较高的比例了。
图表3:破净股数量和占比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4.11(历史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3、低价股数量增多
低价股占比与破净股占比的逻辑相似,当低价股的数量增多时,往往也预示着市场快接近底部了。通过统计股价小于2元的股票数量,目前全市低价股共有61只,数量已经超过了2008年、2013年和2018年;目前低价股数量占比为1.28%,已经超过了2013年,并且和2018年底的低价股占比接近了。
图表4:低价股数量和占比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4.11(历史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4、基金发行降至冰点
自年初以来,基金发行持续降温,并在3月份降至冰点,以股票型+混合型为例,3月发行规模仅为104.04亿份,环比2月份下降 150亿份。回顾历史,市场底部的出现与基金发行规模的大幅下降往往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图表5:基金发行规模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历史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基金发行预冷往往代表着市场处在底部区域范围内,也预示着未来的会取得不错的回报。回顾历史,在历次基金发行降至冰点后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内,平均来看,A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图表6:基金发行降温后A股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历史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5、股票性价比超过债券
股债性价比,是很多做股债轮动策略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可以从股权风险溢价和股息率与债券到期收益率的比值,这两个比值越高说明股票相对债券的性价比越高。目前无论是股权风险溢价,还是A股股息率/债券到期收益率都位于近十年均值的上方,且接近一倍标准差的附近区域,说明目前股票资产比债权类资产更具吸引力。
图表7:股权风险溢价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历史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图表8:A股股息率/国债到期收益率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历史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坚持逆向,终有所获
市场短期的涨跌谁都无法预测,但通过以上各维度分析,通过目前市场底部的特征还是相对比较明显,即便目前可能还不是本轮调整的最低点,但大概率已经处于底部区域了。从中长期维度考虑,目前市场点位的性价比应该是比较高的,正是积攒筹码的时候。未来随着俄乌局势的逐渐明朗、美联储缩表落地、国内疫情趋于稳定等风险因素的消除,市场则有望走出右侧行情。
珍惜当前位置的市场,不要等到以后市场涨上去了才后悔没有在更便宜的时候买入。
选好产品,到中信建投!让财富保值增值不再困难!
作者:徐海鹏,S1440121110115,P1020364100006;
风险提示:本文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报告的调研内容为后续整理,不保证整理内容与调研原文完全一致,另外基金经理观点可能发生变更;文中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其撰写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文中所提具体基金、股票等证券仅用于举例,不构成投资者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等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不作为同管理人/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其他产品未来收益水平的保证,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基金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
基金定投专门风险提示:定期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零存整取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