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回顾
3月1日,两市股指宽幅震荡。上证指数收报3488.83点,涨0.77%,成交额4125.62亿元;深证成指收报13488.64点,涨0.24%,成交额5564.99亿元;创业板指收报2885.79点,涨0.16%;个股涨多跌少,涨停67家,跌停5家。行业板块多数上涨。赛道板块中军工电子接力活跃,猪肉食饮再度迎来表现。北向资金净流入32.77亿人币。
港股低位企稳,市场观望俄乌局势。早间恒指高开26点,盘中一度倒跌121点低见22591,午后曾快速倒升224点见高22937,收盘升48点或0.21%,报22761;国企指数升29点或0.36%;恒生科技指数升37点或0.74%。全日成交总额1149.71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18.8亿港元。
生物医药全线反弹,欧康维视(01477.HK)涨14.9%,腾盛博药(02137.HK)涨11%,微创医疗(00853.HK)涨7.9%,科济药业(02171.HK)涨7.6%。
蔚来汽车将回港上市,带动新能源车股,理想汽车(02015.HK)涨10.6%,小鹏汽车(09868.HK)涨5.8%。
科网股普遍回升,哔哩哔哩(09626.HK)涨5.6%,比亚迪电子(00285.HK)涨3.2%,京东(09618.HK)涨3.1%。
原材料疲弱,俄铝(00486.HK)因制裁担忧而重挫14.3%,洛阳钼业(03993.HK)跌2.8%,紫金矿业(02899.HK)跌1.9%。
市场展望
虽然俄乌局势仍不明朗,但外围普遍市场反弹。港股也连续下挫之后获得逢低买盘支持。互联网和金融两大权重板块都在低位企稳,指数有所反弹,但上行暂受制于23000点关口。成交量有明显的萎缩。
俄乌冲突事件之后,美元指数高位震荡,人民币汇率更为强势,这或预示有些避险资金流向了中国资产,而不是按传统的路径完全流向美国。而港元则因本地疫情表现得更弱一些。
市场的应激性震荡料逐渐减小,恒指在区间底部的支撑逐渐加强,即使创了两年低点,但进一步往向的空间不是很多。行业板块仍是轮动格局。前两天走势很强的原材料股出现回调。弱到极点的生物医药则大幅反弹。所以目前的位置以持仓为主,或者进行择优去劣的结构调整。互联网仍处于守势。碳中和有重新升温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