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延续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股市再创新高。然而中国资产所受的政策监管风险拖累港股的市场情绪,港股跑输全球,高估值板块大幅回撤,政策监管风险在 2022年将趋于平稳。
市场情绪主导港股 2021 年走势
2021 年,港股表现相对较差,跑输其他主要市场。从香港市场的基础货币余额和银行间总结余来看,2021年香港整体的流动性依然是充裕的。南向资金及其在港股中成交量的占比同样也维持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因此,2021年港股较大幅度的波动主要是由市场情绪主导。由年初的积极,转向二季度的谨慎,再到三四季度的恐慌,也对应了指数的快速上涨,持续震荡和下跌探底。
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的飚升,2021年能源、材料等周期类行业表现优异,大幅优于指数。信息科技、房地产行业则是受到监管政策拖累,表现较差。另一方面,流动性的边际收紧,令高估值行业承担了更大的压力,估值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主要是医疗保健和可选消费行业。可选消费一定程度也是受到教育行业被监管的拖累。不过即使高估值行业出现明显的估值回调,港股行业板块的分化依然非常明显。
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温和增长
2021年港股公司的 EPS 水平处在整体温和增长的状态,主要是从去年疫情导致的低基数中改善,还没有完全恢复至疫情前状况。因此,企业盈利增长对2021年港股市场的表现的贡献相对小,股指的变化更多由估值变化驱动。
港股上市公司主要是内地企业,其利润增速与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密切相关。港股上市公司营业利润增速与 A 股上市公司走势基本一致,近两年略低于A 股。
2021年12月,国内全面降准了0.5个百分点,且一年期LPR下调了5个基点。这预示为了2022年的经济稳增长,内地货币政策正在进行边际放松,以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对港股而言,在外部流动性面临收紧压力的背景下,内地充裕的流动性,及日益增长的港股通佔比,能为港股带来一定程度的资金支持。
对于2022年的港股,投资者可以关注一些阶段性机会和板块的结构性机遇:
•现阶段港股位于估值底部,很大程度是2021年下半年监管政策密集出台导致的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和股价超跌。预期随监管环境趋于稳定,恐慌逐渐褪去,外资重新构建对中国资产的认知及信心。
•高股息率的防御性配置。在类滞胀的宏观环境下, 防御性配置不失一个好的选择。中国内地银行现阶段估值对应股息率接近 7%,远高于香港市场无风险利率。
•监管风险缓释带来的估值修复。2021年各行业密集的监管政策出台,大幅降低了相应行业的风险偏好并拉低了估值。与此同时,监管风险令整个市场感到恐慌。监管风险对行业造成冲击的最危险时刻或许已经过去,在2021年密集的政策方案推出后,2022年更多可能是已出台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案落地。随着政策落地利空出尽,由监管风险导致超跌的行业或将迎来估值修复。
•去疫情化的可能性提升。虽然近期新毒株Omicron蔓延,新冠疫情有所反弹,但新毒株传播率高死亡率低的特点,让其更接近大流感。诚然目前的防疫形势依然严峻,但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口服特效药的推出和病毒毒性的减弱,新冠疫情淡化、世界运转回归常态的可能性在提升。
吴恺奕, 先生
吴恺奕先生目前在工银国际担任金融行业分析师,拥有逾两年金融行业研究经验,主要负责证券板块。加入工银国际前,吴先生曾在普华永道从事基金审计工作以及在平安证券从事基金研究工作。他持有复旦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和香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本文件所载意见纯粹是分析员对有关国家及相关经济情况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