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沪指全日横盘围绕平开线波动,深成指、创业板指走势较强,全日红盘。截至收盘,沪指微跌0.07%,报3622点,深成指涨0.7%,创业板指涨0.55%。
盘面上,元宇宙概念领涨,云游戏、NFT概念等板块跟涨,中药板块大幅上行,燃气、电子烟、苹果概念涨幅居前;此前连续两日上涨的房地产板块领跌,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电力行业、特高压、券商概念、风能跌幅靠前。
个股方面,市场涨跌数比较均匀。Wind数据统计,两市共计上涨2365只,下跌2162只;涨跌停方面,短线热门股降温,涨停99只,跌停13只。
成交量方面,两市合计成交金额10625亿元,连续第44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出17.4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17.06亿元,深股通净流出0.39亿元。
两市融资余额:截至12月21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9102.1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0.72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8118.2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6.75亿元;两市合计17220.3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7.47亿元。
12月22日,中药板块延续本周涨势,周三再度领涨市场板块,整体涨幅超3%。截至收盘,陇神戎发20cm涨停,广誉远、贵州百灵、精华制药等个股涨停,东阿阿胶、羚锐制药涨幅逾7%,盘龙药业、太极集团、仁和药业涨幅居前。
截至目前,中药板块的三日涨幅高达8.32%,位居市场首位。分析中药这波上涨行情,直接因素是部分中药企业宣布提价,激发市场的做多情绪。12月6日,北京同仁堂下发调价通知,将安宫牛黄丸的销售价格从780元/盒(3克*丸/盒)提高到860元/盒,提价幅度达10%。12月13日,华润三九在互动平台上也表示,针对不同产品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公司安宫牛黄丸出厂价今年有所提升。
其次,相关中药股被低估的逻辑被认可,板块的整体估值不断抬升,距年中低位区间已涨近20%。中药的消费属性愈发明显,独有的优势将会为行业带来发展机会。
12月22日,中药预期估值抬升的同时,元宇宙概念依然保持火热,带动虚拟数字、游戏板块同时联动上涨。截至发稿,天舟文化、三湘印象、中装建设、文投控股等多股涨停,吉比特、顺网科技等多股纷纷跟涨。
元宇宙概念股作为近期最为热门题材,能够持续近两个月的炒作,原因甚多。
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基本分析。
元宇宙是一种从感官体验上不断模拟和逼近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未来的元宇宙将会是一种自由、开放、去中心化、与现实世界无限融合、内部相互联通的经济与科技生态。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居家办公和宅经济开始流行起来,人们在网络世界中交互的形式和时间相比以往也是大幅度地增加,现有的互联网模式和虚拟场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休闲需求,于是元宇宙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了。
随着AR/VR、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渐进步,人们正在逐步把以前只存在于电影和小说中的科幻场景变成现实,而在后者中作者或导演富有想象力的构思,也组成了元宇宙这个虚拟场景的理论基础。
对于企业而言,元宇宙能带来可观的商业应用前景,一方面要逐一实现元宇宙的虚拟场景,这就需要各项前沿科技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更进一大步,科技的长足进步也必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加速发展,另一方面元宇宙空间不仅包括了虚拟和游戏这两个要素,未来还会加入更加丰富的社交、消费、工作、生活、支付等现实中的场景,这些场景所涵盖的产业必然会形成新一轮的商业机遇和成长风口。目前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资元宇宙,甚至全面向元宇宙转型。
近期的消息面来看,12月20日百度宣布发布首个国产元宇宙产品“希壤”,并正式开放定向内测。21日,上海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指出,引导企业加紧研究未来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相交互的重要平台,适时布局切入。
从市场角度来看,元宇宙概念的热钱炒作氛围在短期内较浓,该赛道的基本面,截止目前尚无重大实际项目落地,投资者应注意节奏,对该板块的节奏极速变化保持谨慎态度。
元宇宙概念再度走强,继续成为市场中的亮点板块。与此同时,燃气板块在22日早盘开盘后飙升,板块一度涨超4%。国新能源、新疆火炬、大通燃气涨停,长春燃气、新天然气、贵州燃气等涨幅靠前。
消息面,12月21日,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上涨逾20%,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原因是俄罗斯输往德国的一条关键天然气管道改变了供应方向。俄罗斯天然气管道运营商Gascade的数据显示,通过亚马尔-欧洲管道向德国输送的天然气数量自上周六以来一直在下降,并于周二改道输往波兰。下图为欧洲天然气价格走势:
步入四季度,严寒冬季的到来,国际能源市场一直保持紧张态势,尤其在欧洲市场,能源危机愈发突出,燃气和用电需求激增,价格屡创新高,进一步影响国际市场供求情况。
消息迅速传递至国内市场。22日晚间,A股公司广州发展公告,受全球天然气供需紧张,气源价格暴涨影响,《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阶段性降低非居民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的通知》实施时间由原来2021年12月31日提前至2021年11月30日结束。
1.港股:恒指涨0.57%,科技股继续反弹,内房股回调
12月22日,港股延续反弹行情,恒指涨0.57%,国指涨0.66%,恒生科技指数涨1.29%。
盘面上,汽车股集体走高,小鹏汽车涨6.4%,比亚迪股份等皆有涨幅,体育用品股、锂电池股、濠赌股、旅游及观光股齐涨,年初以来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中医药股持续走强;大型科技股普遍上涨,网易涨超3%。另一方面,恒大概念股继续下跌,近期活跃的港口航运股、电力股回调,内房股与物管股走低。
2.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高,中概股多数下跌
美东时间周三,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收盘,道指涨0.74%,纳指涨1.18%,标普500指数涨1.02%。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普遍收涨,谷歌-A涨超2%,微软、苹果、奈飞涨超1%,亚马逊、IBM微涨。芯片股多数收高,台积电涨超3%,联华电子、博通、阿斯麦、安森美半导体、英伟达、恩智浦涨超1%,高通、英特尔、意法半导体、应用材料、格芯也录得上涨。热门中概股多数下挫,阿里巴巴跌4.20%,微博跌3.67%,拼多多跌1.47%,哔哩哔哩跌4.68%。
周三,沪深两市维持震荡的走势,行业板块明显分化。元宇宙的热潮依然在持续,地产板块呈现调整态势,板块轮动节奏加快,可见市场依然是存量资金主导,短期指数的上涨压力过大,底部位置还需进一步验证。
纵观盘面,稳经济的政策预期下,A股的吸引力逐步增强。首先政策角度的“稳增长”或是阶段性的主线,积极关注政策面的变动情况;其次,对基本面的关注需求提升,寻找具有业绩确定性、增长势态良好的优质个股。
投资顾问 徐传豹
执业编码:S037061208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