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即将走过2021,从春华到秋实,又到了岁末时节。转眼之间,【首席谈】专栏已经上线2年,期间我们始终保持着优质内容的输出。无论您是我们的忠粉,还是第一次在这里遇见,今天的这份【首席谈】2021年精彩回顾,都不容错过,愿您收获满满!
01、
1月线上策略会:疫情反复与政策再平衡的博弈
要点回顾:海外市场状况依然比较有利于商品和股票等风险资产。海外疫情反复导致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进一步加码依然会继续推动海外股市牛市。而国内虽然2021年出现“紧信用”是大概率,但12月底到春节前这段时间可能是未来6个月内A股最有机会上涨的一段时间。但指数高度有限,预计在3700点附近。
会议纪要 |【首席谈】1月线上策略会:疫情反复与政策再平衡的博弈
02、春节后信用趋紧,国内投资需谨慎
要点回顾:国内春节后政策和信用收紧预期会进一步加深,我们建议投资者在春节后对A股转为谨慎。对于美股,尤其是一些与经济复苏相关的行业板块和个股依然维持乐观看多。同时美国经济复苏预期将会推动美元指数有所反弹。商品上则更看好受外需改善和制造业投资拉动的商品品种,比如铜、汽油、石油化工和棉纺等。
【首席谈】春节后信用趋紧,国内投资需谨慎
03、“外强于内”格局不变,美债风险总体可控
要点回顾:我们继续看好大宗商品,且结构上“外强于内”,更看好外需相关品种比如有色和石油化工,相对看空贵金属。目前A股出现一波显著调整,未来的主要风险是“报团”股大跌可能导致此前居民加速配置股票基金的趋势有所逆转。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基金整体净赎回,但申购量已明显回落。我们认为A股指数大概率将依然维持3500点附近弱势盘整。
【首席谈】“外强于内”格局不变,美债风险总体可控
04、美国再通胀 全球再平衡
要点回顾:我们认为,可以继续看好大宗商品,外盘股票强于国内,美债利率上行风险可控。对于国内股票,我们认为A股指数大概率将依然维持3500点以下弱势盘整态势,短期上涨的空间不大。
会议纪要 |【首席谈】4月线上策略会:美国再通胀 全球再平衡
05、印度疫情可能导致短期供求失衡加剧
要点回顾:我们认为印度疫情爆发可能加剧全球供应链的扰动,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宗商品的价格上行。但随着国内原料成本不断挤压中下游企业利润和生存空间,中国政府可能选择出手对商品价格进行政策调控,预计商品价格短期波动率会有所加大。同时,“类滞胀”环境下A股港股很难走出持续性牛市。
【首席谈】印度疫情可能导致短期供求失衡加剧
06、6月商品与股票可能均以“高位震荡”走势为主
要点回顾:我们认为,美联储不会很快退出QE,在8月份财政资金支取完毕前,美股和美债的流行性支撑依然会很好。国内大宗商品可能将进入高位震荡格局,短期看不到有足够打破这一格局的力量。6月A股大概率也会演绎指数高位震荡叠加个股行情的走势。
【首席谈】6月商品与股票可能均以“高位震荡”走势为主
07、国内新政策目标下的股市投资
要点回顾:我们认为海外流动性依然充沛,今年内不必过多担心美联储QE退出,因此美股依然可以看多。同时,国内大宗商品管控加强,因此商品将出现高位震荡走势,创新高难度较大。而国内股票市场的整体流动性和基本面有所弱化,因此对指数走势相对中性,但可以着重关注新能源、锂电池和芯片等行业个股机会。
会议纪要 |【首席谈】7月线上策略会:国内新政策目标下的股市投资
08、影响下半年经济走势的新变量
要点回顾:国内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加之局部本土疫情的影响,7/30政治局会议显示未来政策将转向“稳增长”。未来国内政策放松的步伐可能显著加快,近期部分行业监管措施导致股市投资者的预期有所混乱,但国内流动性偏宽松,因此A股整体风险不大,而部分确定收益的板块依然会有机会,比如中小盘成长股。从短期交易机会的角度看,我们更看好一些明确受益于基建反弹和大宗商品价格管控的行业,例如工程机械和水泥等。
【首席谈】影响下半年经济走势的新变量
09、关注9月可能出现的A股脉冲行情
要点回顾:由于近期国内经济数据下滑较快,国内政策面偏暖,政策“稳增长”的压力增加。投资者需关注4季度中国出口走势,目前出口依然是下游能够勉强接受上游高企的原材料价格的主要因素。如果出口增速下滑,那么即便限产继续,整体商品价格体系的垮塌依然有可能发生。我们对4季度以后的大宗商品整体走势偏谨慎。当前的A股换手率大约在2.4%附近,如果本轮市场上涨成交量继续放大到换手率3%,则建议可以考虑适当锁定收益。
【首席谈】关注9月可能出现的A股脉冲行情
10、滞胀大格局已形成并可能持续
要点回顾:国内经济下行趋势确立,而欧美随着疫情影响减弱,隔离解除,消费将继续走好。因此整体格局将形成“国内滞,海外胀”的局面。影响海外股市的主要风险在于油价等商品引发的通胀预期上升的风险,以及市场对于联储Taper的担心,但我们认为整体风险有限。国内的风险主要在于经济下行,我们认为4季度可能出现整体商品价格体系的垮塌,因此建议投资者“逢高做空”商品。而A股则依然可能维持震荡盘整格局。
会议纪要 |【首席谈】10月线上策略会:滞胀大格局已形成并可能持续
11、中国地产下行带来全球商品价格拐点
要点回顾:美国的消费有一定韧性,但中国的房地产下滑的趋势将持续。我们对美股相对乐观,但是A股虽然也受益于利率回落,但由于基本面较差,因此指数我们认为既然可能维持整荡格局,板块上建议回避上游资源周期股和前期涨幅较大的新能源等板块,短期可以关注前期跌幅较大的必需品行业和受益于原料价格回落的下游消费品板块。对于商品继续维持偏空的观点。
【首席谈】中国地产下行带来全球商品价格拐点
12、2022年上半年美国防通胀,中国稳增长
要点回顾: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取消了对于通胀是“暂时性”的判断,意味着抑制通胀将成为联储当前的主要目标。我们建议投资者近期可以略微降低配置美股的权重,等待其风险释放较为充分后再考虑重新买入。同时可以加大A股的配置权重。商品也有一定的超跌反弹机会,但春节后我们认为受基本面影响,商品可能再次下跌。
【首席谈】2022年上半年美国防通胀,中国稳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件仅供参考。本文件并非作为或在任何情况下被视为对任何资本市场产品的招揽;或购买或出售的要约或要约意图。本文件的内容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资本市场产品的投资建议。本文件所包含的所有信息均以公开资料为依据,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在发布本文件时认为准确和可靠,但不能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对因任何遗漏,错误,不准确,不完整或其他原因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不论是直接,间接或后果性损失或任何其他经济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期货合约、衍生品合约与商品以往的表现或历史数据并不代表未来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依据或担保。有权在不通知的情况下随时更改本文件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