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Wednesday, November 12, 2025 星期三
  • 微信

一周市场回顾

来源 外汇天眼 10-25 08:19
1、整体情况本周市场窄幅震荡,总体处于蓄势状态。其中,上证指数上涨0.29%,周五收盘报3582.60点;沪深300、中证500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56%、0.03%和0.26%。和大众的纠结不同,北向资金方面,本周大

  1、整体情况

  本周市场窄幅震荡,总体处于蓄势状态。其中,上证指数上涨0.29%,周五收盘报3582.60点;沪深300、中证500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56%、0.03%和0.26%。和大众的纠结不同,北向资金方面,本周大幅净流入233.03亿,其中周五一天净流入达131.82亿。从基本面看,三季报目前处于快速披露期,敏锐的“聪明钱”想必是发现了不少机会。对于普通投资者,阅读几千份报告、报表,要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不如投资基金、通过专业的管理人帮自己赚钱。

  (以上数据来自wind,截至2021-10-22)

  2、行业表现

  受益于原油价格上行以及供需缺口的中信基础化工指数本周上涨3.54%;受益于新能源车销售不断超预期以及“绿电”份额不断扩大的中信汽车指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指数分别上涨1.94%和2.36%;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以及“双11”临近等因素,家电指数上涨3.39%;在市场对高估值板块有所担忧的情况下,资产质量较好的低估值板块重受资金关注,中信非银行金融、银行、综合金融指数分别上涨2.56%、1.51%和1.49%;另外,在严格的价格管控下,煤炭指数大幅下跌。总体来看,今年市场行情风格轮动非常快,盲目追涨杀跌,很容易被套山顶、或者割在底部。

  (以上数据来自wind,截至2021-10-22)

  3、基金投资

  偏股型基金指数本周上涨0.63%,今年上涨6.63%,虽然不多,但这是在市场连续大涨两年、今年市场剧烈分化下取得的,更是跑赢了很多投资者的炒股收益。最近有新闻爆出,货币基金严重缩水,确实这两年买权益基金(股票型、偏股型等)的投资者越来越多了。权益基金的本质是通过基金经理去投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背后是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的创造力,这个从整体上每年产生的价值是大于短期利息收入的。当然,基金并不是每只都好,尤其是今年差异巨大,表现最好的和最差的基金收益相差超过100个点,背后有行情分化的原因,也有管理水平的差距。选基金,需要专业建议。

  (以上数据来自wind,截至2021-10-22)

  4、经济数据

  9月全国CPI同比上涨0.7%,环比持平;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7%,创有数据纪录以来新高。央行行长易纲表示,能源、金属等原材料涨价是PPI上涨较快的重要原因。预计未来几个月PPI可能维持高位,但上涨压力有望于今年年底出现缓解。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下降是中国CPI涨幅相对温和的重要原因。尽管中国经济总体表现较好,我们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应对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一些中小银行面临经营困难,以及防范特定行业个别企业因经营不善、盲目扩张导致企业面临违约风险等等,这些问题尚不构成系统性风险。所以,大放水难,目前收紧的概率也很小,投资上不用过度担心。

  (以上数据来自wind,截至2021-10-22)

  5、热点事件解读

  (1)根据新华社10月23日消息,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投资房子、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子,确实是过去10年收益非常高、性价比很好的理财方式,而选择偏股型基金,其实一点也不差,尤其是近年来严格执行“房住不炒”的政策,偏股型基金(下图红线)的累计涨幅达257.9%,对比一线城市平均房价涨幅是109.79% 。展望未来,我们都知道,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是大方向,而能助力科技创新的是资本市场,不是大房子。

  (以上数据来自wind,时间范围:2010-06到2021-09)

  (2)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0月22日表示,现在是缩减购债规模的时候,如果经济大体上能像预期的那样发展,缩减购债将在明年年中完成,总体来看美联储的taper时间表比几个月前投资者预计的更快。同时,美国国债利率近期快速上行,对全球权益市场的估值提升或产生影响。投资角度,更应关注业绩增长、估值合理的标的,不建议盲目追高。在复杂的形势下,更需要专业,更需要选择优秀的基金。

  (3)在严格的价格管控下,煤炭期货遭遇连续三跌停,A股有关板块走弱;医美研报近期遭重点查处,各监管部门多维治理制造容貌焦虑;李云迪事件对传媒行业以及有关代言公司也难免有波及。做投资,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也要分散,过于集中在某个行业、一旦踩雷,影响巨大。所以不仅是要选好基金,还需要做好风格搭配、及时跟踪市场变化。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投资上的问题欢迎随时向我们咨询,选好产品到中信建投。

  风险提示:本报告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报告的调研内容为后续整理,不保证整理内容与调研原文完全一致,另外基金经理观点可能发生变更,我们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列示的基金名称也仅做示例,非基金宣传推介,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基金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