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回顾
9月1日,A股探低回升。上证指数收报3567.10点,涨0.65%,成交额8425.29亿元;深证成指收报14314.09点,跌0.10%,成交额8686.26亿元;创业板指收报3186.85点,跌0.85%,成交额2943.74亿元;个股涨多跌少,中涨停88家,跌停63家。北向资金净流入76.88亿人币。 港股延续震荡反弹,早间恒指小幅低开下探后在金融股带动下很快转升,之后横向震荡整理,恒指全日收报26028点,升149点或0.6%。恒生科技指数升85点或1.3%。国企指数升87点或1.0%。大市成交额1,818.34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出1.16亿港元。金融板块走强,券商股领涨,中金公司(03908.HK)涨6.2%,中信建投(06066.HK)涨5.5%,东方证券(03958.HK)涨3.4%,内银股也普遍走高,民生银行(01988.HK)涨2.5%,农行涨1.5%。互联网继续反弹,移卡(09923.HK)涨16%,联想控股(03396.HK)涨14.8%,网易(09999.HK)涨6.4%,哔哩哔哩(09626.HK)涨6.3%。腾讯(00700.HK)涨1.5%。原材料大幅回落,东岳集团(00189.HK)跌6.5%,赣锋锂业(01772.HK)跌5.8%,中国铝业(02600.HK)跌5.5%。医药涨跌互见,金斯瑞生物(01548.HK)跌4.5%,药明生物(02269.HK)跌3%,威高股份(01066.HK)涨5.6%,锦欣生殖(01951.HK)涨5.5%。
市场展望
港股人气改善,今日盘中调整并水太深即展开反弹,市场情绪较8月份明显改善,成交额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资金方面,港股通仍然呈小幅的净流出,北水仍然谨慎;与此同时,港元汇率昨日以来大幅反弹,综合以上情况,可判断最近港股回暖很大程度由外资空头回补所推动。美联储持续放水,促成了外资的回流。不过今日金融、科网两大权重的反弹对指数产生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说明资金还是有跷跷板效应,周期与新经济之间存在资金争夺。总体来看,指数站上了26000点关口,距离之前预测的低位波区间上限26600点不远,恒指若进一步反弹可能面临阻力,而且最近的行情回暖很大程度来自超跌反弹,对于追涨仍需谨慎。行业方面,互联网超跌反弹后情况状况改善,可持股观望,对抄底筹码若逢急升可锁定一些获利。前期涨幅较大的碳中和、原材料都出现回吐,对这两个板块暂宜观望,等待调整充分再说。内银股低位温和上扬,对大盘起到稳定作用;券商股弹性十分,但上涨持续性仍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