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时事
【宏观 | 周君芝】6月出口的两点意料之外(20210713)
核心推荐
【汽车 | 段迎晟】“推荐”山东威达:业绩稳定增长,换电站建设高速提升(20210714)
行业时事
宏观 | 周君芝
6月出口的两点意料之外
2021年7月13号,海关总署发布6月出口数据。6月出口超乎想象的强势本月出口同比读数32.2%,几乎持平年内最高值。6月出口没有基数效应,更具含金量。6月出口背后有两点因素超预期。第一点意料之外,广东疫情对出口影响有限以广深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来判断,似乎广东疫情将深刻影响中国出口。7月初降准更加深了市场对6月出口的担忧。然而6月出口读数大超市场预期,显示港口拥堵对出口影响有限。首先,广东疫情影响深圳港,出口订单转移至其他港口交付。其次,广东疫情恢复后,深圳港集装箱吞吐加速。
第二点意料之外,出口涨价消化部分供给约束影响细拆数据,本月出口额同比大幅强于出口量同比。供给约束逐步转化成出口价格抬升,最终消化了一部分供给约束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未来出口拐点和出口结构判断第一,出口拐点到底什么时候到来?看全球需求何时见顶。今年全球需求修复仍然是两条线索,生产修复带动生产资料出口,生活修复带动线下服装鞋靴等需求。按此判断,中国出口动能尚未见到需求动能明显走弱的拐点。第二,发达国家财政退坡后对出口影响几何?耐用消费品出口仍有韧性。今年美国财政货币刺激政策在4月结束,中国对美出口在本月保持了韧性。财政退坡对耐用品消费出口的负面冲击并不是直观想象那么大。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波动超预期;国内政策调控超预期;疫情发展超预期。
核心推荐
汽车 | 段迎晟
山东威达:业绩稳定增长,换电站建设高速提升
事件:2021年7月10日,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H1实现归母净利润1.5-1.8亿元,同比增长81.32%-117.58%,EPS 0.35-0.43元/股。
事件点评:公司订单饱满,业绩持续增长,下半年产能将进一步释放。电动工具配件业务受海外经济逐渐复苏和电动工具家庭普及度提升等因素影响,产业景气度不断提高,需求量旺盛,公司订单饱满,产能得到充分利用。公司越南子公司六月正式小规模投产,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可以实现整体试投产,同时,公司积极扩充国内工厂的产能,并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随着产能进一步的释放,预计公司未来业绩将会继续保持高速提升,利润将进一步增长。
换电站建速突破预期,将成为下一个业绩强劲增长点。目前公司作为蔚来第二代换电站的独家供货商,双方共同参与换电站研发,合资建厂。7月9日,蔚来发布2025换电站布局计划,将2021年换电站目标建成量由500座提升至700座以上,2022年至2025年在中国市场每年新增600座换电站,并宣布2025年底将在全球建造累计超4000座换电站,根据车辆与二代换电站匹配比1:200测算,至2025年将存在3700座以上换电站缺口,预计可带来11.1亿元净利润增长量,产能方面,公司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将实现80台的月产能。
利用现有优势,积极拓展其他领域,未来提升潜力巨大。中国电池包市场巨大,目前公司的电池包业务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依靠自身已有的生产规模、品牌、技术、客户资源等优势,积极向小家电和电动自行车等领域扩展,目前已积累了美菱、美的、小米、特斯拉童车等优质客户,为客户提供电池包及管理控制系统,公司未来新业务带来的利润增量可观。在汇率下行影响下公司业绩仍保持强劲增长动力。受疫情及通胀等复合因素影响,2021Q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低,在汇率变动的影响下公司业绩仍保持高速增长状态,随着今年5月以来美元持续走强,经济逐渐复苏,预计2021下半年公司净利润增速将会加快提升。
投资评级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7、5.29、6.86亿元,分别对应PE为15.42、10.98、8.47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新冠疫情导致产能增速减慢,行业竞争激烈,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导致利润率下降等风险。
交运 | 许可
顺丰控股:Q2扣非业绩环比增17亿,期待龙头行至收获期
7月13日,顺丰控股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1年上半年,顺丰控股预计归母净利润为64,000万元至83,000万元,其中第一季度净利润为-98,900 万元,第二季度预计净利润为162,900万元至181,900万元;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3,000万元至-40,000万元,其中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为-113,385万元,第二季度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0,385 万元至73,385万元。点评:1. Q2扣非业绩环比增17亿,业绩持续修复2.展望下半年,关注收入与成本两个拐点3.物流大时代来临,期待中高端赛道龙头行至收获期投资建议:预计顺丰控股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25.65亿元、2911.29亿元与3406.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84亿元、72.08亿元与90.36亿元,对应PE分别为66.59、41.42与33.04。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时效件增速不及预期、成本优化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中高端赛道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