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打击加密领域,台湾可能成为加密实体的另一个目的地,但加密技术能否在台湾蓬勃发展?
随着中国大陆打击加密货币的消息搅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人们可能会想,台湾是否会成为加密货币企业的避风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事实上,每当台湾加密技术律师Will Tseng的客户要求他建议开设加密技术公司的最佳地点时,他都会推荐新加坡,那里的法规要清晰得多。
7月1日,台湾针对加密实体的反洗钱(AML)新规开始生效。台湾金融科技律师事务所迪讯法律集团(Enlighten law Group)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蔡昆周(Kunchou Tsai)表示,台湾金融监管机构FSC选择了8家加密货币交易所进入实施的第一阶段。
蔡明信表示,这8家实体中有3家已根据新的反洗钱要求停止运营,其中包括向调查局报告超过50万新台币(约1.8万美元)的交易。
台湾前立法议员徐祚立(Jason Hsu)表示,加密货币行业总体上觉得地方监管过于严厉。徐祚立曾发起活动,要求将虚拟货币服务提供商列入遵守台湾《反洗钱法》(Money Laundering Control Act)的金融机构名单。
然而,在过去的一年里,各种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区块链公司逐渐进入台湾。Hsu表示,加密公司正在台湾建立他们的工程、销售和营销团队,并雇佣当地工程师。
搬到台湾
2019年,科技企业家程颐(Leo Cheng)不情愿地离开硅谷,加入了他在台湾的商业伙伴。一开始,程很担心会失去社交机会和他在旧金山的同事。
程国平说:“后来发生了COVID-19,这些都不再重要了。”
2020年6月,程在台湾首都台北推出了去中心化贷款协议Cream Finance。几个月后,美林(Merrill Lynch)校友和台湾本地人曾文成(Kevin Tseng)推出了NAOS,这是一个由真实资产支持的贷款市场。自去年12月成立以来的几个月里,NAOS已获得来自美国、墨西哥、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逾2,500家企业客户和2.5亿美元资产。
据许说,在大流行期间,大约有2000个特别金卡就业签证发放给移居台湾的科技企业家和开发者。目前还不清楚有多少是专门授予加密开发者或企业的。徐峥没有回应后续的澄清要求。
“所以你可以说,在台湾,大约有500到1000个区块链和与加密相关的人来自台湾以外。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自硅谷。”
与新加坡等其他地区的科技中心相比,目前台湾的加密业务缺乏监管透明度,而且台湾投资者对加密货币并不太看好,因此越来越多的DeFi团队涌入台湾有点令人意外。
事实上,在中国金融监管机构于2017年禁止首次代币发行(ico)并下令中国大陆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停止运营后,台湾原本计划成为一个加密货币中心。但这种炒作很快就平息了下来,尽管徐星本人也曾试图将台湾变成一个加密货币国家,但到目前为止,这种尝试并没有多少成效。
“我们已经成功吸引了许多区块链和加密人才。但现在我认为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能保留它们吗?还是为了更好的监管透明度或更友好的环境,他们会搬到新加坡等其他地方?”许说。
很高的期望
台湾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麦币(maiicoin)首席执行官刘强东(Alex Liu)表示,在2017年中国大陆打击当地银行机构与加密货币实体之间的任何直接联系后,台湾出现了一波活动和资金流入热潮。
刘说,就监管机构和银行允许散户参与加密货币市场的程度而言,台湾实际上要宽容得多。这就是为什么特别是在2018年,很多(首次代币发行)团队会来台湾融资,刘补充说,迈币,类似于Coinbase,自2014年以来已经被允许不中断运营。
根据启德法律集团的Tsai的说法,大陆的加密公司之所以搬到台湾,是因为台湾靠近大陆,并且有共同的语言。但蔡崇信表示,当2018年至2019年熊市袭来时,投资者和企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蔡崇信表示:“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看到很多大公司从台湾市场撤出。”
据Will Tseng说,普通的台湾投资者是厌恶风险的,这也没有帮助。
Will Tseng说,“他们对加密货币并不熟悉。即使他们买进,也会很快卖出,因为他们认为风险很大,”
Cheng表示同意,并补充说,在台湾,有很多钱被锁在储蓄中。2020年,台湾的总储蓄率为39.3%。
Cheng说,“这里的人口非常非常保守。他们倾向于认为加密资产是一种赌博工具,在2018年经济低迷期间,有人在比特币上损失了很多钱,”
与此同时,ICO热潮期间诈骗猖獗,据NAOS的Kevin Tseng称,已经保守的台湾投资者感到被市场上的项目和代币欺骗了。
“我认为台湾社会对任何与区块链有关的事情都非常谨慎,因为在ICO时代有很多诈骗项目,”
据Liu介绍,目前迈币的注册用户约为55万。刘估计,包括迈币及其竞争对手在内,台湾大约有200万加密货币用户。
“作为人口的一个百分比,它仍然在10%以下。与韩国相比,甚至与我们的邻国菲律宾相比,这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渗透率。”
大流行的避险天堂
2020年,曾凯文(Kevin Tseng)注意到,有一批DeFi项目从其他国家流入台湾,但原因并非你想象的那样。他说,台湾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并没有神奇地开始接受加密货币。例如,NAOS不服务台湾用户。
事实上,在台湾运营的大多数DeFi平台都是面向外部的。Cheng表示,他针对台湾本地消费者群体进行了“零营销”。
“如果你以某种方式被视为一种金融服务,你是在向当地居民营销,那么你就有更多问题需要回答。但如果你只是在一个分散的协议上运行,那么我们只是碰巧从这里运行,”Cheng说。
曾建文(Kevin Tseng)认为,大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最近涌入DeFi的队伍。
“我认为,对于那些项目来说,台湾是一个安静的地方,他们可以搬进来,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对他们来说,更像是搬迁,而不是进入充满活力的加密生态系统的台湾。我们还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
今年早些时候,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台湾的病例首次出现激增。在此之前,台湾几乎没有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并因其对危机作出的迅速和有效反应而受到称赞。在台湾,生活一如既往,这使它成为西方世界疲于闭关的城市居民的一个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曾建文(Kevin Tseng)补充说,台湾有才华的开发商使其对希望入驻的项目更具吸引力。事实上,今年早些时候,总部位于北京的比特币矿业巨头比特大陆(Bitmain)被指控非法从台湾挖走工程人才——确切地说,是100名工程师。
但就像本地投资者一样,来自开发商的兴趣也很稀少:据曾国强(Kevin Tseng)说,有才华的台湾工程师通常不想进入区块链。
“我认为他们想为像微软、谷歌或苹果这样的大公司工作,”曾凯文说。
但徐道熙肯定,台湾成为区域性加密货币中心的最大障碍是其监管方式。
监管
今年4月,台湾金融监督委员会(FSC)宣布了新的“反洗钱”条例,其中包括徐克立关于虚拟资产的修正案,将于2021年7月1日生效。但许和蔡一致认为,这些规定可能过于严格。
蔡英文说,在新规定生效之前,可能会进行激烈的辩论。Tsai表示,例如,加密矿业公司也必须遵守新的“反洗钱”法规,但矿业公司并不觉得自己在提供金融服务。
“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仍会有一些激进的理论。政府会努力推广我们现在被监管的想法,但我认为至少需要3到6个月才能真正执行新规定,”蔡明信说。
舒宝Ex、Joyso DEX和Starbit已经停止运营。蔡明介表示,这三家交易所都是中小规模的交易所,其中Shubao Ex的交易量最大,并拥有火币环球的技术支持。
“在我看来,由于他们的交易量很小,他们维持交易所运营的利润很少。合规成本对他们来说可能太高,或者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建立一个”反洗钱合规计划。
据Will Tseng称,对新规定持怀疑态度的一个原因是台湾证券交易法对证券型通证发行(STO)的现有规定。Will Tseng表示,STO规定的限制非常严格,自2019年规定生效以来,只有一个STO案例。
该规定称,“只有专业投资者才能参与认购”,并补充称,每笔认购不得超过30万新台币(约合10900美元)。
条例还规定,如果通过STO筹集的资金超过3000万新台币(约100万美元),发行人必须按照《金融科技发展与创新实验条例》的规定申请监管沙盒实验。
“这是非常荒谬的。我认为政府在这些规定上犯了一个错误。台湾政府非常害怕为高风险资产制定政策。不管生意有多大,他们只想切断风险,”曾伟华说。
尽管监管缓慢而谨慎,台湾也缺乏采用的兴趣,但看到新的开发商和项目把台湾当成自己的家,程先生还是很激动。与此同时,徐道辉仍然对台湾作为加密货币中心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他还认为,全球机构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接受,将鼓励当地进行更多投资。
“随着越来越多加密货币和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的出现,政府真的需要考虑如何让这个行业变得更科技友好。换句话说,你应该允许科技公司为金融服务服务,而不是限制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