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用户提供更具深度的全球市场资讯,AFSL:374686。
这两天,SOHO中国发布公告,黑石发出全面收购要约,以236.57亿港元取得SOHO中国的控股权。
这意味着,“房地产大佬”潘石屹彻底清仓了中国资产,累计套现超400亿元。
那个总说“我跑了都是谣言”的潘石屹,主动公开了实情。
不装了,摊牌了!
不怪潘石屹兴奋,因为这是一笔去年已经黄了的生意,如今起死回生,虽然收购价从6港元降到了5港元,总价从40亿美元跌到30亿美元,却还是较近期暴涨的SOHO股价高出了30%,潘石屹稳赚不赔。
更重要的是,再不用口是心非的回应国人的质疑了,公司都卖了,终于可以放心的跑去美国发财了。
毕竟商人嘛,只为赚钱,什么家国情怀不存在的,更何况再不跑,可能就来不及了。
在商言商,卖掉资产,关键还是生意不好做了。
SOHO中国,是一家颇为另类的地产公司。
1995年,潘石屹和其妻张欣联手创办SOHO中国,主要在北京和上海城市中心开发高档商业地产。
潘石屹和张欣
SOHO中国首次将兼具办公及住家功能的“自由空间”成体系地引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
SOHO中国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具有独特外观设计的写字楼,称得上所在城市的地标。
望京SOHO
2007年SOHO中国顺利在香港上市,风头足以与万科、恒大媲美。
今天再看,SOHO中国已难望万科、恒大之项背。
当然,这与SOHO中国独特的商业模式有关。
自2012年开始,SOHO中国提出从“销售”向“自持”物业转型,其主要收入来源,也从卖楼转变为收租。
仅靠收租,生意是做不大的。
一方面,自2013年开始,SOHO中国几乎没有拿地盖楼。加上不断出售资产,旗下的物业不增反减,租金自然上不去。
另一方面,写字楼经济易受经济周期影响。经济向好,租金上涨,空置率下降;反之,则租金下降,空置率上升。
看财报,SOHO中国2020年营业收入约21.92亿元,同比增长约19%,看起来增长势头还不错。
但要知道,2007年,SOHO中国的营业收入就有69.53亿元。巅峰时期的2013年,高达146.2亿元。
30年前,潘石屹就进军房地产。从整个职业生涯看,现在实在是他职业生涯的低谷。
没啥意思了。
人设接连翻车,也让潘石屹觉得“差点意思”。
除了做生意,潘石屹还热衷公共事务,早年关注北京雾霾,又搞摄影,做木工,后来又帮助老家甘肃天水农民卖苹果。
他的微博粉丝数高达2000多万,俨然一位影响力甚强的大V。
遗憾的是,潘石屹苦心塑造的人设形象,频繁翻车。
比如,潘石屹声称“关注雾霾比发展房地产更重要”,还拍照曝光雾霾天气。
潘石屹拍雾霾
最后网友发现,他驾驶的是大排量燃油汽车,还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停车。
又如,去年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潘石屹在微博上声援武汉,最后被发现一分钱也没捐。
还有就是他向哈佛大学捐赠了1500万美元,被质疑为其儿子入读哈佛买门票。
频繁被打脸,潘石屹可能觉得在中国待不下去了。
作为一名商人,潘石屹无疑是成功的。
但作为一名企业家,他却输的很彻底。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意味深长的评价潘石屹:能把不好的房子卖出好价,潘石屹跟他的太太,都是鬼精鬼精的。
潘石屹和李嘉诚很像,他们都说过同样的话:我只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不希望被外界的道德所束缚。
一心只为赚钱的潘石屹,甚至连李嘉诚捐款给中国教育和公益事业的事都懒得去做,最起码的企业家样子都不曾有过。
如今家产都卖了,妻子早已入籍美国,儿子均在美国安身立命,手握大把钞票的潘石屹,距离自己的大好美利坚,也只差一张机票的距离……
澳大利亚在线支付牌照?STP与ECN流通式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