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Tuesday, January 21, 2025 星期二
  • 微信

【晨观方正】金工/固收/市场&中小盘/互联网传媒/医药/科技&电子/化工20230215

来源 外汇天眼 02-15 07:30
行业时事   【金工 | 曹春晓】部分权益基金发行加速,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开始发售——公募基金一周复盘回顾(20230213)   【固收 | 张伟】会降准么——债市交易日记(20230213)   【固收 | 张伟】金融债利差全线收窄——金融债利差跟踪(20230213)   【固收 | 张伟】天津市城投债利差持续走阔——信用利差跟踪(20230213)

  行业时事

  【金工 | 曹春晓】部分权益基金发行加速,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开始发售——公募基金一周复盘回顾(20230213)

  【固收 | 张伟】会降准么——债市交易日记(20230213)

  【固收 | 张伟】金融债利差全线收窄——金融债利差跟踪(20230213)

  【固收 | 张伟】天津市城投债利差持续走阔——信用利差跟踪(20230213)

  【市场&中小盘 | 赵伟】市场资金无忧 风险偏好无虑(20230213)

  【互联网传媒 | 杨晓峰】必应接入ChatGPT功能,百度推出“文心一言”(20230213)

  【医药 | 唐爱金】短期布局Q1业绩有望超预期个股,中长期看疫后复苏和创新(20230213)

  核心推荐

  【科技&电子 | 吴文吉】中芯国际:23Q1指引环比承压,全年继续高Capex加码产能(20230213)

  【化工 | 任宇超】万华化学:MDI价差探底致Q4业绩承压,内需改善盈利有望回升(20230214)

  行业时事

  金工 | 曹春晓

  部分权益基金发行加速,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开始发售——公募基金一周复盘回顾

  市场表现:最近一周,各主要市场指数跌多涨少,中证500、沪深300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15%、0.85%和1.35%,中证1000指数上涨0.73%;16个申万一级行业周内收涨,通信、传媒、环保等四个行业周涨幅超过2%;有色金属、煤炭、非银金融等行业遭遇下跌。港股市场连周下挫,恒生指数周跌2.17%,恒生科技指数周跌5.87%。

  主动权益基金:各类主动权益基金普遍下跌,周收益率中位数均为负值,实现周度正收益的基金数量占比不足20%。除消费主题基金外,其余类型基金全数下跌,港股、周期、国防军工主题基金整体跌幅较深,周收益率均值超过-2%;全市场基金(主动管理)和量化策略基金周收益率均值分别为-0.83%和-0.19%。

  固定收益基金&含权债基:纯债基金表现较好,短期纯债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周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0.08%和0.07%;含权债基整体下跌,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的周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0.03%和-0.08%;一级债基周收益率中位数为0.10%。

  指数型基金:多只宽基指数标的遭遇大额赎回,中小市值/大市值指数板块全周净流出额分别高达104.3亿元和82.4亿元;生物医药、TMT、周期等板块实现小额资金净流入;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的超额收益均值分别为0.24%/0.27%/0.09%,整体跑赢对标指数。

  FOF基金:各类FOF基金全数下跌,低权益仓位FOF跌幅相对较浅,普通FOF-偏债/目标风险-稳健/目标日期-[2025,2035)基金平均周跌幅分别为0.31%、0.38%和0.65%,普通FOF-偏股/目标日期-[2045,2060]/目标风险-积极等高权益仓位FOF基金跌幅较深,平均周跌幅均超过1%。

  其他类型基金:主动QDII基金平均收益为-0.74%,广发全球科技表现最优,周涨幅达3.15%;REITs基金平均收益为-0.15%。

  基金成立:基金发行市场行情较为平淡,全市场新成立基金10只,合计募资103.48亿元;国泰中证1000增强ETF提前结束募集,单日募集14.58亿元,为年内第二只单日募集完毕的权益型基金。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历史数据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受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风格变化等因素影响,基金的业绩存在一定的波动风险;发行市场热度不及预期风险。

  固收 | 张伟

  会降准么——债市交易日记

  首先,短期资金缺口央行或倾向于通过短期货币政策工具来应对。本周逆回购和缴税虽然带来的资金缺口大,但是这属于短期的资金缺口。面对短期的资金缺口央行或采取短期货币政策工具来弥补,比如7天逆回购投放即可。这能避免释放过度宽松的信号。

  其次,2月-3月存单到期合计4.9万亿,2-3月MLF合计到期5000亿元,银行中期资金缺口大,因而存在降准可能性。1月银行新增信贷4.9万亿,创下历史新高,在基建项目提前发力的带动下,2-3月新增信贷也将有支撑。银行中长期信贷资产的扩张,也将带来银行对中长期负债的需求。

  而年初以来央行投放的长期限资金偏少,面对春节资金缺口也仅采取逆回购来对冲。在存单到期压力大,而银行信贷投放仍将发力的情况下,需要央行多投放中长期资金来补充银行负债,助力宽信用。另外,存款定期化趋势使得银行负债成本压力难以缓和,降准也能缓和银行负债成本从而降低贷款利率。因而降准存在可能性。如果不降准,则需要央行多投放MLF来补充银行中期资金需求。

  对于债市来说,如果降准则属于利好,但是利好程度不大。这是因为降准对资金价格中枢的拉低作用有限,降准对债市的提振效果比降息要弱。

  债市投资策略方面,我们依然看好信用债利差收敛。利率债短期弱势震荡,趋势性上行的风险小,因而信用利差走阔的风险小。宽信用逐步改善,经验规模显示,社融同比多增量与信用利差成反比,随着后续社融同比改善,这对信用利差带来收窄的动力。信用债利差所处分位数依然不低,仍有压缩的空间。理财近期规模开始增长,对信用债配置力量会增加。

  建议配置 2-3 年期的高等级全国性商业银行二级债或者强区域城商行二级资本债。负债稳定的机构也可以关注大行的中短久期永续债。城投债方面,建议在强区域可以适当拉长城投久期,中等经济实力区域的信用利差分位数依然偏高,可以适当短久期下沉。

  风险提示:货币宽松不及预期,疫情快速缓和,经济恢复速度超预期。

  固收 | 张伟

  金融债利差全线收窄——金融债利差跟踪

  上周各法人主体利差全线收窄。上周,全国性银行、城商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信用利差中位数分别为59.3BP、123.2BP、51.4BP和113.6BP,周环比分别收窄9.9BP、13.7BP、6.5BP和16.0BP。

  多数区域城商行信用利差收窄。上周全国有城商行利差数据的28个地区中,24个地区利差环比收窄,其中湖北、广东和河南等地区收窄10BP以上,分别达到11.4BP、15.6BP和18.4BP。另一方面,山东、河北、上海和重庆四个地区利差环比走阔,走阔幅度分别达到9.1BP、2.9BP、0.7BP和0.4BP。

  以2023年2月10日收盘统计,全国型银行和证券公司信用利差中位数在100BP以内,城商行和保险公司则超过100BP。从历史分位数来看,城商行和保险公司的历史分位数目前均在80%以上,全国性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历史分位数则低于50%,分别为40%和46%。

  不同地区城商行的历史分位数则存在分化。截至2月10日收盘,11个地区城商行利差历史分位数在50%以内。其中,广西、河南、重庆、福建、贵州、湖南和上海七地的城商行利差历史分位数均处在10%以内的较低水平。但是,仍有17个地区的历史分位数在50%以上,分化较为明显。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调整超预期,宏观经济走势超预期,数据提取和处理存在误差。

  固收 | 张伟

  天津市城投债利差持续走阔——信用利差跟踪

  一、城投债上周信用利差变化

  上周不同地区城投债信用利差多数收窄。从周变化情况来看,全国31个地区中30个地区的城投债中位利差均环比收窄。内蒙古、青海和北京收窄幅度位居前三,分别达到30.2BP、27.1BP和26.6BP。全国31个地区中,仅有天津的城投债中位利差均环比走阔,达到30.7BP。

  多数区域历史分位数下降。截至2月10日收盘,除广东和福建以外所有地区城投债信用利差分位数均在50%历史分位以上。江苏、浙江、上海等市场认可度高的地区历史分位数分别为68%、80%和58%。而广东和福建从上周的48%和65%下降至本周的38%和45%

  二、产业债上周信用利差变化

  产业债行业利差多数收窄。本周,27个行业中,24个行业利差环比收窄。从变化幅度来看,计算机、有色金属和家用电器利差收窄幅度较大,分别达13.5BP、13.3BP和12.2BP,其余21个行业利差收窄幅度均在10BP以内。本周仅有医药生物、传媒和轻工制造三个行业利差走阔,分别达到6.4BP、0.7BP和0.5BP。

  历史分位数方面,本周处于历史分位数50%以内的行业共有20个,较上周增长3个。本周所有行业利差历史分位均在90%以内,其中医药生物和房地产两个行业的利差历史分位数处于较高水平,分别达到86%和79%。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调整超预期,宏观经济走势超预期,数据提取和处理存在误差。

  市场&中小盘 | 赵伟

  市场资金无忧 风险偏好无虑

  尽管周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回落,尽管上周五公布的经济与金融数据还处于“纠结”的态势,但对稳增长的政策预期不断强化,市场信心指数继续处于高位,两市量能得以释放,与消费、投资相关的板块走强,带动大盘走出了震荡盘升走势,大小市值股走出了共振的走势,市场赚钱效应依旧,两市量能也得以释放,K线组合形态上有“多头炮”态势。我们认为,大盘短线盘中还将继续冲高,挑战3300点上方压力,能否有效突破,量能能否继续释放是关键。

  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政策仍会发力,市场流动性继续回升,提升市场风险偏好,这是周一大盘最终选择向上运行的内在逻辑,且盘口强势特征明显,但我们也注意到,尾盘北上资金净流入幅度较上午大幅减少,这给短线大盘走势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从盘口上看,之前是港股带领A股走,现在转为A股带领港股走,继续关注相关强势板块底部股的补涨机会。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逢低继续关注券商、信息技术、大数据、高端制造、互联网、文化娱乐、有色及低位底部股,逢高减持前期涨幅过高股及垃圾股。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技术分析和近期重要市场信息做出的综合判断,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可能发生异于预期的重大变化。

  互联网传媒 | 杨晓峰

  必应接入ChatGPT功能,百度推出“文心一言”

  1、本周重点关注:ChatGPT颠覆互联网行业生产效率

  1.1 我们认为ChatGPT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①平台竞争初期,此时竞争的是谁先跑出更加优质的大模型。由于大模型的竞争壁垒在于模型规模和训练数据规模,因此此时衡量平台的指标为采购数据库与算力的规模、新招聘人才的多少等。

  ②平台决胜期,此时比拼谁先发布ChatGPT相关产品。目前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厂均已布局ChatGPT相关研发,关注其后续动态。

  ③应用期,使用ChatGPT极大的提升生产效率。目前ChatGPT对于生产效率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信息搜索、信息创作、信息处理等,随着技术的进步,ChatGPT的应用领域或将更加广泛。

  1.2 ChatGPT相关布局

  ①微软旗下必应已接入Chatgpt相关功能。

  ②百度发布“文心一言”。

  2、行业新闻更新:

  ①ChatGPT对多个行业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②2月游戏版号发放,87款游戏过审。

  ③寺库宣布将ChatGPT与奢侈品业务结合。

  3、投资建议

  1)关注AIGC概念:①A股关注昆仑万维(全面布局AIGC应用方向)、中文在线(AI绘画与小说)、丝路视觉(参股公司瑞云科技有AIGC探索,CG业务契合度高)、视觉中国(素材库、AIGC图片内容产业)、每日互动(数据积累);②港股关注腾讯控股(内容平台、算法积累)、百度集团(AI积累、搜索引擎)。

  2)关注港股互联网反弹行情:①空间较大的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广告复苏)、美团(到店酒旅复苏)和拼多多(电商复苏&出海);②核心主业持续稳健增长的二线互联网龙头京东和网易;③优质互联网超跌标的,哔哩哔哩(广告复苏),快手(广告复苏),阿里巴巴,心动公司,阅文集团,金山软件,阜博集团,百奥家庭互动等。

  风险提示:相关公司业务发展不及预期;ChatGPT与AIGC等技术发展和应用推进不及预期;消费恢复不及预期。

  医药 | 唐爱金

  短期布局Q1业绩有望超预期个股,中长期看疫后复苏和创新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0.65%,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20%,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排名第23。6个子板块中,医疗器械周涨幅最大,涨幅+0.69%(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54%);跌幅最大的为医疗服务,跌幅-2.35% (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49% )。

  近一个月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2.38%,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02%,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排名第23。6个子板块中,医疗服务月涨幅最大,上涨3.14%(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74%);跌幅最大的为医药商业,跌幅-2.97%(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5.38%)。

  2022年10月底至今,医药板块涨幅突出,创新药及医疗服务等相关标的涨幅较大,我们建议回避短期涨幅较大的个股,切换挖掘尚在底部估值性价比突出相关标的;结合估值性价比,2023年我们看好制药板块底部回暖+中药配方颗粒、疫苗、服务、生物制品等疫后复苏的资产,中长期看好创新+进口替代:

  1)药品板块2018年开始的仿制药集采降价压力趋缓,药品一致性评价+集采等政策组合拳,倒逼行业集中度提升:实力规模优势仿制药企业市场份额提升,部分企业制剂出口初显成效,建议关注健康元、健友股份、普利制药、通化东宝、联邦制药、丽珠集团;创新转型产品升级渐入收获期,恒瑞医药、先声药业、亿帆医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企业有成本端优势,2023年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建议关注估值底部区域的华海药业、普洛药业、金城医药、美诺华、山河药辅、同和药业等。

  2)疫后临床门诊&手术量及医疗消费需求复苏:建议关注消费属性生物制品长春高新、安科生物、华兰生物、金迪克;医疗服务锦欣生殖、海吉亚医疗;手术耗材南微医学、振德医疗;康复设备翔宇医疗。

  3)自主可控+进口替代是政策主旋律:看好高端医疗设备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科研产业链诺禾致源、百普赛斯、洁特生物等;创新器械天智航,鹰瞳科技等。

  4)受益于政策支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建议关注品牌中药康恩贝、白云山、华润三九、葵花药业、仁和药业;中药配方颗粒2023H1业绩拐点:建议关注红日药业、中国中药。

  5)医药流通企业行业集中度提升,院外市场份额增加:建议关注九州通、百洋医药。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国产医疗设备进口替代不及预期;国际化进程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药品终端销售。

  核心推荐

  科技&电子 | 吴文吉

  中芯国际:23Q1指引环比承压,全年继续高Capex加码产能

  2月9日,中芯国际发布22Q4未经审核业绩,四季度实现营收16.2亿美元,归母净利润3.86亿美元。

  需求疲软叠加去库存,业绩环比承压。

  展望2023年,公司23Q1销售收入指引环比下降10%-12%,毛利率19%-21%;全年指引收入个位数下滑,毛利率约20%:

  1) 消费回暖仍需时间,汽车需求依旧向好。

  2) 逆势扩产,2023资本支出/新增产能与2022年持平。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0.1/450.8/518.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3.8/60.08/74.2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大供应链风险;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折旧致盈利能力承压。

  化工 | 任宇超

  万华化学:MDI价差探底致Q4业绩承压,内需改善盈利有望回升

  公司预计2022年营业总收入1655.7亿,YOY+13.76%;归母净利润162.4亿元,YOY-34.12%;Q4归母净利润26.31亿元,QOQ-23.62%。

  点评:核心产品MDI价差下滑,海外需求不振拖累Q4业绩。据百川盈孚,2022Q4,核心产品聚合MDI、纯MDI分别为0.92(2017年以来6%百分位)/1.31(2017年以来13%百分位)万元/吨,QOQ-2.21%/-2.31%,MDI价差探底。高通胀压力下海外需求不振,MDI出口量环比下滑。Q4聚合MDI/纯MDI出口量分别为20.32/2.31万吨,QOQ-11.36%/-15.09%。受美联储加息及主要发达国家高通胀影响,建筑、冰箱冰柜、汽车等需求疲软,据ICIS,聚合MDI(欧洲、美国)/纯MDI(欧洲、美国)价格均价分别(1.86、3.27)/(2.12、3.68)万元/吨,QOQ(+0.43%、-6.96%)/(+0.95%、-5.59%),公司海外业务盈利承压。

  春节后MDI/TDI内需改善,公司有望受益于新产能投放。据隆众资讯,2月13日聚合MDI/纯MDI/TDI均价为1.58/1.92/2.05万元/吨,较1月30日累计上涨5.33%/6.67%/3.01%。公司福建基地40万吨/年MDI装置已于22年12月投产,25万吨/年TDI装置预计也将于年中投产,新增产能有望受益于本轮内需复苏。

  蓬莱园区将是公司未来资本开支重点,远期规划落地后有望增加247亿净利。蓬莱园区全部投产后总产值1800亿元,整体规划总投资1260亿元,共三期分别投资316亿元/455亿元/489亿元,以万华过去20年平均ROIC 19.6%粗略测算,未来将形成61.9亿元/89.2亿元/95.9亿元,合计247亿左右净利润。从进度上看,一期预计24年6月中交,计划二期项目于23年上半年开工,以一期2年半左右项目建设周期测算,二期将于25年下半年左右投产,届时公司盈利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在高强度资本开支以及核心产品产能扩张下,盈利能力有望快速提升。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62.39/220.75/279.9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8.94/13.93/10.99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风险、价格大幅回落风险、需求大幅下滑风险。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