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概念,影响更广的是CNN旗下的Fear & Greed index(下文用恐惧贪婪指数指代)。它由7个不同指标汇编而成,取值范围在0~100,越大代表投资者越贪婪。一般来说,将≤25称为极度恐惧状态,≥75称为极度贪婪状态。
从投资者情绪到恐惧贪婪指数
投资者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产价格,捕捉投资者情绪变化也就成为了投资研究中的重要议题。
在实际交易中,投资者理性情绪除了反映当前的基本面情况,更多反映的其实是对未来基本面变化的预期。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认为理性情绪跟市场中长期趋势息息相关,而非理性情绪更多体现为市场的短期波动。非理性情绪就像是钟摆,
大幅偏离中性水平后大概率会有回摆
,并且偏离得越极端,回摆调整的幅度可能也会越大。除此之外,投资者的追涨杀跌行为还会被羊群效应放大,在引发资产价格过度上涨或下跌的同时,还伴随着仓位的过度集中。
因此,如果非理性情绪达到极端水平附近时,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投资,往往能够获得不错的风险收益比。(近期的美元和基本金属交易,大会后的A股反弹,以及7月份的美股反弹,都可以归纳到这一类交易里)
几类主流的衡量投资者情绪的指标如下:
1)量价指标:
以标的资产的价格和成交量为数据源,通过各种方式组合计算得到指标。比如相对强弱指标RSI,本质上是一定时期内的上涨幅度之和,与下跌幅度之和的比率制作出的一种技术曲线,能够反映出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的景气程度。
图:美元指数和RSI指标的情况
2)衍生品指标:
借助相关联的衍生品价格,观察投资者预期变化。被广泛使用的是标普500ETF期权隐含波动率,即有恐慌指数之称的VIX。
3)避险指标:
以标的资产和无风险资产最近一段时间的收益比来衡量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像是前文提到的股票风险溢价指标,就是比较常见的避险情绪指标,详见<一个情绪指标,股债性价比>。
4)替代指标:
利用其他资产刻画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比如说高收益债券/垃圾债券,就可以作为市场风险偏好的替代指标。
5)调查指标: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直接统计投资者对于未来市场的看法。比较常见的是美银等投行发布的基金经理调研。
图:由于投资者押注中国经济走强,预计2023年经济更为疲软的基金经理比例从上个月的73%降至了69%。
但总的来说,实践中投资者情绪变化莫测。为了能对市场情绪进行更高频、更全面的刻画,恐惧贪婪指标便由此诞生了。
CNN恐惧贪婪指数
CNN恐惧贪婪指数由7类不同指标汇编而成,,每项取值范围在0-100,具体包括市场动量、股价强度、股价广度、看跌/看涨期权、垃圾债需求、市场波动以及避险情绪。
1.
市场动量
:标准普尔500指数与其125日均线(半年均线)之差。差值越大,说明投资者越贪婪;
2.
股价强度
:52周新高股票数量占比与52周新低股票数量占比的差值(也叫NH-NL差值)。差值越大,说明投资者越贪婪;(市场多空力量对比)
3.
股价广度
:上涨股票成交额与下跌股票成交额之差。差值越大,说明投资者越贪婪;(市场拥挤度)
4 .
看跌/看涨期权
:看跌期权与看涨期权成交量的比值。比值越小,说明投资者越贪婪;(市场预期的多空力量对比)
5.
垃圾债需求
:垃圾债券与投资级债券收益率的差值。差值越小,说明投资者对垃圾债需求越高,风险偏好越高,则其情绪越贪婪;
6.
市场波动
:VIX指数与其50日均线的差值。差值越小,说明投资者越贪婪;
7.
避险情绪
:过去20个交易日中股票和美国国债回报率之间的差额。差额越大,说明投资者越贪婪。
注意,这里的「越贪婪」指的是市场情绪的现状。投资者情绪越贪婪,就要越担心见顶追高的风险。
恐惧贪婪指数的应用思路
恐惧贪婪指数本质上还是一个情绪指标,用来识别市场情绪状态以及仓位集中度。但它的优势在于“上有顶、下有底”,能够方便投资者了解市场情绪所处的大致状态。不像股票风险溢价指标,则需要关注200日均线的变化,用起来会更麻烦。
既然是情绪指标,也就是说极端的恐惧/贪婪是市场形成顶部/底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实际使用中,主要是配合基本面的分析,来帮助投资者进行逆向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