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Sunday, May 11, 2025 星期日
  • 微信

【泰有财·研究服务】每日资讯

来源 外汇天眼 01-30 14:31
每日资讯 | 20230130   每日大市点评   港股在假期后继续造好,但成交金额有所下降,市场正等待A股复市、春节的消费数据及美联储的议息会议。恒生指数已回升至22,500点的水平,这亦是去年上半年的反弹顶部,经历风险溢价及估值修复后,港股需要有盈利提升的动能才能更进一步,值得庆幸是我们留意到港股的盈利预测开始在持续上修。

  每日资讯 | 20230130

  每日大市点评

  港股在假期后继续造好,但成交金额有所下降,市场正等待A股复市、春节的消费数据及美联储的议息会议。恒生指数已回升至22,500点的水平,这亦是去年上半年的反弹顶部,经历风险溢价及估值修复后,港股需要有盈利提升的动能才能更进一步,值得庆幸是我们留意到港股的盈利预测开始在持续上修。春节假期内地的旅客出行、电影票房、服务消费开支等数据均出现超预期的大幅修复,或对于相关的消费股的股价带来短暂提振,但由于涉及农历新年的特殊节日,后续要关注这是一次性的报复式反弹还是具持续性,而2月及3月正常时期的数据将是重点关注。经历大幅反弹后,受惠开放的出行休闲类消费股估值已率先反映,预计其上行速度会有所放缓,而股价将在预期与现实之间持续波动。随着经济逐渐恢复,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持续推进,失业率下降将有利改善居民的消费信心及收入预期,料汽车、手机、黄金珠宝、医美等可选消费将接棒受惠。美股龙头特斯拉(TSLA US)在低位大幅反弹逾70%,料对港股新能源板块带来积极提振。

  旅游、餐饮、电影及免税等线下消费呈现报复式后弹的势头。根据国税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2.2%,与2019年春节假期相比年均增长12.4%,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0%和13.5%;中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3.08亿,恢复至2019年同期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内地2023年春节档票房(含预售)67.6亿元,创历史第二高记录,仅低于2021年。今春节假期前五天,海南全省12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16.85亿元,较2022年春节前五天增长20.03%,较2019年春节前五天大幅增长325%。

  1.28国常会指出要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提出推动扩消费政策全面落地,合理增加消费信贷,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我们预计后续将有包括如消费券等更多刺激消费的政策落地,重点行业包括新能源车、养老及房地产。

  22年Q4美国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同比+2.9%,连续两季重回正增长,其中个人消费同比+2.1%、私人投资同比+1.4%。按分类贡献观察,个人消费贡献GDP增长1.4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0.26个百分点)、服务(1.16个百分点);私人投资贡献GDP增长0.27个百分点,主要受到库存增加带动(1.46个百分点);净出口贡献0.56个百分点。总体上,尽管美国的消费增速在持续放缓,但服务消费开支仍具韧性,较紧张的劳动力市场是支撑服务消费的底气所在。不过,随着美国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库存将难以对接下来数季的GDP带来正面贡献,轻度衰退或软着陆将是较大机会出现的情境。

  加拿大是2023年首个G7国家正式宣布暂缓加息,加拿大央行于1月25日如市场预期加息25个基点至4.5%,暗示核心通胀已见顶,决议声明称,预计未来将维持利率政策不变,并评估以往加息的影响。加拿大央行的举措亦增加了投资者对美联储提前结束加息的憧憬。本周重头戏是美联储将在2月1日宣布议息结果,当前CME利率期货预计加息25个基点的机率高达98.1%,而预计加息周期亦将在3月完结,但是我们仍预计美联储年内降息机会不大。

  【新能源汽车】

  中汽协:去年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 同比增长1.2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汽车出口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屡创月度历史新高,自8月份以来月均出口量超过30万辆,全年出口突破300万辆,有效拉动行业整体增长。2022年12月,汽车企业出口32.4万辆,环比下降1.9%,同比增长45.4%。2022年,汽车企业出口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车出口8.2万辆,环比下降14.2%,同比增长3.6倍。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

  【宏观策略】全球食品通胀新隐患出现:泰国大米价格不到3个月已飙升23%

  尽管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全球食品价格指数目前已经连续九个月出现了回落,但在一些农产品市场上的细分领域,食品通胀的高危风险却依然挥之不去。例如,自去年11月以来,作为亚洲大米基准的泰国大米价格已累计上涨了23%,最新升至了每吨523美元,为2021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强劲的需求显然是大米上涨背后的主要推手。在去年俄乌冲突导致乌克兰农作物供应长时间中断后,一些进口商购买了更多的大米,以取代小麦。而在进入新的一年后,不少消费者也一直赶在节假日前囤货,而泰国货币泰铢的走强,也帮助推高了以美元计价的大米价格。

  【TMT】报告:中国折叠屏产品单季出货量再创新高

  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折叠屏产品单季出货量再创新高,出货超过110万台。全年出货量近330万台,同比增长118%,增速高于预期。折叠屏产品在国内智能机市场中占比从2021年的0.5%上升到1.2%。2022年全年,华为占据国内折叠屏市场第一的位置,市场份额达47.4%;三星位居第二,占据16.5%的市场份额;OPPO获得13.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vivo在折叠屏市场稳定在第四位,市场份额7.7%。荣耀和小米分别位居第五和第六位,份额接近。联想排名第七。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