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Tuesday, September 23, 2025 星期二
  • 微信

【晨观方正】策略/固收/市场&中小盘/计算机/科技&电子20230130

来源 外汇天眼 01-30 07:30
行业时事   【策略 | 燕翔】2023年春节假期全球市场简要回顾(20230128)   【固收 | 张伟】春节期间债市关注要点(20230127)   【市场&中小盘 | 赵伟】兔年有望“开门红” “开门红”后将如何(20230128)   【计算机 | 方闻千】短期边际改善+长期预期明确驱动计算机春季行情(20230129)

  行业时事

  【策略 | 燕翔】2023年春节假期全球市场简要回顾(20230128)

  【固收 | 张伟】春节期间债市关注要点(20230127)

  【市场&中小盘 | 赵伟】兔年有望“开门红” “开门红”后将如何(20230128)

  【计算机 | 方闻千】短期边际改善+长期预期明确驱动计算机春季行情(20230129)

  核心推荐

  【科技&电子 | 吴文吉】必易微:DCDC新品放量在即,电机驱动及BMS逐步起量(20230129)

  【科技&电子 | 吴文吉】国芯科技:信创+汽车双轮驱动(20230128)

  【科技&电子 | 吴文吉】华海清科:收入持续高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升(20230127)

  【科技&电子 | 吴文吉】芯源微:前道设备加速放量,营收利润持续高增(20230127)

  行业时事

  策略 | 燕翔

  2023年春节假期全球市场简要回顾

  2023年春节假期期间,除印度SENSEX30(-2.7%)和英国富时100(-0.1%)下跌外,全球主要经济体股票指数均录得正收益。其中纳斯达克指数(+4.3%)、韩国综合指数(+3.7%)和日经225指数(+3.1%)涨幅领先,澳洲标普200指数(+0.4%)、巴西IBOVESPA指数(+0.2%)和俄罗斯RTS指数(+0.05%)涨幅靠后。

  春节假期中港股表现不俗,恒生指数涨2.9%,在全球主要股指中涨幅靠前,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涨3.9%和5.4%。行业方面,24个行业中仅家庭与个人用品(-0.1%)微跌,其余行业均录得正收益。其中汽车与汽车零部件(+8.3%)、技术硬件与设备(+7.0%)和软件与服务(+6.0%)涨幅靠前,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1.1%),公用事业(+0.4%)和运输(+0.3%)涨幅靠后。

  假期中主要经济体的长期债券收益率走势分化。欧元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2个BP到2.23%,英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5个BP到3.39%,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假期前3.52%的水平,日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8个BP到0.48%,德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9个BP到2.25%,印度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4个BP到7.39%。

  商品期货方面,原油领跌,NYMEX轻质原油和ICE布油分别下跌2.5%和1.5%;贵金属中白银涨幅大于黄金和铂;基本金属全部上涨,铝、锌、镍、锡、铅分别录得0.7%、0.8%、0.8%、4.1%和4.3%的涨幅;农产品中糖的涨幅高于玉米和大豆。

  外汇方面,美元指数较假期前基本持平,收101.9;欧元、英镑、加元和离岸人民币均较美元小幅升值,日元小幅贬值。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疫情扩散可能影响经济等。

  固收 | 张伟

  春节期间债市关注要点

  一、海外经济边际回暖,衰退风险担忧有所缓和

  美国经济超预期,市场对美国经济深度衰退担忧边际缓和。美国1月PMI和GDP增速均超预期。市场对美国经济“软着落”的预期边际增加,这对美国股市带来提振。

  欧洲经济也出现边际回暖。欧元区1月PMI录得48.8%,较前值回升1个百分点。欧洲通胀压力依然存在,欧央行货币政策滞后于联储货币政策仍处于快速收紧期。这将给后续欧元区经济继续施加下行压力。欧洲经济对中国进口的依赖度较高。2023年中国经济将迎来复苏,这会减弱欧元区经济下行的深度。

  日本通胀压力加大,日本央行YCC政策存在调整可能。日本10年国债利率和日元存在上行可能。资金可能回流日本,这可能对全球资本市场带来冲击。

  二、联储加息周期或将在1季度结束

  货币收紧对美国通胀的滞后抑制作用逐步显现。美联储加息周期或将在Q1结束。1月20日,费城联储主席哈克表示“加息75个基点的日子肯定已经过去了。预计今年某个时点,政策利率会达到足够限制性的水平,联储会将利率保持在这一水平”。通胀下行以及为了实现经济“软着落”,这使得联储货币收紧周期步入尾声阶段。根据FedWatch的统计,联储在2月初加息25bp概率98%,3月加息25bp的概率为84%。之后联储可能停止加息。

  三、全球股市多数上涨,美元与美债震荡

  春节期间,全球主要股指大多出现反弹,仅有俄罗斯RTS指数、印尼雅加达指数和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下行。主要发达国家公布的经济数据出现回暖。另外,美国通胀压力下行,联储货币政策收紧风险继续弱化,二者提振了权益市场。美债利率震荡,欧元区国债利率上行。

  美元指数小幅贬值,离岸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内经济从低位开始恢复,地产基本面也呈现企稳的态势,这给人民币汇率带来支撑。春节期间离岸人民币汇率上涨了0.7%。

  春节期间海外经济边际回暖,国内对外需大幅下行的担忧或有短期缓和。海外权益资产大多数上涨,而国债利率涨跌互相,避险情绪减弱。而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元指数走势与国内10年国债利率负相关,美元指数下行,对国内债市也不友好。综合来看,春节期间海外经济和资本市场表现对国内债市偏利空扰动。

  风险提示:货币宽松不及预期,疫情快速缓和,经济恢复速度超预期。

  市场&中小盘 | 赵伟

  兔年有望“开门红” “开门红”后将如何

  春节期间,周边市场的大幅上涨,将刺激A股开盘跳空高开,但需注意的是,若A股向上跳空高开,将留下自2885点上涨以来的第三个向上跳空缺口,该缺口也为“衰竭缺口”,一旦出现将抑制大盘上行空间,后市回补缺口的压力将显现,缺口越大,回补压力也大,一旦形成周线缺口,将来无论大盘走多远,都是要回补的,因为大盘历史上从未留下周线缺口,留下了也一定会回补,去年三月份大盘的下跌,就是回补2020年7月留下的周线缺口。

  对于兔年首日的操作,我们的观点是,若大盘大幅高开则不追高,观望为主,等待着盘中回落后出现的结构机会,若大盘小幅高开,则以关注结构性机会为主,若大盘平开或低开,则积极参与,对于今年的中长期观点依旧不变,我们预计今年是投资大年,上半年成长机会大于蓝筹,下半年蓝筹机会大于成长。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逢低关注金融、新能源、文化传媒、软件服务、社服、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物联网、半导体、输变电设备及“三低”股,回避节前涨幅过高股及垃圾股。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技术分析和近期重要市场信息做出的综合判断,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可能发生异于预期的重大变化。

  计算机 | 方闻千

  短期边际改善+长期预期明确驱动计算机春季行情

  长期预期明确+短期边际改善驱动计算机板块春季行情。

  在方向上,今年基于信创驱动的国产化仍是计算机板块核心主线,同时我们看好网络安全、企业服务、医疗信息化、港股计算机等几大方向上的投资机会:

  信创:23年起新一轮信创将进入放量阶段,在节奏上,参考上一轮信创演绎规律,此轮信创将大致分为预期发酵、政策落地、业绩兑现三个阶段,预计前两个阶段将兑现大部分的投资收益,因此23-24将成为对下一轮信创布局乃至于未来三年计算机投资的胜负手。在方向上,国产基础软件厂商将率先受益信创的推进,其中操作系统相关厂商包括中国软件(操作系统、持股达梦数据)、诚迈科技、麒麟信安,数据库厂商包括海量数据、达梦数据(未上市)、星环科技、太极股份(控股人大金仓),中间件厂商包括东方通、宝兰德。

  网络安全:行业迎来三重催化:1)新一轮信创将直接带动网络安全软硬件采购;2)政策面持续向好;3)行业竞争格局持续改善。推荐:深信服、奇安信、安恒信息、启明星辰。

  企业服务:新一轮上升周期启动,重点关注办公软件、泛ERP软件、协同管理软件等领域的头部公司。

  医疗信息化:后疫情时代,医院端的预算预计边际宽松,过去两年困扰行业的现金流问题有望迎来缓解,2023年行业需求预计陆续恢复,收入端有望回归中枢增长,同时由于成本端的改善,利润端有望呈现出更大的弹性。推荐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建议关注东华软件、东软集团、嘉和美康、久远银海、思创医惠、和仁科技。

  港股计算机:2023年起,后疫情时代基本面复苏是主旋律,同时随着互联网监管等边际放松,港股科技的情绪有望回升。业绩提升+风险偏好修复有望驱动着估值扩张。相关标的:金蝶国际、商汤科技、明源云。

  投资标的:1)信创:金山办公、中国软件、纳思达、海量数据、达梦数据、东方通、星环科技、诚迈科技、太极股份、麒麟信安、宝兰德等;2)网络安全:深信服、奇安信、安恒信息、启明星辰;3)企业服务:用友网络、金蝶国际、泛微网络、致远互联;4)医疗IT: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嘉和美康;5)工业软件:中望软件、中控技术、赛意信息;6)人工智能:科大讯飞、海康威视、海天瑞声;7)港股计算机:金蝶国际、商汤科技、明源云。

  风险提示:政府及相关行业IT预算支出不达预期;信创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经济整体恢复不及预期。

  核心推荐

  科技&电子 | 吴文吉

  必易微:DCDC新品放量在即,电机驱动及BMS逐步起量

  2023年1月20日,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2022年营业收入为5-5.5亿元,同比下降37.99%-43.63%;归母净利润为0.3-0.4亿元,同比下降83.23%-86.02%。

  去库存策略影响业绩,高研发投入蓄势待发。由于此前通用LED照明领域生产厂商采取了较激进的备货策略,22年呈现较长去库存周期,供需变化致使通用LED驱动芯片利润下降,并导致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上涨,影响业绩。公司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及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率高达22%,并为拓宽市场加大销售投入,缩减利润,综合导致公司业绩较上年有所下滑。

  四季度收入环比上升明显,面对“寒冬”积极拓展。前三季度,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公司积极探索功率快充、清洁电器等新型消费市场,并在工业控制、网络通讯、计算机、储能及电源转换领域推新换代,四季度销售收入环比上涨明显。

  DCDC新品逐步放量,电池管理芯片持续发力。公司不断拓宽产品领域,推出的多款低压、中高压DCDC芯片料号将逐步实现量产;BMS率先攻克18串锂电子电池组各项技术难关,23年有望带来新增长点;中大功率照明突破众多客户,加速国产替代进程;随着此前市场去库存策略持续推进,通用LED供需关系回归平衡,公司LED驱动芯片产品优势将助力业绩回升。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5.3/7.2/9.3亿元,归母净利润0.3/0.5/1.0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导入不及预期;新品拓展节奏放缓;盈利预测的不可实现性和估值方法的不适用性。

  科技&电子 | 吴文吉

  国芯科技:信创+汽车双轮驱动

  1月21日,公司公告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营收5.3-5.8亿元,同比增加30.10%-42.37%;归母净利润0.85-1.1亿元,同比增加21.07%-56.68%。

  汽车芯片快速放量,营收持续增长。22H1公司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业务收入占比22.98%;22年公司围绕汽车电子和国家重大需求应用等重点领域持续调整产品结构并积极开拓市场和客户,其中汽车电子芯片实现400余万颗销售,出货量同比增加十倍以上,汽车电子业务的快速放量驱动公司整体营收的持续增长。

  汽车芯片布局全面,先发优势明显。公司的汽车芯片产品线覆盖面较全且已在车身控制、动力总成控制、域控制器、新能源BMS控制及车规级安全MCU等多方向实现产品系列化;其中公司的汽车电子车身控制芯片和动力总成控制芯片在产品开发阶段就受到国内汽车整机厂商和Tier1汽车电子模组厂商的关注和订单支持,先发优势明显。

  信创芯片技术实力强劲,紧握国产替代机遇。公司的信创芯片主要包括云应用芯片和端应用芯片,其中云应用芯片包括云安全芯片、存储控制Raid芯片和边缘计算芯片;端应用芯片聚焦生物特征识别、金融安全和物联网安全等领域。公司的云安全芯片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进入国家颁布的信创目录并获得国密型号产品证书。

  嵌入式CPU技术持续提供国产替代技术支撑。公司已成功实现基于M*Core、PowerPC和RISC-V三大指令集的8大系列40余款CPU内核;截至22年6月30日,累计为超过101家客户提供超过144次的CPU IP授权,累计为超过80家客户提供超过164次的芯片定制服务,技术实力与产品性能获得广泛认可。

  高强度研发投入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22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为27.64%。22年公司紧握高端汽车电子芯片和高可靠存储芯片国产替代的机遇,围绕高端汽车电子芯片、高可靠存储控制芯片等领域,进行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并较大幅度增加研发人员数量,导致22年研发费用比上年度预计增加6,000万元左右,增长幅度预计将超过50%。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14.1/2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2/5.2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委托加工生产及供应商集中风险;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风险。

  科技&电子 | 吴文吉

  华海清科:收入持续高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1月20日,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预计营收15.30-16.95亿元,同比+90.09%-110.59%;归母净利润4.37-5.17亿元,同比+120.40%-160.75%。

  收入持续高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产品开发与应用拓展稳步推进,拓宽长期成长空间。

  在手订单充沛,支撑未来业绩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16.2/26.4/34.1亿元,归母净利润4.8/7.2/9.1亿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不及预期风险;中美贸易摩擦风险。

  科技&电子 | 吴文吉

  芯源微:前道设备加速放量,营收利润持续高增

  1月20日,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预计营收13-14.2亿元,同比+56.88%-71.36%;归母净利润1.75-2.1亿元,同比+126.25%-171.49%。

  前道设备加速放量,收入利润高增长。

  订单充沛护航持续成长,加速厂建保障2024年40亿+产能。

  发布高产能机型,预计2023年实现批量订单。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13.6/19.6/26亿元,归母净利润1.93/2.4/3.3亿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下游需求与供应链安全;下游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