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Tuesday, September 30, 2025 星期二
  • 微信

首席发声|2019和2023

来源 外汇天眼 01-20 10:00
最近有一些客户问我,2023年是不是会和2019年情况类似呢?我简单复盘数据,给大伙汇报一下:

  最近有一些客户问我,2023年是不是会和2019年情况类似呢?我简单复盘数据,给大伙汇报一下:

  大盘从2022年调整的走势和2018年几乎一样:2018年大盘跌了25个点,而2022年大盘跌了28个点,跌幅几乎相似。从当时面对的内外客观条件来看,也颇为印证:

  v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美联储加息周期(外因);

  v2018年国内去杠杆(内因);

  v2022年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外因);

  v2022年疫情防控、房地产压制(内因);

  图1.来自通达信2014-2023

  2018年美联储结束加息后,A股立马降息降准推出纾困基金入市,促成2019年科技与证券双飞的局面,而数字中国新基建变成了一个非常确定的主线。

  今年的情况差不太多,我们似乎在等待美联储大幅加息--美联储加息幅度降低--美联储观望--美联储降息,至于那个环节扣动扳机,谁也不知道,但子弹总会出膛而不会卡弹,就像2019年1月一样。而如果回看11月到现在种种资产迹象:港股大涨40%、A股反弹15%、甚至去年4季度断崖的二手房市场也出现了极大反弹,貌似先知先觉者依然在用自己的钞票验证那句通胀下现金是垃圾,资产才是王道的至理名言。

  图2.来自WIND

  如果说2020的疫情是人类系统强行置入的巴格,那么3年后,补丁七七八八打好,回头再看,疫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有什么?我认为有两点:

  1.拉爆了消费(白酒)的估值;

  2.强化了新能源的预期,反向确定传统能源的价值;

  图3.来自WIND2019-2023估值对比图

  从上图清楚看到,目前我们和2019年对比,白酒、汽车(新能源)估值较高,其余资产均有不同幅度的低估,有些主流板块价值甚至大幅低于2019年,比如以证券和通信、软件为双驱的新基建板块。经济周期性决定了一个真理:好资产高了就是“坏”,“坏”资产低了也可能变成好。

  所以站在2023这个貌似和2019非常镜像的年份,可以思考一个问题,2019年的整体策略是不是可以重新拾起来了,总结一下:

  v偏高资产:白酒、汽车(新能源)、中药(持股或减仓);

  v偏低资产:煤炭、铜金、证券、保险、通信、软件服务(持股或低吸);

  v持平资产:基建、家电、银行;(持股)

  【刘 鹏】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首席投资顾问。具有11年股票、基金、股指期货等金融工具投资经验。以趋势分析为主要投资风格,擅长为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服务签约客户资产5.2亿。2018年荣获国信证券优秀专业投顾称号,受聘国信证券“2019年投顾联盟”首席投资顾问。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号:S0980611010013

  【荣誉盘点】

  【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1、上述数据与信息仅供参考,投资者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文章反映当前的观点,而该等观点可能随时间推移而改变。

  2、本文仅供参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3、本资讯中的信息、数据均来源于上市公司公告以及其他合法公开的信息渠道,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资讯所表达的观点不构成所涉证券买卖的具体建议,投资者依据上述资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与我公司无关,我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上述所列示涉及上市公司仅作为陈述其与该事件相关,不作为具体推荐,投资者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4、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