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间要闻
据工信部官网1月19日消息,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1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近期泰国检出“德尔塔克戎”毒株,该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4/5和德尔塔变异株AY.45的重组体。目前我国尚未监测到XAY.2变异株,中疾控将继续跟踪国际动态,进一步加强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监测,及时开展分析研判。
国新办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文旅部开展以下方面工作:一是抓住消费热点丰富产品供给。二是围绕家乡风物营造团圆年味。三是实施消费惠民激发市场活力。四是繁荣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潜能。
1月19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促进大豆产销衔接企业座谈会。会议强调,各地要多措并举,通过政策倾斜、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等稳住大豆生产;企业要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积极谋划大豆收购加工、产品开发、品牌创建、发展布局;协会要发挥好平台优势,加强监测预警,推动产业升级。
今日策略
1月19日,大盘全天震荡走高,创业板指领涨。两市成交额6870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12亿。观点:短线市场有所升温,一方面得益于政策利好的持续催化,另一方面则是央行持续呵护市场流动性。近期央行持续通过“7天+14天”组合方式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且操作规模明显加大。从近期利率运行来看,市场预期稳定,支撑短期市场偏好。同时,北上资金延续“扫货”模式,本月累计净买入已超1000亿元,再创历史记录。总体来看,节前市场运行稳定,且投资者对节后行情预期较好,可逢低布局结构性机会。
方向:数字经济短线持续性较强,信创、数据安全涨幅领先,后市可关注其他细分板块的轮动机会。随着两市交投回暖,券商板块在分化整固之后还有布局机会。同时,继续关注地产链中的家电家具、银行,以及央企改革等确定性机会。
行业主题
医保谈判成功率提高
据国家医保局网站,1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本次调整,共有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达60.1%。14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和竞价,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
从谈判结果看,医保谈判成功率再创新高、且降幅趋于稳定,同时重大国产创新药品持续纳入目录,利好相关需求放量。
相关上市公司:百济神州、恒瑞医药。
半导体周期底部临近
据新浪财经,继韦尔股份后,700亿龙头卓胜微业绩再爆雷。 1月18日晚间,卓胜微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9.13亿元-11.26亿元,同比下降47.26%-57.23%。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59%。
龙头股业绩相继暴雷,主要受行业下行周期所致。2022年半导体行业进入低景气周期,下游消费电子需求疲软,而卓胜微产品主要应用于传统领域(手机、蓝牙等),难免受到负面冲击。参考历史走势叠加台积电乐观指引,市场普遍预计,半导体周期有望在2023年年中迎来反转。
相关上市公司:纳芯微、海光信息。
工信部提出适时开展智能网联车准入试点
据财联社消息,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田玉龙18日在发布会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支持政策。其中提到,编制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适时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工作。
2022年以来,国家各部门持续出台各类利好政策支持智能网联车发展,除了顶层目标提出、规范制定外,也为其加速落地应用,驱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关上市公司:德赛西威、华阳集团。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页面所有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不构成对任何金融产品、服务的推介,请审慎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及投资目标等相匹配的产品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