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往期观点回顾
在上期的周策略《【周策略】积极因素开始显现,当前行情如何操作?》中我们谈到:“节后首周指数录得开门红,积极因素开始显现,市场人气正逐步积聚。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恒生指数正式突破年线了,年线代表的是牛熊分界线,这为后市的持续走好打开了想象空间,整体对A股也具有一定的联动作用。不过当前阶段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年报披露季临近,1月底前业绩大增的公司和有雷的公司需要全部披露业绩预告,业绩预告不及预期公司股价容易出现回落,这对市场情绪或有一定扰动。整体来看,我们认为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已具备长期吸引力,虽然短期指数走势或有所反复,但机遇大于风险,投资者可对优质个股保持低吸为主。”从本周的走势来看,A股如期走出震荡盘整的格局,特别是业绩预告也对公司股价影响很大,本周业绩预亏的公司股价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业绩预增的公司股价相对强势。
二、一周市场回顾及走势分析
本周市场总结:
本周市场持续震荡盘整周五尾市出现放量拉升,沪指全周收出3根阴线、2根阳线。周初市场延续前期反弹走势,但板块间轮动速度过快,量能无法有效释放始终是市场的隐忧;周中市场出现分歧,盘中活跃的热点众多,但延续性均相对较差,资金各自为战,始终未能形成合力方向;周后市场探底回升,市场情绪有所回暖,我们认为当前不失为中长期逢低布局的机会窗口。总体来看,临近春节,资金避险情绪有所加重,虽然北向资金加速进场,但市场增量资金整体不足的背景下指数承压较为明显,考虑到三年后疫情全面放开及传统春节长假效应,A股市场节前或仍将延续震荡攀升的走势。板块方面,具有核心资产属性的金融、医疗、白酒等板块有不俗表现。下面我们对本周走势作一简单回顾:
周一大盘高开后冲高震荡,三大股指依旧延续反弹走势,不过量能再度小幅萎缩,指数来到相应的压力区间,想要进一步向上冲高,需要增量资金的进场驰援;周二三大指数全天走势分化,沪指窄幅震荡,创业板在盘中创下了近3月的新高,人气高位股迎来资金集中回流,美中不足的是量能依然不增反减;周三三大指数冲高回落,市场呈现出普跌格局,但整体尚未出现过于明显的亏钱效应,盘面上周期股成为市场为数不多的亮点;周四指数冲高后依然回落,维持缩量震荡,热点呈现快速轮动之势,工业母机板块全天表现强势;周五三大指数全天高开高走,三大指数均涨超1%,沪指逼近3200点,金融股集体走强,消费板块也迎来集体反弹。
以下是影响近期市场的重要财经信息:
1月9日,国内首家国家级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9日在重庆建成投用,其检测范围覆盖氢能全产业链,将为我国能源和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月9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2023年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筹备工作。
1月10日,乘联会: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50万辆,渗透率将达36%。
1月11日,国家能源集团去年实现煤炭产量6亿吨,今年加大新能源发展力度。
1月11日,商务部、央行:便利各类跨境贸易投资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鼓励银行开展境外人民币贷款。
1月12日,中汽协:预计2023年汽车市场呈现3%左右增长。
1月12日,美国12月CPI同比上涨6.5%,为连续第六个月下降,创2021年10月以来最小增幅,预估为6.5%,前值为7.1%。美国12月CPI环比下降0.1%,为2020年5月以来首次环比下降,预估为下降0.1%,前值为上涨0.1%。。
1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2022年累计免征新能源车辆购置税879亿元 同比增长92.6%。
1月13日,2022年中国外贸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 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一)市场整体表现
本周大小盘均有所回暖,主要指数中,仅科创50指数收跌,其余指数均收涨。其中,创业板指、上证50、沪深300、深证成指涨幅居前,均涨超2%,科创50收跌-1.69%。(见图1)
图1: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通达信
(二)板块表现
从行业板块表现来看,本周保险、金融、医疗、消费等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公用事业、软件等板块出现在跌幅前列。(见图2)
图2: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从概念板块涨幅来看,医疗、消费等主题涨幅居前,节前效应明显。(见图3)
图3: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三)市场资金流向
1、北向资金
北向资金方面,本周5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均录得净买入,周净买入达439.97亿元。在市场行情逐步回暖之际,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或传递出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以及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见图4)
图4:
资料来源:wind资讯
2、融资余额
融资余额方面,本周融资余额继续保持在年内低位水平,待市场真正回暖前,融资余额或仍将维持低位徘徊运行的状态。(见图5)
图5: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四)个股表现情况
个股方面,本周个股涨跌互相,两市2048只个股上涨,2922只个股下跌。(见图6)
图6: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五)本周重要经济数据
1、中国12月M2同比
1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最新的金融数据显示,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见图7)
图7:
资料来源:wind资讯
2、中国12月社融增量
1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最新的社会融资数据显示,新增社融1.31万亿,预期1.6万亿;12月社融增速9.6%,增速较11月的10%回落且连续三个月回落。我们认为,12月社融数据还是反映了短期疫情的影响,同时继续提升稳增长政策预期。(见图8)
图8:
资料来源:wind资讯
3、中国12月CPI同比
国家统计局1月12日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环比则由降转平。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总体来看,12月CPI回升,表现符合预期。(见图9)
图9:
资料来源:wind资讯
4、中国12月PPI同比
国家统计局1月12日数据显示,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3%,环比下降0.4%。2022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6.1%。总体来看,PPI跌幅明显收窄但幅度不及预期。(见图10)
图10: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三、技术论市
市场提前进入节前模式 沪深指数维持震荡上行
本周A股整体呈现震荡走高的走势,指数总体反弹力度不大,热点弱势乱转,两市成交量继续萎缩,市场本周提前进入节前缩量运行的模式。接下来,我们分别从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周K线和60分钟K线来技术分一下两大指数的运行情况。
首先,我们先看看两大指数周K线走势。
上图是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周K线图,两大指数本周均收出周小阳线,量能也没有同比有效放大。值得注意的是,两大指数周K线均要触及最近的周压力线,在成交量始终未能有效放大的情况,未来谨防两大指数触及周压力线后的回落。
然后,我们看看两大指数60分钟K线。
上图是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60分钟K线,两大指数均呈现震荡上行的格局,由于人民币汇率依然震荡上行,短期两大指数还有震荡上行,由于量能不能有效释放,所以即使有上涨,预计幅度也不会太大,节前一周预计是震荡盘整的模式。
综上所述,A股两大指数本周提前进入节前缩量盘整的运行模式,下周是春节前最后一周,预计两大指数依然维持缩量运行模式,震幅预计不会太大;市场能否继续上攻,预计节后才能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