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Wednesday, July 2, 2025 星期三
  • 微信

一周回顾|市场震荡攀升,北向资金加速入场

来源 外汇天眼 01-15 07:30
一周回顾|市场震荡攀升,北向资金加速入场

  一、近期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

  我们认为,近期行情走势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一)1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相关政策发布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将于1月17日召开。届时将公布工业、农业、服务业、市场价格、投资以及进出口等重要经济数据,其表现情况将使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产生变化。若数据显示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态势,叠加积极政策发布,将大大提振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信心,短期内将对市场走势提供一定支撑。

  (二)春运期间疫情和防治政策变化

  1月以来伴随疫情高峰结束,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但随着春运临近,疫情数据可能发生新的变化,防治政策作为目前防疫工作重心,其对于民生和经济恢复的保障将起到重要作用,进而影响节前市场交投情绪。

  (三)美联储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和1月一年期通胀率预期

  周五公布美国1月一年期通胀率预期,相关数据表现将影响市场对于通胀和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预期。若通胀放缓,美联储将可能放松收紧货币政策的空间。1月19日美联储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褐皮书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每年发布八次的美国经济展望调查报告,该报告包含12地区FED分行所提出的地区经济情况摘要与全国经济情况摘要,该报告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例会的重要参考资料。

  (四)1月年报预期

  年报预告将截止到1月31日,节前进入密集披露期。上市公司全年业绩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而年报业绩预告则是投资者提前打探上市公司全年业绩的“窗口”,A股每逢岁末都会炒作年报行情。需要注意预告中业绩“变脸”等带来的风险和业绩超预期等带来的机会。

  (五)节前资金面偏紧和避险效应

  下周是节前最后一个交易周,虽然北向资金加速进场,但是节前资金避险情绪可能加重,若资金持续流出,市场量能和股价都将承压,短期操作还需要相对谨慎。

  (六)春节长假效应

  今年节前国内流动性保持相关宽松的状态,央行最近两天开始大量投放流动性,两日累计净投放1860亿元,接下来几天大概率继续加大投放(下周一MLF重点关注),国内经济数据虽然低迷但是预期之内,同时美联储步入加息尾声,所以节前宏观因素是比较友好的。节后最大的看点就是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除,后面经济数据能否企稳回升,如果节后国内经济数据修复超预期的话,那么可能步入新一轮上行周期的起点。

  二、一周行情展望及投资策略

  整体上看,本周市场主要在3180-3153点反复震荡,探底回升。下周在春节长假效应预期下,市场预计将继续以震荡或震荡走升为主。具体来看,近期受到春节前资金风险偏好降低、政策落地后业绩尚未体现等因素扰动等因素影响,市场在3200点下方展开震荡整固且热点较为杂乱,量能持续萎缩。目前来看,国内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地产支持政策和防疫政策等持续发力,国内经济复苏信心逐步增强;随着政策逐步落地,业绩改善有望逐步体现;海外因素看,人民币持续升值,叠加外资持续看好中国资产,入市抢筹,A股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总体来讲,我们预计下周市场或仍以强势震荡为主,局部领域的结构性行情有望率先启动。

  操作上建议控制仓位,随时而动。短线建议关注核心资产、黄金、节前消费、年报预增等题材。

  中线配置方向上:

  一、成长主线。重点关注高端制造和既有“政策底”又具有基本面逻辑自主可控方向如:计算机、半导体设备及医疗器械等;

  二、稳增长主线。当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宏观政策还有继续发力的必要性,可持续关注在“稳增长”持续加码下有望受益的新老基建、地产产业链、建材等板块;

  三、左侧逢低布局出现基本面回暖迹象的消费服务行业,随着防疫政策宽松化,大消费市场潜力被一定程度释放;包括:社会服务、医药生物、黑色家电、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券商等。

  四、央企估值回归方向。如中字头、央企资产整合等。

  五、重视大周期趋势,看好黄金和船舶等。

  长远来看,赛道和核心资产都是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逢低均衡配置。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