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
海通公用事业&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首席分析师
S0850515120001
投资要点
2023 年第一周申万公用事业板块涨幅 2.8%(万得全 A 周涨幅 2.9%),火电及绿电运营龙头显著跑赢。本周华能国际+2.9%,华电国际+8.5%,三峡能源+5.7%,太阳能+7.5%;港股绿电运营商表现亮眼:龙源电力(H)+19.5%,中国电力+17.3%,大唐新能源+13.9%,我们认为上述市场表现与(1)光伏组件价格下跌带来新能源增速预期提升,补贴加速发放(太阳能公告 22年收回补贴 36 亿元,占 22H1 未结算补贴的 32%);(2)23 年长协覆盖面有望提升至 85%(2022 年约 80%),澳煤进口预期增强带来煤价下行预期有关。上周秦港煤价 1185 元/吨,周环比小幅下降 0.3%。我们继续看好 2023年煤电成本下降的趋势,经济弱复苏背景下政策推动的盈利改善趋势已越发明显,同时组件价格下行有望带来板块成长属性进一步凸显。
能源局明确新能源发展路线图。《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提出,加速转型期(当前至 2030 年)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量增量主体,装机、发电量占比超过 40%、20%(2021 年分别为 27%、12%),水风光一体化项目、大基地、海风、分布式风光是建设重点,同时明确该阶段煤电仍是电力安全保障的“压舱石”。根据能源局 2023 年能源工作路线图,2023年全国风、光新增装机将达 1.6 亿千瓦(能源局预计 22 年新增风光装机各1.2 亿千瓦)。上周(22.12.29-23.1.4)多晶硅致密料均价 190 元/kg,周降幅达 20.8%,此降幅基准下,PVInfoLink 公众号预计组件新签单 23Q1 报价1.78-1.88 元/瓦。我们认为受 22 年疫情及组件价格高位影响,各大能源集团动态调整光伏装机节奏,装机增长动力下,组件降价或刺激 23Q1 抢装潮的到来;同时此前位于 IRR 边界的存量项目或迎来建设推进,刺激光伏建设新需求。
峰谷价差拉大,储能收益空间打开。多省市调整 2023 年分时电价机制,峰谷价差拉大:以上海为例,一般工商业及大工业在夏季和冬季高峰/低谷电价较平段+80%/-60%,23 年上海夏冬峰谷价差预计扩大至 0.95 元/度。假设储能项目规模 10MW、投资成本 2 元/wh(2h 配储,总投资 4000 万)、运行 10 年、年利用小时 660 小时,测算度电成本约 0.6 元,在度电 0.95/0.7元的峰谷价差下,测算项目 ROA5.7%/1.6%,经济性提升有望推动投资加速。
电力龙头估值长期低位区间,22Q3 盈利上行。我们认为火电 21 年 Q4 盈利底部已经确认,政策支持下盈利好转是趋势。海外电力龙头 PE 普遍在 20 倍左右,国内盈利上升期,或被低估。
风险提示。(1)经济增速预期和货币政策导致市场风格波动较大。(2)电力市场化方向确定,但发展时间难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