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Friday, July 11, 2025 星期五
  • 微信

研究|投资者喜好与上市条例优化均与时并进

来源 外汇天眼 12-29 16:09
研究:投资者喜好与上市条例优化均与时并进   回顧近年投资者喜好与上市条例优化的变化。香港股票市场以往比较看重于价值投资或者传统股票,如银行、保险、地产及能源行業股票。近年投资偏好出现一些变化,新经济公司成交达到规模效应。民银資本研究團隊相信主因是有非常多的新经济公司成长非常好,叠加2018年上市条例优化配合市场变化的效應。

  研究:投资者喜好与上市条例优化均与时并进

  回顧近年投资者喜好与上市条例优化的变化。香港股票市场以往比较看重于价值投资或者传统股票,如银行、保险、地产及能源行業股票。近年投资偏好出现一些变化,新经济公司成交达到规模效应。民银資本研究團隊相信主因是有非常多的新经济公司成长非常好,叠加2018年上市条例优化配合市场变化的效應。

  上市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及机遇。2018年,香港交易所推出了近几十年来最大的一次上市改革,当中包括三项改变: (i)容许拥有同股不同权架构的新经济公司上市;(ii)容许已于外地挂牌的大中华及国际公司在香港第二上市,为中概股打通了的回家之路;(iii)没有营业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敞开了上市的大门。

  香港维持全球最大的IPO集资中心之一地位。该次上市改革后,香港市场仍保持全球最大的IPO集资中心之一。根据香港交易所数据,香港于2013-2021年全球IPO集资额排名维持前列, 排名第一至第四位。当中,于2018年及2019年均排名第一。另一方面,2018-2021年每年平均集资金额约3,330亿港元,较2013-2017年每年平均约1,980亿港元上升近70%。

  香港交易所年度IPO集资额及全球排名

  来源:香港交易所

  上市条例优化使更多新经济公司登陆香港市场。在过去的10年、20年之间,有非常多的新经济公司成长非常好。因此上市改革是配合市场变化。香港市场的构成亦变得非常丰富,该次改革后出现一些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不同类型的新经济和高增长企业。2018-2021年,香港IPO市场的总集资额为13,337亿港元,当中有7,324亿港元或接近60%都来自新经济企业。2018-2021年期开10只最高集资额股票当中,3只(美团(3690 HK) 、快手科技(1024 HK)及小米集团(1810 HK)为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1只(网易(9999 HK)为中概股到香港第二上市,2只(阿里巴巴(9988 HK) 及京东集团(9618 HK)为同股不同权架构的中概股到香港第二上市,假若2018年上市改革没有出现该等股票显然亦不能于本港市场存在。

  2018年1月以来的十大新股

  来源:香港交易所

  投资者喜好的改变。香港市场从可能比较看重于价值投资或者传统股票,如银行、保险、地产及能源,发展到投资偏好出现一些变化,新经济公司成交达到规模效应。根据香港交易所数据,2017年全年成交金额最高5集股票分别为腾讯控股(0700 HK) 、中国平安(2318 HK) 、建设银行(0939 HK) 、汇丰控股(0005 HK) 及工商银行 (1398 HK) 。2021年全年成交金额最高5集股票分别腾讯控股(0700 HK) 、美团(3690 HK) 、阿里巴巴(9988 HK) 、小米集团(1810 HK) 及香港交易所(0388 HK) 。从两年全年成交金额最高5集股票改变亦可显示投资者喜好的改变。

  中概股回归香港上市的诱因。香港市场有几个吸引力的特点:(i)香港资本市场的自由度高,流动性是非常充沛,既有海外的投资人,也有很多中国的投资人。这几年通过南下港股通的内地资金增加,为香港市场提供额外的支持;(ii)香港监管规则非常明确,非常清晰的上市规则对投资人提供一个比较好的保护,有利于上市公司吸引投资者;(iii)香港对该些中概股业务理解,他们并不需要向市场重新去证明自己。

  中概股出现更多股票迁移来港。中概股到香港上市后出现不少股东把美国预托证券转换及迁移来港。例如,阿里巴巴(9988 HK)于本港上市当天只有2.7%总发行股本于本港流通,于今年上半年末显著上升至36.8%。京东集团(9618 HK)于本港上市当天只有5.1%总发行股本于本港流通,于今年上半年末更上升至50.8%。民银资本研究团队认为出现该现象原因包括:(i)中概股股东排除企业往后于美国被除牌交易风险;(ii)香港交易时段更贴近企业或行业出现消息;(iii)本港市场提供更多对冲工具及(iv)有机会受惠于企业或成为港股通标的。中概股到香港第二上市,暂时还没有条例支持纳入进港股通,但这类公司可申请将上市地位转为“香港及外地双重主要上市”而有望被纳入港股通。哔哩哔哩(9626 HK)已于今年10月3日将上市地位转为“香港及外地双重主要上市”,於明年3月后有望被纳入港股通目标。另外,阿里巴巴(9988 HK)亦正计划把上市地位转为“香港及外地双重主要上市” 。

  美国预托证券转换及迁移来港情况

  来源:香港交易所

  更多生物科技公司登陆香港市场。4年前的上市改革允许符合一定条件但是还没有营业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香港上市。生物科技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对科研要求非常高,意味着这行业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也特别大。虽然该等企业还在研发的阶段,但是允许进行融资需要一定前提条件,企业都已获得了非常好的一些进展,例如企业至少需要有一款药物已经进入到临床的阶段,相当于第一期已经结束,已经快要到第二期。对所有这些企业的临床阶段药物审批机构,香港交易所也有对应的规定。一方面是企业融资的需求,另一方面平衡了投资人对于风险管控的需求。

  生物科技板块日益壮大。在2018-2021年,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的新股融资金额达到1,128亿港元,让香港成为全球生物科技的主要集资中心之一。整个医疗健康板块的市值2021年末达到2.77万亿港元,较2019年的1.53万亿港元上升约80%,是期內所有行业板块当中其中一个增速最快的一个板块, 香港股票市场整体市值同期增加约10%。另外,整个行业的市场认可程度不断提高,卖方分析报告的覆盖面明显增加,专业度也越来越高。

  未来港股新血。香港交易所去年末推出提供予专家投资者参予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 上市计划,于今年三季度末已有4家公司成功上市。另外,香港交易所正向市场咨询特专科技行业的公司上市制度,当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及新食品及农业技术五大类别企业。由于中国及美国于过去4年吸纳不少相关企业于当地上市, 是次上市制度更新应可填补现时上市制度的空隙,令相关企业可考虑到本港上市。总的来说,新建议将增加香港上市公司种类,为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

  END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