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时事
【医药 | 唐爱金】国内明确使用场景+海外疫情反复,抗原需求有望回暖(20221122)
【医药 | 唐爱金】新冠疫情防控优化调整预期到阶段性高点,中长期看好原料药、进口替代、医疗消费(20221122)
【汽车 | 段迎晟】汽车销量解读第10期:受多地疫情复发影响,10月产销增速放缓(20221121)
【军工 | 鲍学博】方正军工周报11月第3周:中国军工重装亮相第11届巴基斯坦防务展,军贸市场前景广阔(20221122)
核心推荐
【医药 | 唐爱金】迪瑞医疗:华润赋能逐步凸显,助力公司加速发展(20221122)
行业时事
医药 | 唐爱金
国内明确使用场景+海外疫情反复,抗原需求有望回暖
事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等4个文件,对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等做了进一步规范。
点评:
1、明确抗原使用场景,助力新冠疫情及时发现、尽快处置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好早发现早报告的防疫要求,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本次印发的实施办法中明确了抗原的使用场景:①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在2小时内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核酸检测策略,可同步开展抗原检测,尽早发现疫情;②出现本土疫情后,辖区药店应对购买退热、抗病毒、抗生素、止咳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推送辖区街道(社区)管理,及时督促用药者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先开展1次抗原检测;③在实施封控后前3天连续开展3次检测,第1天和第3天完成2次全员核酸检测,第2天开展1次抗原检测,对曾发现阳性感染者的楼宇、院落可先行抗原检测,阴性后再有序进行核酸检测;④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需根据相关防控要求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
2、“抗原+核酸”双箭齐发构筑国内坚固防疫屏障,疫情反复海外需求或将回暖
新冠核酸检测作为新冠检测的金标准,在国内动态清零、精准防控的政策下,是新冠确诊必不可少的手段,而新冠抗原检测相较于核酸检测,具有检测操作更方便、结果更快速等优势,成为当前核酸检测的有力补充,“抗原+核酸”的体系搭建,为国内防疫构筑坚固屏障。此外,随着流感高发的冬季来临,海外疫情有所反复,其中日本时隔2月首次日增超过10万人,我们认为海外抗原检测需求或将回暖。建议关注万孚生物、明德生物、亚辉龙、东方生物、热景生物、英诺特、安旭生物等。
风险提示:需求释放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府集采降价风险。
医药 | 唐爱金
新冠疫情防控优化调整预期到阶段性高点,中长期看好原料药、进口替代、医疗消费
新冠疫情防控优化二十条措施意味着防控政策由防感染逐步转为防感染+治疗兼顾,带动国内新冠疫情相关的疫苗及药物、器械(家用或医用)、隔离方舱的需求提升。我们认为国内疫情防控态势会是平稳中转大弯并非急转弯,在尽量降低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情况下控制疫情蔓延态势,因病毒毒性减弱,我们对病毒恐慌情绪有望持续降低,我们认为疫情防控类资产从炒预期阶段逐步进入业绩兑现阶段,考虑疫情相关的部分医疗需求为一过性脉冲式需求,且疫情3年以来全球新冠病毒相关的疫苗、药物、检测的供给及类别较为丰富,部分领域产品竞争较为充分,建议对业绩兑现不能抱太高预期,我们筛选了以下认为估值依然在底部或业绩拐点在2023年,有望高增长的标的:
1)原料药毛利率逐步恢复业绩拐点初显,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进入收获期:华海药业、亿帆医药、美诺华、普洛药业、金城医药、新诺威、永安药业、司太立、山河药辅等。
2)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受益于政策,我们认为品牌中药康恩贝、仁和药业、康臣药业、估值仍处于底部区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结束全面铺开、量价齐升下市场渗透率提升,2023Q1有望为业绩拐点:红日药业、中国中药。
3)特色仿制药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集采后业务逐步进入增长拐点:联邦制药、通化东宝、健康元、东阳光药、丽珠集团、仙琚制药。
4) 新冠防控相关:新冠疫苗康希诺、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健康元、丽珠集团、复星医药;新冠口服药特效药先声药业;新冠检测明德生物、金域医学、迪安诊断、万孚生物等;新冠防护家用器械鱼跃医疗、ICU及方舱医院建设迈瑞医疗、新华医疗、华康医疗等。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国产医疗设备进口替代不及预期;国际化进程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药品终端销售。
汽车 | 段迎晟
汽车销量解读第10期:受多地疫情复发影响,10月产销增速放缓
10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86.2%。
① 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 259.9/250.5万辆,同比分别+11.1%/+6.9%。
② 新能源汽车销量71.4万辆,同/环比分别+86.2%/+0.8%,渗透率达28.3%,新能源车销量保持韧性。
③ HEV乘用车销量6.8万辆,同比+13.2%,环比-14.7%,HEV混动市场回暖后增长动力不足趋势显现。1-10月累计同比+55.9%。
④ 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118.7万辆,同比+24.7%,单月占比54.7%,同比+5.9pct,提升幅度明显。
⑤ 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76,高于水平线1.5,同比+36.4%。
⑥ 出口量为33.8万辆,同环比分别+46.0%/+12.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9万辆,同比增长82.4%,占比出口总量32.3%。
预计2022年,国内汽车整车销量为2770万辆,同比+5.5%;乘/商用车销量2433/337万辆,同比+13%/-30%;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701万辆,同比+99.9%;BEV/PHEV销量541/160万辆,同比+87%/+164%。
10月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0.5%。10月乘用车中,中/大型车、紧凑型车、小型车、微型车等四个细分市场新能源车占比分别为41.1%/34.3%/5.8%/16.0%;四个细分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分别29.3%/25.1%/49.4%/100%。
投资建议:整车推荐:比亚迪、赛力斯、广汽集团、长城汽车。零部件①汽车热管推荐:腾龙股份、银轮股份、拓普集团;②线控底盘推荐:伯特利,建议关注:中鼎股份;③汽车动力&传动领域建议关注:福达股份、双环传动;④车身件领域推荐:祥鑫科技;⑤其他建议关注:新泉股份、沪光股份。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汽车需求;2)原材料价格上涨;3)疫情反复的影响;4)芯片短缺缓解不及预期;5)新车型不能按时上市、交付;6)补贴退坡。
军工 | 鲍学博
方正军工周报11月第3周:中国军工重装亮相第11届巴基斯坦防务展,军贸市场前景广阔
1、中国军工重装亮相第11届巴基斯坦防务展,军贸市场前景广阔
第11届巴基斯坦国际防务展览和研讨会(简称巴基斯坦防务展)15日在巴南部城市卡拉奇开幕,本届展会为期4天,吸引50余个国家代表团参展观展。
中国展团是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展团之一,展出翼龙系列、彩虹系列、WJ-700等多型无人机,以及综合反无人机系统、多功能无人艇、Y-9E运输机、LY-70防空系统、VT-4主战坦克、SR5多管火箭系统、YLC-2E型多功能雷达、指挥信息系统、电子战防御系统、通信导航系统等多款高端装备。
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出席防务展开幕式并到中国展区参观和听取情况介绍。巴基斯坦国防生产部常务秘书胡马云·阿齐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军工装备和技术驰名国际,巴中两国防务合作堪称典范,期待两国未来继续加强合作。
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表示,近年来该部门多次组织“中国军工”国家展团参加境外重点区域国际防务展,旨在通过展示中国军工优势装备和防务技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合作交流,构建防务安全共同体,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军贸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全球武器贸易报告显示,2017-21年,中国占全球武器出口总额的4.6%,位列全球武器出口国第4名,但与第1名美国(占比为39%)和第2名俄罗斯(占比为19%)仍存在不小差距,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俄乌冲突局势升温导致各国安全需求提升,未来随着我国高端武器装备品质的不断提升,在满足自身需求之后,将会进一步扩大出口,国际上或将出现更多的军贸客户采购我国的武器装备,军贸市场前景广阔。
2、投资建议
展望未来,军工部分细分领域高景气延续,规模效应叠加治理改善有望提供业绩弹性,建议聚焦航空航天和国防信息化等领域。1)航空航天产业链:钢研高纳、菲利华、航天彩虹、图南股份、中航机电、中航重机、北摩高科、抚顺特钢、航发动力、中航沈飞;2)国防信息化:国睿科技、盛路通信、盟升电子、高德红外、振华科技、臻镭科技、宏达电子、航天电器、鸿远电子、航天宏图。
风险提示:军工产业链某一环节产能受限导致军品交付推迟;装备批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导致交付推迟;军品批量生产后价格降幅超出市场预期。
核心推荐
医药 | 唐爱金
迪瑞医疗:华润赋能逐步凸显,助力公司加速发展
事件:
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对和控股股东华德欣润及其关联方拟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额度预计进行了调整:公司及子公司预计2022年度及2023年度拟与华德欣润及其关联方新增发生销售金额不超过2.5亿元的交易,其中2022年新增预计发生金额6060万、2023年新增预计金额1.89亿,结合公司产能及市场情况,2022年预计的交易金额可能与2023年度期间预计金额相互调剂使用。
点评:
1、新增日常关联交易约2.5亿,华润赋能作用逐步凸显
公司发布公告调整和华德欣润的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在调整前,2022年预计发生金额为8500万,调整后2022年预计发生金额1.46亿(新增6060万,2022年截止公告发布日已发生5653万)、2023年新增预计金额1.89亿,合计新增约2.5亿元的关联交易,相较于2021年51万的关联交易发生金额,华润赋能显著加速。此次交易主要是针对整体化实验室、血球分析、生化免疫流水线等(含多种型号)产品的采购,公司将结合产能及市场情况,在总预计金额范围内有节奏的完成订单交付。我们认为此次新增的关联交易销售将直接助力公司的发展,与此同时,公司依托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平台优势将进一步拓展渠道,加速业务发展。
2、公司产品管线丰富,看好未来和华润大健康板块其他业务间的协同效应
公司产品管线丰富,涵盖尿液、凝血、生化、免疫等,可以满足检验科80%以上的项目需求。作为华润集团大健康板块的唯一器械平台,公司在华润品牌的加持下,积极拓展市场,融入华润集团大健康业务中。此外,公司还和华润集团大健康板块中的其他公司展开合作,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目前公司和华润医商合作加大渠道的拓展,未来随着公司的产品陆续进入到华润健康旗下的医院,公司业务有望呈现更强的成长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03、15.79、20.8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77%、31.32%、32.16%,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68、3.40、4.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62%、26.73%、27.37%,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6、20、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入院速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集采政策风险;试剂上量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