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11月17日),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下跌,能化品多数下跌,燃油跌逾3%,玻璃、甲醇跌逾2%;农产品涨跌不一,棉纱涨逾1%,棕榈油跌逾3%,玉米淀粉跌逾2%;基本金属多数下跌,沪镍跌逾2%,沪铅跌逾1%;黑色系涨跌不一,铁矿石涨逾1%,不锈钢跌逾2%;贵金属涨跌不一。
热评:
随着多重利好的兑现,市场情绪有所降温,且多位美联储官员表示加息远未结束,这进一步打击了市场的风险偏好,美元指数飙升,商品短线承压回落。往后看,需求不足成为商品市场将要面临的主要矛盾,短期的反弹或难演绎成反转。而国内外经济周期分化或成为未来商品走势的关键,一方面,扩内需将是未来国内政策发力的重点,也是经济复苏的宏观驱动,这有利于内需定价的商品获得更好的表现;相反,即使美联储放缓加息,海外经济衰退的风险依旧较大,外需定价的商品或仍面临需求走弱的压力。
1、黑色建材:需求依旧偏弱,黑色系反弹或接近尾声。
宏观层面来看,国内优化防疫政策二十条措施、地产十六条支持政策等利多因素持续发酵,刺激市场情绪回暖,黑色系延续反弹走势。
基本面上来看,本周钢联的数据显示,钢材产量小幅回落,厂库+社库双双去化,表需继续下滑。地产尚未有效企稳,旺季已近尾声,冬储未见启动,需求短期仍有走弱的压力。基本面的弱势或难驱动黑色系商品持续走高,警惕情绪释放完毕后高位回落的风险。
2、基本金属:供应担忧缓解叠加美元走高,铜价继续回落。
LME最新的文件显示不建议对俄罗斯金属库存量设置门槛,这有利于降低LME可能面临的逼仓风险,且LME上周库存大幅增加,缓解了供给供给端的压力,叠加美元指数大幅走高,铜价短期承压回落。往后看,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较大,需求面临持续走弱的压力,且供给端将随着俄罗斯金属重新入市而改善,金属长期走弱的格局不变。从铜的基本面上来看,上游铜矿进口供应增长,铜矿加工费TC上升,利润驱动下炼厂产量逐渐爬升。近期市场到货量增多,近日国内库存增加明显,下游恐高情绪升温,现货升水回落,预计铜价高位调整。
贵金属方面:
尽管在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预期下,黄金迎来一波反弹,但随着避险情绪走弱以及美元指数大幅反弹,黄金短线或承压调整。
3、能源化工:需求前景面临压制,国际油价短线回落。
4、农产品方面:基本面支撑减弱,油脂调整压力增加。
美豆:
USDA最新的数据显示,美豆出口检验量低于预期,出口大幅下滑拖累美豆走势。不过,由于拉尼娜现象影响南美大豆种植,美豆下方或仍存在一定的支撑。
豆油:
监测显示,截至11月15日,豆油港口库存56.2万吨,比上周同期减少0.8万吨,月环比减少6.0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6.95万吨。上周油厂压榨量增加回到正常水平,但下游提货正常,豆油库存继续小幅下调,不过市场预计进口大豆将于11月下旬到港。
国内宏观
1、商务部:今年1-10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898.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折合1683.4亿美元,增长17.4%,其中,韩国对华投资额同比翻一番以上,德国对华投资额同比增幅也高达95.8%。
2、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17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3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0%。数据显示,当日有9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净投放1230亿元。
3、央行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表显示,北京社会融资规模增10351亿元,上海增9020亿元,江苏、浙江分别增30242亿元、30321亿元。
4、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坚决反对两种倾向,既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保障好二十条措施不折不扣落地落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国家疾控局:如果当地疫情仅有零星的感染者,传播链条清晰,在没有社区传播风险的时候,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当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的区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没有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国际宏观
1、美联储布拉德表示,迄今为止,美联储加息“对观察到的通胀影响有限”。据估计,政策尚未处于“足够限制性”的范围内,不足以降低通胀。利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抑制通胀。货币规则将把限制性政策的下限设定在5%左右,而当前美联储的目标利率区间为3.75%-4%。
2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2.2万人,预期22.5万人,前值自22.5万人修正至22.6万人;
四周均值22.1万人,前值自21.875万人修正至21.9万人;至11月5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为150.7万人,预期150万人,前值自149.3万人修正至149.4万人。
美国10月新屋开工年化总数142.5万户,预期141万户,前值143.9万户修正为148.8万户。
美国10月营建许可总数152.6万户,预期151.2万户,前值156.4万户。
3、IMF首席经济学家戈皮纳特:2023年全球许多国家都将陷入经济衰退;全球通胀扩大到食品和能源以外的领域;货币和财政失调的风险不断上升。
4、日本10月出口同比增长25.3%,预估为29.3%,前值28.9%;进口同比增长53.5%,预估为50.0%;10月季调后商品贸易帐逆差22991.63亿日元,预期逆差19512亿日元,前值逆差20098亿日元。10月出口和进口额均创历史新高。
5、澳大利亚10月季调后失业率3.4%,预期3.6%,前值3.5%;就业人口新增3.22万,预期1.5万,前值0.09万。
6、2022年度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泰国首都曼谷正式开幕。今年的会议将围绕“全球经济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未来”“创新-下一个前沿”“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的未来”以及“推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的成长与发展”等议题展开对话和讨论。
7
、欧元区10月CPI终值同比升10.6%,预期升10.7%,初值升10.7%,9月终值升9.9%;环比升1.5%,预期升1.5%,初值升1.5%,9月终值升1.2%;核心CPI终值同比升6.4%,预期升6.4%,初值升6.4%,9月终值升6%;环比升0.7%,预期升0.7%,初值升0.7%,9月终值升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