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0月新型储能中标情况依旧亮眼。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公众号、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报道,新型储能中标项目79项,其中储能系统采购涉及储能规模1.05GW/2.83GWh,功率规模环比下降12.5%,容量规模环比增长4.81%,EPC总承包采购涉及储能规模3.51GW/8.14GWh,功率规模环比增长46.25%,容量规模环比增长56.54%。2小时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为1.5元/Wh,EPC(2小时)中标均价1.93元/Wh。10月新型储能项目(含规划、建设和运行)中电网侧储能规模最大,达到7.61GW/17.35GWh,功率规模占比接近72%,比9月占比增长8pct,依旧全部为独立储能的应用形式。电源侧功率规模占比约25%,位列第二。我们认为,未来独立储能或成为国内新型储能的主要趋势。
广西独立储能不承担输配电价,约节省0.14元/千瓦时。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再次印发公开征求《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工作方案》意见的公告,独立储能电站向电网送电的部分,其相应的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我们预计独立储能企业110V电压节省0.14元/千瓦时(其中输配电价0.0993元/千瓦时,政府性基金及附加0.0418元/千瓦时),220V电压节省0.09元/千瓦时(其中输配电价0.0471元/千瓦时,政府性基金及附加0.0418元/千瓦时)。我们认为,该政策有效降低了独立储能的运营成本。
江西、河南拉大峰谷价差,储能收益或增大。据江西省发布的《关于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江西省将高峰时段电价上浮50%,低谷电价时段下浮50%,比现行上下浮动幅度扩大了20%。尖峰时段电价在高峰时段电价基础上上浮20%。同时,据河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峰平谷电价比调整为1.64:1:0.41,原电价比为1.54:1:0.52,峰谷价差扩大20.59%。我们认为,峰谷价差的拉大有利于储能企业在现货市场套利。
风险提示:储能中标情况不及预期、储能政策不及预期、全钒液流电池降本速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