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时事
【策略 | 燕翔】北上资金10月净流出,加新能源医药,减大消费金融(20221108)
【策略 | 燕翔】估值底部、市场拐点、曙光初现——港股通科技指数投资价值分析(20221108)
【食饮 | 刘畅】糖酒会仍显亮点,当前布局正当时(20221107)
核心推荐
【科技&电子 | 吴文吉】联想集团:非PC业务收入占比持续上升,联想增长引擎换挡(20221108)
【化工 | 任宇超】万华化学:4万吨/年尼龙12投产实现国产化突破,10月MDI价格环比上涨(20221108)
行业时事
策略 | 燕翔
北上资金10月净流出,加新能源医药,减大消费金融
综合来看,北上资金10月份持续净流出,且流出规模环比有所扩大。从持股市值的板块分布上看,10月陆股通持股市值在主板和创业板双双下降。从陆股通持仓占比的变化角度来看,10月份主板占比小幅下降,创业板占比有所提升。从外资定价权看,10月份家用电器、休闲服务、电气设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行业陆股通持股市值占行业A股总市值的比例依然处于前列。从持仓占比的变化角度看, 10月份外资加仓电气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和机械设备等行业,减仓食品饮料、家用电器、银行和休闲服务等行业。集中度上看,10月份陆股通行业集中度和个股集中度均小幅回落。
10月份以来美债利率上行、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加剧了A股市场的波动,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出,且流出规模相比9月份有所扩大。不过往后看,我们认为事情正在好转,一是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货币政策收紧预期边际拐点或许已经出现,11月美联储如期加息75bp,并且当前市场主流预期是美联储12月加息50个基点,也即年底美联储加息力度预计大概率会放缓。二是2014年以来北上资金也曾出现过持续净流出的情况,前面6月底到10月底这一波外资流出无论是从持续时间还是流出规模来看基本处于历史较为极端的情况,因此10月底以来外资也开始渐渐转为净流入。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策略 | 燕翔
估值底部、市场拐点、曙光初现——港股通科技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估值底部区域,投资性价比价值凸显。近期港股市场强势反弹,其中港股通科技指数领涨全球主要市场。从估值的角度看,当前港股主要指数估值大多处于历史较低位水平,其中港股通科技指数估值远低于近5年来的历史中枢水平。从盈利质量来看,港股通科技成份股ROE水平同样显著高于其他板块成份股。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大幅加码港股科技板块。从近期资金流动情况来看,南下资金已经连续11个月持续净流入,对港股市场的配置在不断加码。从持股市值变动看,港股通资金对资讯科技行业净买入规模大幅居前。
政策拐点渐行渐近有望催化市场行情。从内部政策环境看,2015年以来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陆续出台,刚刚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会议再次强调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从外部政策环境看,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货币政策收紧预期边际拐点或许也已经出现。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指数代码:987008.CNI)打造港股版“纳斯达克”,反映了港股通科技领域龙头上市公司的运行特征。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成分股市值分布以大市值龙头股为主,且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成长性突出。2014年以来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历史表现优异,收益好于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等市场指数。
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场内代码:159636)是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基金产品,汇聚港股顶尖科技龙头,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管理透明且成本较低的标的指数投资工具。
风险提示: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是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产品,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是方正证券研究业务的签约客户。本报告基于基金产品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食饮 | 刘畅
糖酒会仍显亮点,当前布局正当时
白酒:在多地疫情频发下,白酒消费整体较平淡,但板块环比改善预期已然显现。在消费复苏的主逻辑下,建议重点关注确定性、成长性兼备的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以及基本面持续改善且估值修复空间大的五粮液。
就本次秋糖会而言,受疫情扰动、地点分流等影响,酒商参会人数预计不多,但一般大商职业经理人会参与,主要是观望市场情绪以及与酒厂对接明年计划。预计实际酒水成交以大品牌经销商为主,其中分香型看,浓香名优酒预计热度有所回升,二三线酱酒签约压力大。
餐饮产业链:餐饮供应链企业展现出较强韧性,底部反转以及持续改善信号明确。建议持续重点关注:安井食品、千味央厨、立高食品、天味食品、巴比食品、绝味食品、日辰股份。
啤酒:当前建议重点关注高端化势能最强劲、节奏最快的青岛啤酒和进军精酿鲜啤蓝海、走啤酒升级顶层路径的乐惠国际。未来两年建议重点关注华润啤酒与燕京啤酒的投资机会。
大众食品:建议关注科拓生物、莱茵生物、雪天盐业、东鹏特饮。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消费复苏、经济下滑影响消费水平、食品安全风险、政策风险、经销商资金链问题抛售产品损害品牌、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
核心推荐
科技&电子 | 吴文吉
联想集团:非PC业务收入占比持续上升,联想增长引擎换挡
事件:2022年11月3日,联想集团发布22/23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
Q2业绩保持稳定增长,非PC业务营收占比持续上升。集团22年Q2实现营业收入1169亿元,如排除汇率波动影响,同比增长3%;实现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5.7%。截止到目前,集团净利润已连续增长10个季度,盈利能力高度稳定。此外,集团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在22Q2,研发投入占比同比增长15%,研发人员增长26%,更有利于公司发展第二增长曲线,在本财季,集团PC之外的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例高达37.4%。
SSG:营收占比创下新高,夯实新增长引擎地位。集团22年Q2 SSG营业额实现同比增长26%,占集团总营收比例达到10.1%,运营利润率进一步提升至21.4%。其中,非硬件驱动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业务的营业额在SSG整体业务中占比首次达到52%;TruScale的发展推动运维服务营收同比增长69%。
ISG:多项业务全面开花,助力集团扩大市场份额。公司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营收突破新高,达到179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运营利润2.5亿元,突破历史新高,已连续4个季度保持盈利状态。在ISG业务领域集团不断开拓中国市场,特别是存储、软件和服务业务,在22Q2对中国区贡献额占比提升至34%;联想服务器在中国市场中斩获中小企业市场销量第一,同比增长超过60%。
IDG:快速扩大领先优势,为第二增长曲线强势赋能。得益于集团的卓越运营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集团IDG智能设备业务在22年Q2实现营收938亿元,运营利润69.8亿元,保持了7.4%的行业领先盈利能力,并巩固了PC的市场龙头地位,达到22.8%的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19.6/767.9/807.3亿美元;归母净利润21.4/22.2/24.0亿美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 疫情影响的风险;(2) 地缘政治风险;(3) 宏观环境和行业波动风险;(4) 数字化鸿沟的风险;(5) 下游需求下滑的风险。
化工 | 任宇超
万华化学:4万吨/年尼龙12投产实现国产化突破,10月MDI价格环比上涨
1、万华化学4万吨/年尼龙12项目投产,高端新材料布局持续推进。10月18日,万华化学4万吨/年尼龙12装置正式投产并产出优质产品。尼龙12具有吸水率较低、稳定性高、韧性好等优异性能,被广泛用于汽车管线、油气输送及3D打印等领域。尼龙12生产流程复杂,技术难度大,技术壁垒高,由国外四大生产商垄断近半世纪。万华尼龙12项目是全国首家实现国产化突破、拥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及规模化生产能力的装置。
2、聚碳酸酯扩能技改项目环评征求意见稿公示,持续扩产提升规模效应。11月1日,万华化学PC扩能技改项目环评征求意见稿公示,未来公司PC总产能有望增至48万吨。目前万华化学已建成投产1套7万吨/年聚碳酸酯一期装置和1套13万吨/年聚碳酸酯PC二期装置,并自2017年底正常运行至今,已完成验收;1套14万吨/年聚碳酸酯三期装置正在建设。本次技改项目在现有的一期和二期PC装置进行。未来公司PC有望依托双酚A&光气一体化优势,不断提升成本竞争力。
3、36万吨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衍生物扩建项目公示,探索差异化聚醚细分领域。11月1日,万华化学公示36万吨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衍生物扩建项目,利用现有装置进行扩能改造,本项目聚焦组合聚醚领域先发优势及技术优势,依托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探索差异化聚醚、差异化EOD细分领域,丰富万华聚醚产品组合。
4、MDI行业月度回顾:根据隆众资讯,本月聚合MDI/纯MDI均价分别为1.64/2.09万元/吨,环比+4.4%/+7.87%。短期看,MDI下游需求持续疲弱,叠加检修装置恢复生产,10月底价格跌至低位,预计11月小幅下行震荡。
5、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未来几年规划项目逐渐落地能够有效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公司新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核心产品产能不断扩张,规模效应逐步增强,营收、利润有望快速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为1701.53/1851.55/2204.5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7.75/220.75/279.92亿元,对应PE为14.63/11.78/9.29,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2、存货跌价风险。3、中美贸易摩擦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