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Sunday, September 21, 2025 星期日
  • 微信

【晨观方正】宏观/固收/金融/市场&中小盘/计算机/汽车20220919

来源 外汇天眼 09-19 07:30
原创fzzqyjs发布方正证券研究所研究成果上海今天是2022年9月19日星期一,农历八月廿四。每一个秋日的清晨,方正研究向您提供及时新鲜的研究观点,秉持“独立、客观、理性、真诚”的理念,珍重您的信任,保护您的投资。“每

  原创

  fzzqyjs

  发布方正证券研究所研究成果

  上海

  今天是2022年9月19日星期一,农历八月廿四。每一个秋日的清晨,方正研究向您提供及时新鲜的研究观点,秉持“独立、客观、理性、真诚”的理念,珍重您的信任,保护您的投资。

  “每日新观点”将为大家带来:

  核心 核心推荐 推荐

  行业时事

  【宏观 | 袁野】基建持续性待观察,继续关注房地产(20220918)

  【固收 | 张伟】过往汇率破“7”债市怎么走(20220916)

  【固收 | 张伟】经济超预期的“底气”来自哪(20220916)

  【金融 | 郑豪】整体增速放缓,优质区域性银行业绩突出——2022H1银行业综述(20220916)

  【市场&中小盘 | 赵伟】经济有所好转 大盘缘何下滑(20220918)

  核心推荐

  【金融 | 郑豪】中金公司:配股增强资本实力,提升各项业务发展潜力(20220916)

  【计算机 | 方闻千】启明星辰:中国移动有望带动百亿增量空间(20220918)

  【汽车 | 段迎晟】赛力斯:增程+纯电双轮发力,联手华为加速智能升级(20220918)

  行业时事

  宏观 | 袁野

  基建持续性待观察,继续关注房地产

  核心观点:

  9月第三周,大宗商品价格普跌,美债收益率上行,美股转跌;美元走强,人民币汇率走弱;中债收益率上行,A股转跌。

  8月需求端稳增长政策发力,基建、房地产带动了经济的小幅反弹,而经济内生环比动能仍弱,同时8月工业生产整体弱于历史同期,生产端稳增长仍将是年内的重要政策发力点。年内来看,基建投资属于当前高增明确,但未来持续性仍有待观察,而房地产则是当前有亮点,且中长期健康发展的政策目标明确,我们继续提示关注房地产在年内的预期差。

  本周资金价格有所抬升,流动性仍宽松。DR007升至1.61%,R007升至1.66%。下周将公布9月LPR报价,预计维持不变。

  风险提示:疫情超预期恶化;美联储持续快速收紧货币政策;海外地缘政治冲突扩大化。

  固收 | 张伟

  过往汇率破“7”债市怎么走

  本轮汇率快速贬值至关键点位对债市影响偏负面

  近期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8月15日晚间离岸美元兑人民币盘中破“7”。汇率贬值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国内经济恢复偏慢,房地产回落至历史低位附近;央行货币政策加码宽松,这与海外主要央行加快收紧货币形成背离,中美2年期国债利差明显收窄;欧洲能源紧缺,通胀压力大,欧央行快速收紧货币,欧洲经济走弱预期加剧,并带动欧元走弱美元走强。另外,全球经济下行,避险情绪增加,资金回流美国也带动美元走强。美元走强直接给人民币汇率带来压力。

  本次人民币汇率走弱对债市偏利空。短期外资有流出债市压力。更为重要的是,汇率快速贬值,会在短期制约央行加码宽松的窗口。9月央行缩量2000亿续作MLF,而非降准置换MLF。这一方面是资金面依然宽松,另外,也反应短期受到汇率贬值的一定制约。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前货币政策依然以内为主,因而货币政策难以收紧,后续如果经济恢复不理想,则可能继续加码宽松。

  经济短期恢复速度有所加快,这可能对债市带来利空扰动;资金面尚未趋势性收紧,利率震荡为主

  人民币汇率贬值带来外资流出债市压力增加,央行缩量续作MLF,8月经济数据小幅超预期,这带来近期债市利率小幅回升。8月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房地产政策进一步放松,近期苏州全面放开限购;高温天气缓和基建赶工,这意味着9月经济恢复可能边际加快,这或对债市短期构成利空扰动。

  资金面是影响后续债市走势关键变量。目前央行主动收紧流动性可能性较小,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主导资金面变化。而地产处于底部区域,尚未出现持续恢复势头,实体融资需求不强。因而资金面可能收敛但是大幅收紧风险小。债市利率难以出现趋势性上行。短期利率预计震荡为主,10年国债利率可能在2.7%附近波动。

  风险提示:货币宽松不及预期,疫情快速缓和,经济恢复速度超预期。

  固收 | 张伟

  经济超预期的“底气”来自哪

  一、工业生产同比回升主要受基数影响,限电和出口下行影响下,工业生产恢复偏慢

  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较前值回升0.4个百分点。去年低基数是驱动同比回升的主要原因。基建投资回升是拉动内需和工业生产的动力来源。从季调环比来看,8月工业增加值季调环比为0.32%,增速较7月下行0.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回升速度偏慢。这一方面是因为工业用电可能受到挤占。另一方面,出口交货值增速回落,这也对工业生产造成拖累。

  8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8%,较前值回升1.2个百分点。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减弱。预计8月份实际GDP增速预计在3.8%左右。3季度实际GDP增速可能低于4%。

  二、基建投资是亮点,房地产维持底部

  基建投资仍有上行空间。8月基建投资增速继续在高水平上回升。稳增长政策继续发力,政策性开发性工具解决资本金痛点,驱动基建投资上行。9月高温褪去,基建将迎来赶工,基建投资可能继续回升。

  房地产链条维持在底部区域。8月地产销售面积增速为-22.6%,继续处于底部区域。房企拿地意愿弱,土地购置、新开工面积增速低位小幅下探。在保交楼政策的推动下,房地产竣工面积增速大幅回升。地产调控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观察政策放松效果。

  三、疫情拖累减弱,叠加汽车消费回暖带动社零消费回升

  8月社零同比增长5.4%,较前值回升2.7个百分点,必选消费和汽车相关消费改善是主要拉动因素。8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8.4%,较前值回升9.9个百分点,反映疫情对餐饮等服务业影响减弱。地产竣工大幅改善可能对后续地产后周期消费有促进作用。

  四、稳增长政策加码,后续经济恢复节奏将小幅加快;但资金面尚未趋势性收紧,利率震荡为主

  8月经济数据小幅超预期,这给债市带来负面影响,今天国债期货小幅走弱。8月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房地产政策进一步放松;高温天气缓和基建赶工,后续经济恢复可能边际加快。

  资金面是影响后续债市走势关键变量。目前央行主动收紧流动性可能性较小,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主导资金面变化。而地产处于底部区域,尚未出现持续恢复势头,实体融资需求不强。因而资金面可能收敛但是大幅收紧风险小。短期利率预计震荡为主,10年国债利率可能在2.6%-2.7%波动。

  风险提示:货币宽松不及预期,疫情快速缓和,经济恢速度超预期。

  金融 | 郑豪

  整体增速放缓,优质区域性银行业绩突出——2022H1银行业综述

  事件:42家上市银行已陆续完成2022年半年报发布,从公布数据来看,整体业绩增速放缓,优质区域性银行业绩表现突出。

  核心观点:

  整体营收增速放缓,部分城商行较为突出。2022年上半年央行进行两次降息,一次降准,货币政策保持宽松,银行业绩受降息及多地疫情影响,叠加鼓励银行让利实体等因素,上半年上市银行营收增速普遍放缓,其中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农商行表现较好,业绩逆势回升。

  贷款规模持续扩大,净息差下滑。上市银行整体存款规模22H1有明显增加,其中城商行存款规模同比增速较快,达13%;农商行同比增速下滑0.63pct至9.88%。上市银行整体净息差下滑7bp至2.03%。

  中收拖累非息收入增速放缓,城农商行投资表现亮眼。受上半年市场行情和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速放缓。银行理财业务等收入有所下滑,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放缓;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投资策略较为灵活,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分别为23%、31%。

  资产质量整体稳中向好,房地产风险可控。上市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1.67%,较年初下降6bp;整体拨备覆盖率203.78%,较年初环比提升6.88pct,抵御风险能力增强;房地产不良率有所上升,但部分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较低,风险影响有限,随着各地政府、银行采取各项措施,整体风险可控。

  投资建议:目前银行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预计随着经济回暖、房地产风险出清,银行估值或将迎来修复,全年来看,优质区域性银行业绩增速仍将领跑,建议关注宁波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导致经济持续下行;资产质量大幅恶化;政策出现重大转向。

  市场&中小盘 | 赵伟

  经济有所好转 大盘缘何下滑

  上周受内外多因素影响,大盘走出大幅回落走势,3155点跌破,技术上为平台破位运行走势,周K线组合也为阴包阳的“吞没线”,弱势形态明显,那么该如何看待大盘的后市运行?这是当前市场极为关心的问题。

  我们的观点是:上周三,A股两市总成交量为7227亿,为大盘自3424点回调以来的“地量”,上周五大盘盘中低点为3128点,创3424点回调以来的“新低”,“地量”之后也见了“地价”, 加之大盘自3424点回调以来留下了二个向下跳空缺口,若本周一大盘开盘就低开并惯性下挫,那么第三个“竭尽缺口”出现了,除非两市量能再出现新的“地量”,否则“地量”见“地价”+“竭尽缺口”,大盘回调低点就应在附近。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逢低关注券商、智能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化工及“三低”二线蓝筹股,回避近期涨幅过高的题材股及垃圾股。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技术分析和近期重要市场信息做出的综合判断,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可能发生异于预期的重大变化。

  核心推荐

  金融 | 郑豪

  中金公司:配股增强资本实力,提升各项业务发展潜力

  事件:2022年9月13日,中金公司发布2022年度配股公开发行证券预案公告,公司拟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3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及全体合资格的H股股东配售,配股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为不超过人民币270亿元。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不超过240亿元补充资本金支持各项业务发展,拟不超过30亿用于补充其他营运资金。公司控股股东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已承诺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其在本次配股方案中的可配售股份。

  点评:

  配股增强资本实力,改善流动性风险。据半年报,截至22年6月30日,中金公司母公司净资本为476亿元,较21年末的净资本人民币482亿元下降1.34%。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中券商资本杠杆率应不低于8%,预警线为9.6%。上半年中金公司的资本杠杆率为11.73%,较 2021年末的12.81%减少1.08个百分点,与警戒线较接近。其风险覆盖率为162.83%,为上市券商中最低。预计此次配股将提升公司资本实力,改善流动性风险,增强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募集资金将用于各项核心业务发展。公告中提到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不超过240亿元补充资本金支持各项业务发展,拟不超过30亿用于补充其他营运资金,假设募集200亿资金,杠杆率下降至6左右,预计长期将带动约1200亿元的资产增长。证券公司的各项业务发展对资本金需求较强,本次募集资金重点使用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支持资本服务与产品、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私募股权和资产管理等业务。中金公司ROE水平一直居于券商前列,各项业务发展较为均衡,预计补充资本金后各项业务将得到进一步增长。

  投资评级与估值:中金公司在投行、机构等业务中能力突出,境外业务能力位于行业前列,虽22年上半年短期内业绩下行,但配股后将增强公司资本实力,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各项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测2022/2023/2024年度营收为270亿/308亿/370亿,同比-10%/+14%/+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亿/130亿/155亿,同比-10%/+34%/+19%。对应2022年9月14日39元/股收盘价,2022年PE为19.31倍,PB为2.0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海内外行业重大政策转向;原A股股东认购股票的数量未达到A股拟配售数量百分之七十导致配股不成功。

  计算机 | 方闻千

  启明星辰:中国移动有望带动百亿增量空间

  事件:9月14日,启明星辰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明将与中国移动所属信息技术中心、集成公司分别在联合实验室、数字政府安全方面进行业务合作,共同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API安全、云安全等领域进行产品打磨与产品联合研发,并在安全体系及前沿技术、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根据合作协议,启明星辰与中国移动未来合作内容具体包括:1)安全产品服务:未来三年,双方力争打造五款销量超过亿元的核心标杆产品,合作城市安全运营中心数量达到50个以上;2)安全能力体系建设:未来三年,启明星辰将全力支持中国移动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能力建设;

  3)安全前沿领域:双方将在算力网络、云原生、数据安全等新兴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打造业内领先、核心竞争优势突出的网信安全队伍;4)安全市场拓展:双方在总部-省-市三级全面开展对接。未来三年,力争在政务、金融、工业等重点行业打造30个千万元以上的行业示范项目,共同落地项目省份覆盖率达到70%。

  估算中国移动每年直接采购+间接带动的网络安全采购规模达百亿量级,未来启明星辰与中国移动的强强联合存在较大的想象空间:

  1)直接采购:中国移动每年对各类网络安全软硬件产品有数十亿规模的直接采购。而历史上来看,启明星辰在运营商业务的占比不到10%,对公司的收入贡献较低。和中国移动合作后,未来启明星辰在中国移动各类安全产品招标采购的份额有望得到显著提升,进而带来收入及业绩的增厚。

  2)间接带动:中国移动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ICT基础设施提供商,中国移动拥有极其丰富的数字化场景资源,能够撬动数十亿规模的安全采购。当前,随着个人和家庭业务增长趋缓,政企业务已经成为了中国移动增长的主引擎,2021年中国移动政企业务达1371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DICT业务收入达623亿元,同比增长43%,2022H1 DICT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速达44%,按照30%的保守增速估算,在2023年中国移动DICT业务将超过1000亿元,假设网络安全的占比为5%,即能够撬动超过50亿元的安全采购。

  投资建议:预计 22/23 年实现收入 52.93/69.23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37/12.21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21.72、16.65倍,维持 “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汽车 | 段迎晟

  赛力斯:增程+纯电双轮发力,联手华为加速智能升级

  1、坚定不移转型新能源赛道。公司成立于1986年,以减震器业务起家,此后历经转型摩托车、联合东风转型乘(商)用车、联合华为转型新能源三大发展阶段,目前已形成以智能电动SUV为主、新能源和燃油乘用车、商用车共同发展的产品矩阵。2022年7月,公司完成定增,募集资金71.3亿元,重点发力新车型及平台开发升级、工厂升级及电驱产线建设、用户中心建设,短期看,新产能、渠道建设将助力销量进一步提升,新车型及平台投入将加快公司产品推出,完善产品矩阵,增程式混动市场逐步放量,纯电车型推出有望带来新增量。

  2、增程+纯电双路线布局,自研核心技术,助力提升市占率。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增程路线的车企之一,凭借多年造车领域技术积累,及华为智能化技术+销售网络的加持,公司新能源车型销量有望持续提升。目前布局有问界M5、M7两款车型,其中M5车型上市爬产四个月,6月单月度销量突破7000台,M7车型预售4小时订单破2万台,并且订单持续增长。纯电动市场中,中/大型市场是最大细分市场,目前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公司9月上市中大型车纯电版车型M5e,有望凭借在M5增程领域的良好口碑及华为的背书,为公司贡献新增量。

  3、华为“智选”加持,深入造车“研+产+销”,持续为问界赋能。华为聚焦ICT,赋能未来汽车已有多年,开创与OEM“零部件模式”、“HI模式”、“智选模式”三种合作模式。公司是第一家与华为采用智选模式合作的车企,深入问界产品“研、产、销”,持续为公司赋能。研发上与华为联合开发、联合定义,M7/M5车型搭载华为智能座舱、华为电驱等多个零部件,预计M9将搭载华为智能驾驶;销售方面,进入华为门店,至2022年底,双方共同将在全国建设1200+用户、体验中心,有望超蔚来/小鹏/理想三家之和,同时华为门店多布局于人流量大的商圈中心,优质的销售网络布局更有助于问界品牌宣传及产品销售。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2亿元、856亿元和13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1亿元和1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45元、-0.10元和0.85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反弹;缺芯缓解不及预期;新车型上市延期;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风险;公司经营不及预期风险。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