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玉根
海通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策略分析师
S0850511040006
投资要点
核心结论:①产业周期:人口年龄结构决定地产周期,智能手机渗透率决定移动互联周期,目前新能源车渗透率才25%、光伏风电发电占比才11%,新能源产业周期尚未走完。②盈利估值:地产和移动互联高增长阶段,相关产业链PEG中枢在1附近,目前新能源车PEG在0.5左右,估值还不高。③配置和交易:目前新能源产业链基金配置和交易热度较高,但参考地产和移动互联周期,只要景气度还在,高热度维持较长时间。
产业周期:新能源还处在快速渗透阶段。对比05-10年地产周期和10-15年移动互联周期和19年至今的新能源周期这三轮股市行业周期,人口年龄结构决定地产周期, 智能手机渗透率决定移动互联周期,而新能源车还处在快速渗透阶段,风电光伏在能源领域占比正逐渐提升。技术进步是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应用的基础,随着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新能源车产业有望从硬件制造逐渐向软件和生态演变。政策的支持也进一步加速了新能源产业的渗透。目前光伏、风电的装机量和发电量,距离政策目标都有一定差距。
盈利估值:新能源基本面向上,估值不高。产业周期决定了股市行业的基本面,从地产周期、移动互联网周期来看,产业景气度向上时,相关行业基本面上行,估值中枢抬升。而产业周期结束后,相关行业基本面开始走低,估值中枢下降。目前新能源产业链基本面向好,估值压力不大。22Q2新能源车和光伏风电产业链的归母净利累计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全部A股。往前看,新能源产业趋势尚未结束,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盈利还有望持续高增。估值方面,新能源车和光伏风电板块PE估值的阶段性高点出现在21年8月,此后新能源产业链盈利高增推动估值持续消化。
配置和交易:新能源高热度可能持续。基金配置方面, 05-10年地产周期和10-15年移动互联周期中,基金对地产、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配置力度均较大。交易热度方面,根据“成交额占比-总市值占比”,可以发现05-10年地产链、13-15年移动互联网交易高热度持续。观察本轮新能源周期,基金对新能源产业链的配置力度也在不断加强,20年以来新能源产业链交易热度明显上升。借鉴地产和移动互联产业链演变历史,景气周期还未结束时,相关产业链的基金配置和交易热度都持续在高位。
风险提示:历史表现并不代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