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日,大盘震荡反弹,小盘股聚集的科创50、双创概念以及国证2000、中证1000指数在上一日大跌基础上再度下挫;上证50、上证180、沪深300指数表现较优。

截图来自wind,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这不禁强化了近期市场争议的焦点:市场风格面临切换吗?
市场风格是否切换,或尚需宏观数据和行业景气度数据的催化,但在行业轮动加剧的震荡市中,对投资者而言,若想让账户免受“过山车式”波动,降低投资组合的相关性,多考虑均衡配置,无疑是抵御市场风险、获取稳健收益的较优解。
市场风格持续轮动
从市场风格来看,复盘2013年以来近十年A股,蓝筹白马聚集的上证50、沪深300,与中小市值公司扎堆的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国证2000指数在大多年份呈现为弱相关。
数据来自wind,指数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
我们来回顾一下最近一轮市场风格转换。自2017年至2020年,大盘蓝筹风格占A股主流风格,其中以2019、2020年为甚;2021年,市场风格剧烈切换,新能源为代表的中小盘成长风格崛起,全年来看,中证500指数上涨15.58%,中证1000、国证2000指数涨幅超20%。
2022年前四个月,A股在内外多重“黑天鹅”的拖累下,多个行业实现无差别下跌。4月底开始,在国内流动性宽松政策支持下,以中证1000指数为代表的小盘风格异军突起,近段时间来表现愈加极致。自4月27日A股触底反弹以来,中证1000指数最大涨幅超过37%,国证2000指数最大涨幅达到38%(截至8月20日,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
据卖方研究策略测算,A股自2009年开始出现明显的风格特征,风格的转换一般需要2年多时间,风格差最高可以达到155%。对经济、产业趋势的前景和信心影响大小盘风格。(引自招商证券策略团队观点,具体以研究报告为准)
当经济预期乐观,产业趋势蓬勃发展时,小盘风格集中的新兴行业表现更优;当经济前景不明朗时,大家更倾向于选择行业龙头企业,增厚投资的安全垫,大盘风格相对更占优。
当下时点,房地产下行强化经济弱复苏预期,高层倾向于采用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持经济发展;叠加近两年以来大盘蓝筹指数的估值下调,以及小盘指数的估值抬升,市场风格或面临切换,实现新一轮均值回归。
截至目前,沪深300PE-TTM为11.83倍,处于近五年19.14%分位以及近两年0.97%分位。风险溢价处于近五年来92.19%分位,为性价比较佳的时点。(数据来自wind)

截图来自wind,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小盘指数经过数月上涨,有些行业或面临交易拥挤,但亦有观点认为,长期景气度仍在,短暂调整后仍具有长期配置价值。
小编认为,在当前市场风格不清晰、行业轮动加剧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要注重均衡配置,如果中小盘风格基金配置比例较大,那么此时不妨增加一些大盘蓝筹的配置。
注重低相关策略组合配置
除了市场风格外,不同资产、不同行业、不同策略其实都处于持续的周期轮转当中,投资者若想实现投资组合的长期稳健表现,就要降低投资的波动性,增强“防御功能”。
小编梳理了近10年来主要私募策略的平均绝对收益率排名,股票多头策略的平均收益率在2018年时位居各主流策略最末,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表现较优,今年来表现不佳;与此同时,今年以来,纯债策略、CTA趋势、量化多策略、套利对冲等策略表现相对较优。

数据来自朝阳永续,2022年数据截至策略产品最新披露净值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中性策略也在震荡市中体现出更强的防御性。中性策略都是以绝对收益为导向的策略,在市场下行的阶段回撤可控,中性策略的收益来源主要是股票的“阿尔法”,即将股票的上涨拆解为贝塔部分及超额收益阿尔法部分。通过一揽子股票多头和等市值股指期货空头的组合搭建,剥离开贝塔的影响,专做阿尔法的管理,更为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合格投资者在进行组合配置时,可以选择多种低相关策略的均衡配置,以实现更为稳健的预期收益。
震荡市,均衡配置
谚语有言,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投资者来说,押注单一行业或单一风格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降低单一行业或赛道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投资体验也相对更好一些。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精准择时都是伪命题,不如均衡配置、组合投资,拉长时间来看,投资收益或更加稳健!

张婷婷 S1440121070474、A20210901001459
风险提示:本文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报告的调研内容为后续整理,不保证整理内容与调研原文完全一致,另外基金经理观点可能发生变更;文中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其撰写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文中所提具体基金、股票等证券仅用于举例,不构成投资者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等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不作为同管理人/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其他产品未来收益水平的保证,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基金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