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晨讯
2022年8月1日
目录
1. 能源报告:逃不开的能源危机?
2. 疫后复工跟踪第16期:稳增长的微观线索
3. 比亚迪深度研究系列(一):品牌向上带来量价齐升,智能化接棒厚积薄发
4.首旅酒店首次覆盖:发展为先、结构优化,酒店龙头复苏可期
5.古井贡酒业绩快报点评:Q2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加速提升
6.华润万象生活业绩预告点评:疫情之下稳健增长,抗风险能力强
7.海伦司1H22业绩预告点评:门店调优行稳致远,看好下沉及新模型试水
8.艾德生物:二季度业绩受到影响,下半年有望恢复
9.白云机场深度:产能空间充裕,静待需求恢复
10.7月PMI点评:PMI低预期,透露的信号?
今日精选
【石化许隽逸】能源建议关注油品上涨受益上下游标的中国海油/中国石油/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恒逸石化。出行需求受到极端气候影响有所走弱,带动油品需求下滑,但市场严重忽视了化石能源供应瓶颈带来的能源危机的烈度,频度和时间长度。高温天气增加室内降温需求叠加俄罗斯天然气部分断供带动欧洲天然气煤炭价格走强,电价持续创新高。美国天然气价格再破新高,能耗需求大超预期。
【宏观赵伟】疫后复工跟踪:全国新增感染回落,部委推动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稳增长效果逐步显现,部分投资需求改善。全国疫情总体得到控制,物流回升,外贸集装箱吞吐回落,地铁客运量减少。全国餐饮、外卖恢复强度持续提升,部分线下活动边际改善。
【策略艾熊峰】行业配置:风光储网、通信、白酒、汽车、家电、券商、贵金属。短期反弹或有波折,中期趋势反转,新高可期。下半年A股或迎景气成长和消费共舞,不排除市场创新高可能,业绩反转将是驱动市场趋势反转的核心动力,即使下半年经济缺乏弹性,利润率改善逻辑不容忽视。
【电车陈传红】首次覆盖比亚迪,预计22-24年EPS3.78/6.68/9.50元,目标价470元,买入。公司依托强大三电技术,销售结构改善,品牌向上明显。随着高价车型汉的持续放量,腾势及高端品牌车型的推出,公司毛利率预计将得到改善。公司22H2和2023年智驾技术将大幅提升,加速高智能化公司转型。
【餐饮鲍秋宇/叶思嘉】首次覆盖首旅酒店,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34.0%)/9.9(+429.8%)/13.5(+36.6%)亿元,买入。国内酒店行业TOP3,持续拓店筑就规模壁垒,疫情企稳有望带来高业绩弹性,21年连锁酒店市占率达10.1%。持续进行轻资产转型,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同时提升盈利水平。数字化推进、会员权益再升级,助力降本增效。酒店品牌结构持续扩充优化,存量酒店升级并行。
【食饮刘宸倩】持续推荐古井贡酒,预计22-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33%/26%/22%,EPS为5.77/7.28/8.90元,买入。公司22H1实现营收/归母净利90.02亿元(+28.46%)/19.19亿元(+39.17%)。业绩超预期,需求彰显强韧劲,合同负债延续高增。升级+控费趋势维持,经营效率明显改善。Q3需求环比修复,中长期看好全国化+盈利水平增强。
【地产杜昊旻】持续推荐华润万象生活,预计22-24年EPS0.98/1.24/1.50元,目标价42.50港元,买入。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速符合我们预期,2022年上半年,华润置地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210亿元,同比-26.6%;表现远好于百强。根据中指院数据,2022年1-7月,华润置地权益拿地金额为479亿元,位列全国第一。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新增的土储流速好且利润率高,华润置地有望在下半年销售复苏过程中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餐饮鲍秋宇/叶思嘉】持续关注海伦司,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为0.06/6.2/10.8亿元,目标价17.20港元,增持。公司预计1H22实现营收中位数8.8亿元,净利中位数-3.0亿元。门店战略性调整优化、疫情反复冲击使上半年业绩相对承压,6月同店销售约为21年同期的77%、19年同期的82%,边际改善明显。高性价比社交需求广阔,看好下沉策略及新模式提升盈利能力,期待疫情影响减弱后修复成长。
【医药袁维】持续推荐艾德生物,预计22-24年EPS0.77/0.95/1.17元,增持。公司公告1H22实现收入3.93亿元,同比下降1.62%;归母净利润8929万元,同比下降20%.。国内市场有望随疫情防控有力逐步恢复,海外持续稳健增长。上半年公司国内PD-L1 伴随诊断产品获批,成为该领域首张国产证书。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42%。同时公司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招聘海外市场人员,完善海外市场渠道布局。
【医药赵海春】持续推荐石药集团,预计公司 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61/69/80亿元,买入。公司同类首创的抗体偶联药物ADC获独家海外授权,多西他赛(用于治疗胃癌)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海外拓展再进一步。石药巨石生物将收取27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权收取最多1.48亿/10.2亿美元的潜在开发监管里程碑/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及年度销售提成。
【交运郑树明】首次覆盖白云机场,预计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8/3.45/12.29亿元,目标价15元,买入。公司系我国门户枢纽机场,2020-2021年旅客吞吐量为全国第一。公司航空性业务核心枢纽区位优势仍在,供给端产能优势明显,需求端受益大湾区旅客回流,国际航线放开后仍将持续展现业绩弹性;非航业务商业模式优秀,免税弹性保留。
【宏观赵伟】稳增长效果或逐步显现,对经济修复节奏和弹性的影响仍需跟踪。制造业PMI低预期,产、需拖累显著。7月,制造业PMI录得49%,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50.4%和前值的50.2%,其中,生产和新订单分别较上月回落3和1.9个百分点至49.8%和48.5%、分别拖累PMI回落0.75和0.57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和进口分别回落2.1和2.3个百分点,可能指向内外需求支撑减弱。
【食饮刘宸倩】持续关注今世缘,预计22-24年归母净利增速为 19%/20%/21%,买入。7 月31 日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变更),授予不超过 345 人770万份股票期权(约占总股本的 0.614%)。收入考核贴十四五目标上限,好于预期。激励覆盖面较广,有望提高员工主动性。中长期静待激励红利显现,关注省外扩张+V 系列升级培育为大单品可期(十四五规划省外、V 系列占比提至20%)。
✦
数研融合
✦
能源报告:逃不开的能源危机?
许隽逸/陈律楼
许隽逸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石油化工首席分析师
行业观点:我们认为:市场严重忽视了化石能源供应瓶颈带来的能源危机的烈度,频度和时间长度,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任一品种的事件性供不应求或导致特定时段严重的能源危机的频繁出现。在市场因为近期海外出行强度走弱带来的油品价格走弱,市场预期能源危机已解之际,出现了欧美天然气和煤炭价格持续走强甚至创下新高导致欧洲能源危机加剧的现象。近期北半球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影响出行强度呈小幅下滑趋势,导致海外油品需求走弱,成品油裂解价差走弱,但出行需求走弱带来的居家强度提升又使得用于室内降温的能耗需求大幅增加,俄罗斯的北溪1号天然气对欧洲部分断供进一步导致供求紧张,推动天然气和煤炭价格持续走高,带动电价持续上涨,一度出现欧洲部分国家高峰时期电价飙涨超74%(以德国为例)的情况。
风险提示:(1)俄乌局势变化、伊核协议推进以及委内瑞拉制裁解除等地缘政治事件造成供应端不确定性的风险;(2)油气价格持续维持高位刺激油气公司修改勘探开发资本开支计划风险及成品油价格维持高位导致炼厂产能增加;(3)疫情反复扰乱能源需求风险;(4)美国持续释放战略库存增加原油边际供应;(5)加息抑制终端需求风险;(6)卫星定位跟踪数据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风险;(7)其他第三方数据出现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的风险。
疫后复工跟踪第16期:稳增长的微观线索
杨飞/刘道明
赵伟
总量研究中心
首席经济学家
疫后复工跟踪:稳增长效果逐步显现,部分投资端指标有所改善;全国疫情总体得到控制,物流有所回升、线下活动边际修复。全国多地新增感染人数明显回落,采取封控、交通限制措施的地区减少。部委推动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加强疫情防控及相关服务措施。稳增长效果逐步显现,部分投资需求持续改善,而生产活动延续分化。物流回升,外贸集装箱吞吐回落,地铁客运量减少,部分线下活动边际改善。全国陆路货运量持续抬升、整车货运物流指数略有回升。长三角海域船舶数量回落、周平均航行速度提升,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下降。疫情反弹的城市地铁客运量回落、拖累整体客流,三线城市出行恢复强度回升。全国餐饮、外卖恢复强度持续提升,部分线下活动边际改善。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数据统计存在误差或遗漏。
✦
重点推荐
✦
比亚迪深度研究系列(一):品牌向上带来量价齐升,智能化接棒厚积薄发
陈传红
陈传红
新能源与汽车研究中心
新能源汽车首席分析师
投资逻辑:1)产品大年新车节奏加快,保守估计22/23年销量160万/250万辆。2)依托强大三电技术,销售结构改善,品牌向上明显。3)高价车型占比提升,涨价陆续落地,公司业绩兑现显著。4)智能化技术厚积薄发,预计22/23年将加速发展
风险提示:整车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汇率波动。
首旅酒店首次覆盖:发展为先、结构优化,酒店龙头复苏可期
鲍秋宇/叶思嘉/李敬雷
鲍秋宇
消费升级与娱乐研究中心
消费策略研究员
投资逻辑:公司作为酒店行业Top3,持续拓店筑就规模壁垒,疫情企稳有望带来高业绩弹性。公司以发展为先,在线下场景复苏逻辑兑现下,预计公司22-24年门店数净增950/1200/1300家,达6866/8066/9366家。持续进行轻资产转型,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同时提升盈利水平,轻模式加速整合下沉市场。数字化助力降本增效,人房比优化明显。结构优化与存量升级并行,中高端产品矩阵不断扩充,中端、经济型核心品牌持续改造升级,助力酒店RevPAR天花板抬升,首旅集团承诺将在22年底前注入高端资产,高端奢华业务有望提速。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拓店速度不及预期,加盟店监管风险。
✦
中报点评
✦
古井贡酒业绩快报点评:Q2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加速提升
刘宸倩/李本媛
刘宸倩
消费升级与娱乐研究中心
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快报,预计22Q2营收同比+29.55%;归母净利同比+45.32%。
点评:业绩超预期,需求彰显强韧劲,合同负债延续高增。我们预估H1古5和献礼的增速在20-30%,古8势能向好,古16增速较快,古20增速40%上下。江苏、河北、山东态势良好,河南恢复略慢。Q2收入超预期系:1)4月安徽疫情使动销、物流停滞(持续半个月);但5月中旬后场景陆续恢复。2)省外拓展加快推进。3)Q1回款进度快,渠道库存偏低。Q2末合同负债同比+56%,蓄水池充足,当前回款70%以上,库存3个月左右。Q2营业利润率同比+4.4pct,经营效率改善。我们预计系:1)古8以上产品占比上行;2)今年信息系统迭代后费用审批流程优化;3)费效比提升。Q3需求全面复苏,中长期看好全国化+盈利水平增强。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区域竞争加剧风险,省外拓展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华润万象生活业绩预告点评:疫情之下稳健增长,抗风险能力强
杜昊旻/王祎馨
杜昊旻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房地产首席分析师
事件:2022年7月29日,华润万象生活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约+25%~+30%。
点评:1)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并购并表管理规模大增。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速符合我们预期,增长主要来自:①收购公司并表叠加外拓,管理规模大幅提升。②来自华润置地以及第三方的合约商业项目增加,商业运营管理服务收入持续增长。2)2022年上半年,华润置地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210亿元,同比-26.6%;表现远好于百强。根据中指院数据,2022年1-7月,华润置地权益拿地金额为479亿元,位列全国第一。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新增的土储流速好且利润率高,华润置地有望在下半年销售复苏过程中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也为公司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风险提示:外拓进度不及预期。
海伦司1H22业绩预告点评:门店调优行稳致远,看好下沉及新模型试水
叶思嘉/李敬雷/鲍秋宇
叶思嘉
消费升级与娱乐研究中心
消费策略研究员
事件:2022年7月29日,公司发布1H22业绩预告,预计营收8.7~8.9亿元、同增0.2%~2.5%;净利-3.1~-2.9亿元,去年同期为-0.25亿元;经调整净利-1.1~-0.9亿元,去年同期为0.81亿元。
点评:门店战略性调整优化、疫情反复冲击致使上半年业绩相对承压,6月同店边际改善明显。高性价比社交需求广阔,看好下沉策略及新模式提升盈利能力,期待疫情影响减弱后修复、成长。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开店速度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上涨,单店经营效率下滑。
艾德生物:二季度业绩受到影响,下半年有望恢复
袁维
袁维
医药健康研究中心
医疗首席分析师
事件:7月29日,公司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收入3.93亿元,同比下降1.62%;归母净利润8929万元,同比下降20%;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86亿元,同比下降17%;归母净利润3567.29万元,同比下降47%。
点评:国内市场有望随疫情防控有力逐步恢复,海外持续稳健增长。分地区看,国内实现收入3.35亿元,同比下滑5%,主要系部分城市疫情影响,医院积极投入疫情抗击工作,叠加各地隔离政策等因素,医疗机构肿瘤患者就诊受限,对公司国内市场销售造成一定影响;国内疫情防控有力,院内诊疗流量随之逐步恢复,国内销售有望逐季度恢复。海外市场实现收入5717万,同比增长27%,预计未来将持续稳健增长。多款新品有望相继放量,合作多家头部药企稳定收入增长。上半年公司国内PD-L1伴随诊断产品获批,成为该领域首张国产证书,海外PCR-11基因产品纳入日本医保,有望推动该产品在日本渗透率提升。上半年公司与阿斯利康、皮尔法伯、和黄医药等多家头部医药企业达成合作,推动伴随诊断产品的持续放量。研发驱动创新,海外市场不断拓展。公司研发持续加码,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7784万元,同比增长14%,占营业收入的20%;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42%。同时公司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招聘海外市场人员,完善海外市场渠道布局,销售费用较同期增长,公司国际业务及BD团队50余人,100余家国际经销商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渠道竞争力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变动风险等。
✦
今日关注
✦
白云机场深度:产能空间充裕,静待需求恢复
郑树明/王凯婕
郑树明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交运首席分析师
投资逻辑:航空性业务:1、供给端:干线机场时刻释放偏紧,机场产能将决定流量。三期扩建投产后,公司产能相对最高,且空域资源较优,产能有望充分释放。2、需求端:珠三角地区腹地经济发达,将支撑航空出行需求增长,且国际航线将受益于大湾区旅客回流。非航业务:1、机场免税:补充协议经营权转让费收取模式不变,免税弹性得以保留,人均免税消费额有望提升至200元以上,推动免税收入增长。2、有税商业:LV已确定进驻。奢侈品门店坪效高,有望提升经营效益。3、广告:广告业务全面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疫情期间贡献利润,有效减轻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风险、免税提成率降低风险、扩建工程影响业绩风险、商务违约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
7月PMI点评:PMI低预期,透露的信号?
赵伟/杨飞/马洁莹
赵伟
总量研究中心
首席经济学家
事件:7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PMI指数,制造业PMI指数录得49%、较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
点评:制造业PMI低预期,产、需拖累显著。7月,制造业PMI录得49%,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50.4%和前值的50.2%,其中,生产和新订单分别较上月回落3和1.9个百分点至49.8%和48.5%、分别拖累PMI回落0.75和0.57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和进口分别回落2.1和2.3个百分点,可能指向内外需求支撑减弱。非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均回落,但仍处于扩张区间。7月,非制造业PMI录得53.8%、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PMI回落1.5个百分点至52.8%,为近13个月的次高位置;调查的21个行业,有16个行业处于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高于60.0%。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疫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