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Thursday, July 10, 2025 星期四
  • 微信

【晨观方正】非银/科技&电子/医药/电新20220322

来源 外汇天眼 03-22 07:30
【晨观方正】非银/科技&电子/医药/电新20220322

  核心推荐

  【非银 | 韩振国】中国平安:寿险转型成效尚待检验 高现金分红提振信心(20220320)

  【非银 | 韩振国】东方财富:21年净利润持续高增 基金代销平台优势强化(20220321)

  【科技&电子 | 陈杭】万业企业:新增订单6.8亿,离子注入机迎持续放量(20220321)

  【医药 | 唐爱金】长春高新:生长激素集采靴子落地,产品线持续丰富(20220320)

  【医药 | 唐爱金】百克生物:疫情影响公司主营业绩,静候带状疱疹上量(20220320)

  【医药 | 唐爱金】万泰生物:业绩超预期,二价HPV疫苗产销两旺, IVD业务快速提升(20220320)

  【电新 | 张文臣】当升科技深度: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龙头行稳致远(20220320)

  核心推荐

  非银 | 韩振国

  中国平安:寿险转型成效尚待检验 高现金分红提振信心

  3月18日,中国平安披露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1804亿元(yoy-3.11%),净利润1218.02亿元(yoy-25.59%),归母营运利润1479.61亿元(yoy+6.10%),每股收益5.77元(yoy-28.80%),加权ROE为13%(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2021年中期已分配股息0.88元/股,拟派发末期股息1.50元(含税)/股,全年累计派发股息2.38元/股,同比增长8.2%。高现金分红和50-100亿股票回购计划(已回购39亿)有利于提振估值。1、寿险增速持续探底,银行和证券增长亮眼。

  2、“渠道+产品”双轮驱动,改革尚需耐心。

  1)代理人缩减至60万,人均首年保费增超22%。

  2)银保等渠道贡献有望提升。

  3)“保险+医疗健康”战略推动,初见成效。

  3、资产配置“双哑铃”结构,投资风险敞口可控。

  2021年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的投资收益率有所下降,净投资收益率4.6%,总投资收益率4.0%。主要原因是受到资本市场的波动,市场利率下行以及减值计提增加的综合因素影响。

  4、盈利预测与投资展望:寿险看长期经营,持续推动“4渠道+3产品”战略落地。

  1)公司平均保单年限为14.2年,长期来看,坚定推进“4渠道+3产品”的转型战略,改革成效尚需时间检验,但就我国寿险市场的广阔空间来看,寿险业务仍大有可为。

  2)2021年实行高额分红,每股派发现金股息2.38元,50-100亿的回购计划也已完成39亿,公司将视市场情况继续履行承诺,有利于提振估值。目前P/EV还不到1倍,处于低估区间,建议关注长期配置价值。

  3)公司一季度将按照偿二代二期新规编制报表,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可能从200%以上调整至100%以上,但仍达到监管要求的两倍。风险提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战略转型进展不达预期,银保合作效果欠佳、利率大幅波动等。

  非银 | 韩振国

  东方财富:21年净利润持续高增 基金代销平台优势强化

  东方财富净利润增速高达79%,符合市场预期。2021年年报披露,东方财富实现营业收入130.94亿元,同比增长58.94%;实现净利润85.53亿元,同比增长79%。受益于沪深两市成交活跃和财富管理高速发展,证券业务和基金产品代销等业务均快速增长。其中,公司证券业务实现收入76.87亿元,同比增长54.29%。具体来看,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51.76%,达到23.21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53.69亿元,同比增长55.62%。营业成本41.32亿元,同比增长309.47%,主要是由可转债利息费用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为42.72%,同比下降2.7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持续下降,运营效率提升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天天基金日活用户数增长30%,基金保有规模增速超蚂蚁基金。东方财富年报首次披露了天天基金的业绩,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0.81亿元,占总营收的38.80%;净利润2.82亿元。基金销售额为2.24万亿元,同比增加72.49%。全年基金业务的高增长得益于2021年全市场基金规模的快速扩张和财富管理的高速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天天基金代销基金共6881只,代销基金家数172家,是市场中代销基金数量最多、合作基金公司最多的机构。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2022年以来受股市行情影响,新发公募基金规模大幅下降,2月只发行了337.67亿份,远低于去年与平均发行份额29807亿份。截至3月18日,全市场基金总规模为22.27万亿份,比2021年末小幅增长1.64%,基金规模增速大幅下降。预计2022年东财基金销售收入增速会有所下降,但更多的研发投入和更多年轻高学历人员的加入能继续保障公司发挥核心优势,长期具备竞争力。不过证券、基金业务受市场波动,预计上半年业务增速将放缓,全年将有望保持增长。截止2月底,我国已开户投资者人数突破2亿人,截至3月18日,今年沪深两市成交金额达49.96万亿,同比增长2.38%。随着东方财富市占率不断提高,继续看好其未来的业务发展。东方财富PE为33.46倍,最新PB为9.14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基金代销业务增速不达预期,市场行情受冲击,市场交投活跃度下降。

  医药 | 唐爱金

  长春高新:生长激素集采靴子落地,产品线持续丰富

  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07.47亿元,同比增长25.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7亿元,同比增长23.3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42亿元,同比增长26.76%;经营净现金流33.31亿元,同比增长199.79%。点评:(1)金赛药业业绩高速增长,百克生物业绩受疫情影响不足预期。2021年金赛药业实现营业收入81.98亿元,同比增长41.27%,归母净利润36.84亿元,同比增长33.48%;受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推进影响,子公司百克生物业绩有所回落,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02亿元,同比下降16.60%,实现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下降41.77%;华康药业营业收入6.42亿元,同比增长10.12%,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2.38%,业绩总体保持稳定;高新地产实现营业收入6.63亿元,同比下降8.55%,实现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降37.23%。2022年3月10日,3月10日广东省联采结果公布,公司粉针集采中标,降价幅度较此前第六批国家药品集采胰岛素专项相对温和,水针价格体系未受影响,主要是因为产品竞争不充分医保费用占比较低,且以院外市场为主。我们认为随着公司长效水针占比增加,以及成人适应症扩增,生长激素有望保持稳定增长。(2)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0.25%,助加速丰富产品线。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年有大幅增长,全年研发支出10.9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0.25%。金赛药业聚焦生长发育,现有产品仍在研发扩增多个适应症,其中3项用于增加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的适应症,均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4项用于增加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的适应症,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金妥昔单抗注射液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8亿元、5.96亿元和7.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2%、24.58%和21.52%,2022-2024年EPS分别为11.82元、14.73元和17.89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2-24年PE估值分别为14.60、11.72和9.65倍,维持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风险提示:行业政策的风险;在研项目临床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医药 | 唐爱金

  百克生物:疫情影响公司主营业绩,静候带状疱疹上量

  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2.02亿元,同比下降16.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下降41.7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4亿元,同比下降41.87%;经营现金流1.40亿元,同比下降32.92%。(1)因新冠疫情干扰,以及新冠疫苗接种影响公司产品推广,致使公司主营产品销售受到较大影响。2021年疫情呈多点散发,新冠疫苗接种为各疫苗接种点的主要工作,水痘疫苗接种量略有下降。公司水痘疫苗2021年批签发958.7万人份,销售811.35万人份,营收10.20亿元,同比下降7.86%。水痘疫苗属于可通过空气传播的强传染性疾病,预计未来一年的销量不会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公司冻干鼻喷流感疫苗为国内独家,因其适用于3-17岁儿童,与国家推广接种新冠疫苗的3-17岁儿童人群以及接种时间高度重合,致使整体流感季的疫苗推广工作受到较大影响。2021年公司鼻喷流感疫苗批签发398.2万人份,销售60.35万人份,营收1.75亿元,同比下降47.52%。公司鼻喷流感疫苗为季节性生产、季节性销售的产品,产品有效期为10个月,对预计无法实现销售的鼻喷流感疫苗计提存货减值准备,2021年该项计提存货减值准备8639万元。(2)研发费用同比增68%,产品管线多层次,静待带状疱疹疫苗上市放量。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研发费用1.56亿,同比增加 67.90%。公司产品管线丰富,其中带状疱疹疫苗为国产首款,有望填补国内自主研发市场空白,目前在申报生产准备阶段;升级换代产品中,百白破疫苗(三组分)、液体制剂鼻喷流感疫苗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阶段;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已提交临床研究申请,预计2022年上半年申报临床。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1亿元、6.41亿元和8.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28%、42.07%和32.56%,2022-2024年EPS分别为1.09元、1.55元和2.06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4年PE估值分别为46.40、32.66和24.64倍,维持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风险提示:长期技术迭代风险;在研项目临床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医药 | 唐爱金

  万泰生物:业绩超预期,二价HPV疫苗产销两旺, IVD业务快速提升

  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57.5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4.25%;归母净利润为20.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8.59%。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9.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5.32%;经营净现金流16.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9.40%。

  (1)二价HPV疫苗产销两旺,营收增速达360.75%,成为业绩重点推动力。2021年公司的疫苗板块实现营收33.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0.75%。2021年公司二价HPV疫苗产能提升至3000万支/年,全年累计销售量1022.78万支。在当前国内HPV疫苗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公司二价HPV疫苗产销两旺。HPV疫苗接种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多个地区已开始启动9-14岁女生HPV疫苗免费或补贴接种项目,进一步提升HPV疫苗接种渗透率,促进公司二价HPV疫苗销售放量。

  (2)新冠疫情推动下,公司IVD业务实现高增长,营收增速达58.97%。公司IVD板块2021年实现营收23.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97%,由两方面贡献:一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境外检测需求大幅增加,助力公司新冠原料销售和境外检测试剂出口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二是国内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医院患者数量出现恢复性增长。

  (3)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7%,在研多款重磅产品值得关注。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6.82亿元,同比增长116.91%。公司多个在研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二价HPV疫苗通过了WHO预认证,有望走向国际市场;九价HPV疫苗III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传统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获得III期临床试验研究报告;新型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VZV-7D)正在开展IIb期临床试验;鼻喷新冠疫苗进入国际多中心的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并在顺利推进中。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36亿元、49.45亿元和58.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90%、39.85%和19.18%,2022-2024年EPS分别为5.82元、8.15元和9.71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4年PE估值分别为47.39、33.88、28.43倍,维持公司“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性风险。

  电新 | 张文臣

  当升科技深度: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龙头行稳致远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产业链全球共鸣。国内补贴持续弱化,消费崛起,欧盟碳排放趋严,美国补贴加码,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有望保持高增长。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与传统巨头激烈碰撞,加速行业发展与整合。我国锂电池产业链中优质公司立足国内,加速供应全球产业链。从动力电池类型来看,高镍三元与铁锂电池共振,新型电池有望提速。随着续航里程的增加,单车带电量保持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1600WGh左右,全球高镍正极材料的需求量预计超过160万吨。上游锂、镍、钴等资源均在正极材料中,因此正极材料成本在电池成本中占比最高。科研院所体系企业,重视研发投入。公司隶属国资委直属的矿冶科技集团公司,重视研发,2021Q3,研发投入2.25亿,行业领先。截止2020年底,公司累计申请专利309项,获得授权专利146项,均为公司自主研发。公司的产品涵盖了钴酸锂、三元材料等。公司凭借长期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与国内外知名动力电池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如SK、亿纬锂能、LG化学、三星、Murata等。产业链密切合作,产能持续释放。公司现有三大生产基地:江苏常州、江苏海门和河北燕郊。公司常州一期工程新产能建成后快速投产,以及常州二期工程后续即将建成并陆续投产,公司2022年的产能规模将在2021年基础上大幅增长。同时,公司加大海外市场的布局,拟加快海外基地的建设。根据公告统计,到2025年公司计划向华友钴业和中伟等合作伙伴采购前驱体超过50万吨,公司盈利爆发增长期。投资建议:当升科技作为国内优质正极材料企业,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领先优势明显,公司也在积极扩建产能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未来几年公司将保持高增长。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亿元、14.3亿元和18.8亿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降本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影响等。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