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并召开动员部署会,安排近期对各地和中央企业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情况开展专项核查。通知要求,要签足中长期合同,煤炭企业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数量应达到自有资源量的80%以上,发电供热企业年度用煤应实现中长期供需合同全覆盖。
日前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之前中央经济会议精神,强调能源革命要先立后破。在国内经济平稳增长的前提下,煤炭消费或仍将保持一定正增长。
一方面,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为主,中央经济会议指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但是目前新能源发展仍不稳定,短期内难以取代煤炭成为基础能源,煤炭的基础地位和资源优势依然明显。
另一方面,当前新能源在能源电力结构中占比超过10%,但尚未进入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期,反而新能源消纳需要传统能源的支持,比如依托火电机组调峰。因此,短期内煤炭基础地位变化有限,煤炭发展的优势依然存在。
另外,从价格端看,近期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全球化石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度上涨至近140美元,全球市场对于煤炭的替代需求大幅提升,催化海外煤价加速上涨。具体到国内,当前我国煤炭需求偏强,国内外煤价倒挂下抑制进口需求,国内煤价有望进一步上涨。
同时,日前国家发改委对港口动力煤(秦皇岛 5500 千卡含税)中长期交易价格给出 570-770 元/吨价格合理运行区间,与17-21年实施的长协价格500-570 元/吨相比,此前的上限变为现在的下限,煤炭价格中枢确定性上升。
此外,本次发改委要求煤企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数量应达到自有资源量的80%以上,煤炭长协目标价仍有上升空间,煤企长期高盈利可期。
落脚到A股市场,2022年煤炭行业企业高盈利预计可以持续,资源禀赋强势、业绩稳健的优质企业盈利中枢有望抬升。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兖矿能源、中国神华、平煤股份、陕西煤业等。
来源:发改委网、博览财经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页面所有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不构成对任何金融产品、服务的推介,请审慎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及投资目标等相匹配的产品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