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Saturday, July 5, 2025 星期六
  • 微信

8万份问卷,看看基民怎么理财,您是哪种?

来源 外汇天眼 01-13 07:35
8万份问卷,看看基民怎么理财,您是哪种?

  最近,中国基金业协会最近公布了在2021年完成一份报告《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这份报告调研了8万多人,从多个角度对投资进行画像,一起来看公募基金投资者都什么样的理财习惯呢?又有哪些跟您是比较相近的呢?

  公募基金发展20多年来,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认可,截至 2020 年底,全国公募基金场外和场内投资者保持整体上涨趋势,场外投资者总量 6.7亿,场内投资者总量2524.2 万,如果剔除尚不能开了基金账户的青少年,我国超过一半居民参与了公募基金投资。

  存款大搬家

  什么是比较有性价比的理财方式呢?我们看到2020年投资者继续进行存款大搬家,将银行存款和理财转换成公募基金的产品。这背后是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净值化后有波动;存款则是在长期利率走低的情况,难以抗通胀时,平衡风险和收益下的替代选择。当然这类稳健资产在搬家时,需要注意,先从较低风险的短债和纯债基金的投资开始。

  资料来源,《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 年度),因为一个可能有多种方式吧资金转移到公募基金投资,所有选择比例会超过100%

  另外一个流入占比较高的方式是新增的收入,工资通过基金投资理财,结合定投成为很多工薪族的省心之选。

  当然值得关注的是,炒股不如买基继续深入人心,有三成的客户从股市抽身加入基民大军。由于A股的逐步机构化,也带来了股票市场的严重的分化,中国经济政策的快速调整,带来的风格轮动,市场的波动性也保持较为高位,选择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将会成为大多数股民的理性选择。

  投资分散化

  分散投资成为大多数投资者的共识,持有5只及以上基金占比达到57.7%,虽然前几年布局如消费、医药等单个赛道的基金给很多投资者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但是去年大家也看到茅指数大跌、宁组合崛起的交替,所以保持合理适度的投资依然是一个好的选择。

  当然分散,并不意味着越多越好,像最近有个特别火的投资者买了1314只基金,光赎回就花费了几天,没有太多必要。其实之前小编给各位做过一次测算,基本上持有10只左右基金就差不多了。具体可见这篇文章《风格变得这么快,要配多少只基金才合适呢?》。

  资料来源,《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 年度)

  当然分散还是有一定的逻辑的,前年听到很多故事,经常有客户为了分散,分别买入了张坤、萧楠、王宗合、刘彦春、王园园等管理的产品,其实这是把不同的鸡蛋放到了同一个篮子里,并没有起到分散的左右。分散一般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一般包含不同类型的资产,比如股债;第二个层面一般分散到不同的风格行业;第三个层面最好分散到不同的基金公司。第三个方面方面各位投资者都表现还不错,分散到3家及以上的占比68.5%。

  资料来源,《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 年度)

  投资长期化

  与去年相比,投资者变得显然更有耐心,持有更长时间的投资者比例在缓慢上升,比如持有 5 年以上的投资者比例从去年的 7.7%上升至 9.6%。持有单只基金的时长不受性别因素影响,但受年龄影响较为明显。持有时长为 1 年以下者,年龄越小的投资者比例越高,持有时长为 1 年以上者,年龄越大的投资者比例越高。持有时长跟投资者收入、金融资产规模、投资经验、投资者年龄呈正相关。而过往经验来看,基金的持有时长跟正收益的概率和平均收益率也呈正相关的关系。这里老基民等有相对丰富经验的投资者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

  资料来源,《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 年度)

  坚持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成为大部分资者认可的投资方式。有七成投资者认为基金定投“可以分散投资风险、是一种省心省力的投资方式”。不过在对待基金定投的态度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模式,女性投资者比男性持更加肯定的态度,75.1%的女性肯定基金定投,而男性仅有 67.7%,男性普遍表现出更高的自信,但就实际情况来看过度自信在行为金融领域被认为投资失败的一种重要的行为。有的时候把钱交给老婆管也可能是一个更理性的选择。

  资料来源,《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 年度)

  认清风险承受能力

  从调查数据看,投资者整体能够承受的风险比较有限,近八成的投资者亏损超过30%就会产生焦虑,有四成投资者亏损超过10%就会焦虑。所以各位投资者在投资前一定要合理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的配置一定的固收类资产,跟权益型投资保持一定的均衡,控制住投资的风险。给大家一个经验数据做参考,一般来说,可以简单将固收类资产的最大回撤设置在2%,股票类资产设置在30%。通过控制两类资产的投资比例,调整投资组合的最大回撤的范围,以确保出现该回撤时,不过多的造成您的焦虑。比如说,希望最大回撤不要超过15%,那么权益资产比例就不要超过50%。

  资料来源,《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 年度)

  写在最后

  2022年开年以来,一部分前期高估的资产已经出现了近10%的回撤,如果一些投资者没有最好分散或者合理的配置时,可能要进入焦虑的状态。综合多重因素,多位基金经理认为A股市场并没有系统性风险,市场总是存在情绪因素,不过冬已过半,春天还会远吗?

  投资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有幸福感,所以在这里也建议各位投资者朋友,合理分配股债,风格保持均衡,比如去年成长风格表现比较好,今年价值风格表现比较稳健,可以均衡的配置些。也能更好的应对情绪因素带来的小量级的风格调整,降低焦虑感,拉长投资周期,在市场震荡中保持定投,将可能为您获取更好的收益体验。

  风险提示:本报告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报告的调研内容为后续整理,不保证整理内容与调研原文完全一致,另外基金经理观点可能发生变更,我们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列示的基金名称也仅做示例,非基金宣传推介,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基金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