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销售
蔡劭立
■ 香港岭南大学硕士|从事宏观策略研究四年|运用美林投资时钟和周期理论为各线条提供宏观趋势和品种间横向对比及策略支持
■ 从业资格号:F3063489 | 投资咨询从业号:Z0014617
▌数据及市场消息点评
1、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10.5万辆,同比下降7.9%,环比增长15.9%。2021年1-12月的零售累计达到2014.6万辆,同比增长4.4%,较1-11月增速下降1.7个百分点。新能源方面,1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7.5万辆,同比增长128.8%,环比增长25.4%,国内零售渗透率22.6%;1-12月新能源车零售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乘联会表示,2022年新能源补贴政策是巨大利好,原来预期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80万辆,目前应调整到550万辆以上,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5%左右。新能源汽车有望突破6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2%左右。
点评:各国长周期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是拉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回升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对铝、锌等有色板块带来需求端的利好。
▌数据预告
中国2021年12月通胀数据,美国2021年12月CPI。
▌市场观点
1月12日将迎来美国2021年12月CPI,FactSet调查的经济学家们预计,12月美国CPI将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7.1%,目前美联储超预期鹰派信号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担忧形成持久性的通胀,希望通过引导紧缩预期来实现控制通胀的目标。回顾上轮加息周期来看,在加息预期博弈阶段(首提加息-加息落地),加息预期走强伴随着美元指数走强、新兴市场股指、黄金、原油、CRB综指调整等表现(至少是月度级别的涨跌表现),美股震荡,美债利率并未出现明显上行趋势。在加息事实落地后,美债利率趋势上行,美元指数见顶回落,新兴市场股指、大宗商品企稳反弹,黄金并未明显调整。在通胀事实性回落以前,不排除紧缩预期进一步走强,甚至在1月议息会议上释放更强紧缩信号的可能,因此需要警惕短期调整风险。但长期来看,一方面是高基数将驱动通胀见顶回落,另一方面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正在受疫情影响,因此我们预计年内实际加息次数将不及目前市场所定价的三次之多。
国内“需求底”的曙光初现。继11月信贷数据企稳后,最新的12月全国地产拿地仅同比下滑16%左右,较之前的同比腰斩数据明显改善,国内“需求底”初见曙光。我们预计,今年一季度地产建设周期将逐步企稳改善,考虑到基建前置发力(1-3月每月新增投放约5000亿,而去年1-3月专项债几无投放),以及一季度货币、财政双宽格局,我们认为,内需型工业品(黑色建材、传统有色铝、化工、煤炭)不宜过度追空,可择机逢低做多。
总的来讲,当下货币边际转松的背景下,对国内股指相对友善,我们继续看好今年一季度的国内股指行情;国内经济预期的改善,特别是地产和基建的企稳回升,有利于与其相关性较高的内需型工业品;外需型工业品尚未明朗,一方面面临境外疫情带来的需求冲击风险,另一方面欧洲天然气供需缺口仍存,电价短期仍较为依赖天然气供应,减产带来的支撑仍存。
免责声明:本文的信息由华泰期货整理分析,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文中的信息分析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投资的建议,投资者因文中意见所做的判断,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损失自行承担。期货期权交易有风险,投资者申请开立期货账户须满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具备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