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账号为迈科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官方运营。以日常信息发送、客户互动服务为主要服务。
贵金属
1、近期海外主要交易美联储紧缩预期。上周以来美联储紧缩预期再度升温,市场预期甚至将加息时间提前至3月份。美债收益率上行,美股承压回落,贵金属价格短线再度承压。
2、2022年美联储结束缩债、逐步加息甚至缩表的趋势不会改变。但具体节奏会发生变化,即美联储结束缩债后加息、缩表的时间点并不确定。所以贵金属价格整体承压,但随着紧缩节奏发生变化,会产生阶段性反弹过程。
3、近期欧美通胀仍然维持在高位。如果美联储加快紧缩是为了抑制通胀,那么确实有加快紧缩的动力。但我们仍然认为3月份是否加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如果预期证实,则对资产价格继续承压,如果证伪,则贵金属价格有望迎来阶段性反弹。美联储下次议息会议要等到1月24日。在此之前,市场情绪维持谨慎。
4、结论及策略建议:总体而言,短线受到紧缩预期影响,金银价格仍然整体承压。但短线美联储紧缩预期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关注后期进展。操作上,偏空思路,沪金短线上方压力371.5和373.5,沪银上方压力4700和4850。向上突破第一压力位减仓,向上突破第二压力位离场。
有色金属
【铜】
1、宏观:美就业持续恢复,劳动力紧张,薪资增长,中国12月官方及财新PMI连续两月回升,证实影响生产的临时性因素结束后生产活动持续恢复,加上降息降准兑现,对今年稳增长预期保持信心,海内外中期乐观情绪得到加强。联储加息预期提前,3月开始加息的预期为90%,金融市场短线需要消化超预期的压力,另外疫情扩散严重国内外服务业都冲到新的冲击,中期乐观基调下短期金融市场略有调整压力。
2、现货:LME重新降库存,国内在新年后消费略有回升加上进口减少导致重新降库,升水大涨到200元以上。年末库存较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减少40万吨,继续创新低,价格支撑非常强。估计1、2月进口到货仍低,淡季累库相当有限,消费端临近春节下游提前放假消费正常转弱,导致短线缺乏向上推动力。淡季低库存高升水,价格回调非常有限,保持多头思路。
3、总结和策略建议:68000数次验证现货强支撑,春节前整体震荡偏强,略有回调继续买入,节后易涨难跌。本周价格波动区间70500-69000。
【铝】
1、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逐步控制能源消费,电力紧张将缓解,可再生能源消费的豁免将极大地有利于云南、四川和青海省的水电冶炼能力。根据政策的调整,我们的最新预期是2022年产能受限或仍成常态,但规模低于2021年。利空。
2、CRU的统计38%欧洲总产能已宣布不同程度的减产。自10月以来的年总减产产量为55.5万吨,占欧洲总产量13%,电价继续上行之下还有39.5万吨年产能面临缩减。如果能源危机在春季得到缓解,炼厂在高价刺激下也将快速复产,实际欧洲减产损失约为15.5万吨,实际损失量并不大。但本轮能源危机卷土重来提醒我们欧洲电解铝产量尽管占比不高,但是由于电价上行导致的减产面持续扩大超过预期,对市场情绪的影响逐步加深,供应扰动的敏感性很强,可反复炒作,利多。
3、年前国内消费复苏,淡季不淡,海外消费维持强韧。已完税鹿特丹的溢价大幅抬升至440 美元/吨,创2015年2月以来的7年新高,对美国中西部地区也有所影响。年后地产和汽车自低谷回升好转对消费有支撑。利多。
4、氧化铝、电力价格近期持稳,但辅料上周内继续下调,拖累电解铝成本有所下探,完成成本约为17262元/吨。我们预计短期内成本虽然有下行可能,但程度已经明显收窄,中长期仍面临抬升风险,限制铝价回调幅度,利多。
5、1月10日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继续下降2.4万吨至75.2吨,机构调研的原因是到货减少。由于库存低位,结合往年春节累库时间来看,2022年1-2月累库的时间和幅度可能大不及往年同期水平。消费的复苏较为确定,因此2022年2月中下旬开始行业可能会以较低的库存进入传统的消费旺季。显性库存处于低位有利于明年1-2季度价格的回升。上海地区铝锭升水上行至40-80元/吨,反应在库存低位、进口不畅,以及消费回升因素之下,货源持续偏紧,市场看涨情绪和成交积极。利多。
6、LME铝上周增减少2.23万吨至91.68万吨,注销仓单大举增加15.1万吨低至38万吨,可用库存进一步减少,不支持价格大幅回调,利多。
7、总结和策略建议:国内库存低位,货源偏紧,铝锭现货交投积极淡季不淡,铝棒消费季节性转弱但后期有改善预期。海外需求强韧,炒作减产,库存强势去化,基本面支撑下铝价偏强震荡运行,策略上建议逢低持多为主,为节后价格上行做准备。但需密切观察国内复产对价格的影响,若复产节奏加快,可能面临供需两旺,矛盾弱化,对价格有下行压力。本周20900-22000元/吨。
黑色金属
【钢材】
1、供给:上周样本内钢材总产量927.86万吨(+23.67),其中螺纹产量280.53万吨(+11.41),热卷305.82万吨(+8.97),整体如期呈现回升态势,预计本周维持增势但幅度较前期开始收窄,后续节后面临冬奥限产整体复产的速度偏慢,新增供应压力不明显。
2、需求:五大钢材表需908.52万吨(+3.68)螺纹表需270.9万吨(+3.17)同比-14.39%,热卷表需307.12万吨(+1.43)同比-4.23%;整体表需维持一定韧性,后续建材维持季节性下滑概率仍大。地产端,销售端整体企稳房企资金情况有所回暖,但土地市场依然冷清远期需求并不乐观,春节前后预计下游有一定补库需求释放,中游贸易商整体冬储积极性不高预计后续基差收敛至低位后将带来期现正套资金的入场。
3、库存:五材库存1315.08万吨(+19.39),其中螺纹530.56万吨(+4.56),热卷299.9万吨(+5.07),库存整体进入季节性累库期后续将持续,但供应整体恢复较慢情况下预计后续库存持续处于偏低水平。从供需两端情况看整体有一定支撑略偏强。
4、估值:螺纹热卷基差皆250历史同期中性水平,淡季仍有一定收敛空间预计春节前收敛至100以内;螺纹利润580元/吨,热卷575元/吨,目前原料端焦炭有小幅提价空间预计后续仍有小幅收缩但力度有限,复产预期下利润中枢预计暂维持高位,压缩的动力需要等待等待冬奥后的明显复产。
5、结论及策略建议:低产量低库存下有一定支撑,节前震荡,短线操作为主05螺纹参考4300-4650。套利头寸,做空钢材利润短期或有反复,长期维持逢高做空;卷螺差0-50可入场做多,并关注冬奥期间北方限产情况。
【铁矿】
1、供给:上期海外澳巴发运量2555.2万吨(+39.5)年末发运整体回升,国内26港到港量2413.3万吨(+407.7)增量明显;年初海外发运进入季节性淡季,预计呈现回落,到港压力维持至本月中旬后压力逐步减弱。
2、需求:铁水产量208.52(+5.51)环比回升较为明显,港口疏港317.65万吨(+23.59),过去一周冬储补库随着铁水回升出现大幅放量,钢厂补库的高峰期可能在上周已经出现,从季节性上看预计本周港口成交峰值出现后进入回落状态;钢厂厂内库存11060.99万吨(+79.28)维持补库,但可用天数维持一个月左右相对充裕,后续进一步补库的空间相对有限,预计前期补库逻辑交易进入尾声。
3、库存:港口库存升至15605.1万吨(-20.55),粗粉库存11854.54万吨(+71.89),港口库存在高疏港下维持短期平衡,后续关注疏港中枢回落情况预计再度进入小幅累库趋势。
4、结论及策略建议:补库逻辑进入尾声,盘面承压高位震荡,区间操作为主主力参考650-726。套利头寸,05-09正套持有或滚动操作。
【焦炭】
1、准一价:日钢采购价3110元提涨两轮,贸易价2980元,折仓单价3232元。
2、供应:焦企利润因提涨至203元/吨(+145)。部分城市重污染红色预警,焦钢企业多有限产,产量恢复慢于钢厂。现产量升至52.7万吨(+1.2),预期继续走强。
3、需求:钢厂能耗双控,粗钢压减平控,新一年下游钢厂产量恢复迅速至208.52万吨(+5.51),需求好转,本周预计产量恢复将放缓。
4、库存:钢厂库存天数偏高,多按需补库,各环节少量累库,总库存979.68万吨(+5.54)。
5、结论及策略建议:国内下游需求走强,整体冬储补库力度一般,但实际需求较前大有改观,预计年前偏强保持。盘面震荡偏多,现货预期提涨3轮。周参考区间2990-3230。
【焦煤】
1、主焦煤报价:蒙5#焦煤:2265元/吨,澳主焦煤:2450元/吨。
2、供应:临近冬奥会安全检查严格,开工率有所下降,原煤产量下降至550-590万吨。蒙古通关车辆受疫情影响将至100车左右。澳煤存港煤继续通关。俄、美、加三国进口增量较好,对进口端缺口有所补充。
3、需求及库存:下游焦企产量小幅回升,临近过年,补库需求即将结束,整体看供需相对宽松,库存上也有累库。总库存2895.04万吨(+76.5)
4、结论及策略建议:供需结构较好相对已有宽松,近期受动力煤供应影响现货小幅反弹,下游产量预计继续小幅上升,震荡偏多。周参考区间2150-2400。
【动力煤】
1、Q5500报价:鄂尔多斯坑口价660元,秦皇岛港市场价870元。煤炭协会对于长协价基准改动为700元,550-850上下浮动。受印尼禁止出口刺激,港口价格小幅回升。
2、供应:全国煤炭日产量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处于历史高位。近期受疫情、下游需求减弱等多因素影响,大秦线方面运力连续走低。
3、需求:限电政策及长协保供持续跟进,电力日耗处于旺季,但环渤海港口船舶数继续走弱,但近期因下游库存量及库存天数持续高位,且多数电厂长协煤比例较大,市场上煤炭消费较弱,采购需求较差,消费不及往年旺季水平。
4、库存:下游电厂库存较好,1月初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7099万吨,较9月底增加4117万吨,可耗天数达到23天。环渤海三港库存降至2060万吨左右,依然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
5、结论及策略建议:核增产能有效释放,电厂及港口库存结构较好,长协签订率高,采购需求较往年有所下降,整体供需相对稳中平衡,近期受印尼方面影响现货小幅反弹,但影响较为有限。05合约宽幅震荡为主。周参考区间660-725。
农产品类
【油脂类】
1、国际方面,双天气市令外盘油脂强势上涨,元旦后巴西南部干旱发酵,市场陆续调低巴西21/22年大豆产量预估,美豆突破1400美分;马来也再度遭遇洪涝天气,棕榈油产量或受损,再度放缓市场对马棕产量恢复取得进展的预期,近期马棕或将延续高位震荡格局,关注下周MPOB最新报告。
2、国内方面,国内现货端需求偏弱,成交量清淡。现货基差回调后企稳,虽旺季不旺,但供应量偏紧,短期基差有所支撑。大豆到港和开机率不及预期,压榨量或下滑,国内豆油供需整体维持偏紧平衡。国内棕油基本面供需两弱,05合约面临压力。受四川省内菜油抛储影响,国内菜油价格下滑,但基于未来的缺货预期,整体偏震荡走势。
3、结论及操作建议:天气市令外盘油脂强势反弹,但影响有限,炒作结束后外盘继续上涨存在压力;近期内盘油脂跟随外盘走势,国内驱动有限,中期仍看潜在压力,关注未来的结构性下跌机会。豆油05短线震荡偏强、逢低买入为主,9000-9250;棕榈05震荡偏强,短线关注8500附近支撑;菜油05维持调整走势,可逢高沽空。
软商品类
【白糖】
1、近期印度和泰国生产高峰到来,北半球新作供应增加,令国际糖价承压。近两周巴西发运冷清,表明消费并不旺盛。季节性产业特征明显。CFTC净多数据下降,表明糖价还没有明显止跌。
2、截至12月底,中国累计销糖率46.2%,同比提高4.58%。12月单月销糖118.85万吨,同比增加15.18万吨。月度累计工业库存149.86万吨,同比减少56.46万吨。
3、尽管新糖加工对糖价存在压力,但是本榨季国内产量并不乐观,产量有可能会低于1000万吨。
4、近期糖内外价差缩窄,远期合约进口利润开始出现。
5、结论及操作建议:从年度糖价逻辑来看,ICE原糖价格的下方空间并不大,17-18美分区间将成为波段性低点区域。全国食糖12月单月销量增加,产量与库存“双降”,这组数据意味着产业逻辑利空程度有限。现阶段压力来自于国际糖价的共振。这个时间节点,尽管没有看到糖价明显止跌,但也不可过分看空,等待中长线的做多进场机会。操作上,技术上来看,5673一线二次测试支撑有效性,确认有效则轻仓试多。
【棉纺织】
1、在中间及下游企业普遍预期悲观的氛围下,郑棉05合约价格再度回到21000一线,给市场参与者带来了很多困惑。下游这么不好为什么还在涨?!能看到的是贸易商销售清淡,下游订单由于国内成本高企导致外流,资金紧张,利润受挤压,化纤替代性增强等利空显而易见。但是下游的利空为何不向上游传导?!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做如下分析:首先,市场目光盯住国储,认为储备棉可调节空间降低,并且存在轮入需求,无论货源是国内还是国际,要么是减轻国内供应压力,要么是带动国际棉价上涨。其次,美国限制新疆产品,包括新疆加工产品,从消费端来看是利空。为了满足要求,进口棉的需求将会增加,支撑国际棉价,并形成进口成本抬高的预期。最后由于中国棉价高企,因此订单外流至东南亚,因此东南亚的消费会弥补中国市场的下滑,对于国际市场而言,消费完成空间转移而已。总结来看,供应端的支撑非常明显,并且还有利好的隐性逻辑伺机而动。产业逻辑价格逻辑如此,但确实是国内的产业链将面临重大的考验,政策的引领方向也需要我们密切关注。
2、结论及操作建议:ICE美棉期价运行至前高附近,酝酿突破,郑棉跟随但碍于国内基本面压力相对较弱。21260一旦突破,将跟随外盘展开上涨行情,则参与突破行情。
能化类
【原油】
1、供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原油需求持续攀升,利比亚局部减产和哈萨克斯坦动荡引发的供应担忧使上周油价较为坚挺,目前原油价格已基本修复因奥米克戎广泛传播造成的再衰退担忧,后续继续关注原油供应端变化与疫情反复情况。
2、宏观环境:美联储议息会议出现了可能加息提前的表述,目前就业数据与供应链改善情况仍被首要考虑,即讨论基础没有切换,市场将继续消化偏鹰表述,原油市场或有短期震动。
【沥青】
1、供给:国内炼厂装置开工率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短期供给有小幅增加。
2、需求:(1)终端需求持续减弱,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季节性需求基本结束,南方地区需求相对稳定。(2)贸易商冬储积极性有提高,部分炼厂少量释放合同,整体冬储需求还没有释放。
3、库存:全国厂库环比上升7.3%,社会库存环比微升0.7%,山东、东北、华北地区厂库小幅积累,若冬储需求仍不释放,北方地区累库可能会持续。
4、结论及策略建议:受原油上涨带动,上周沥青期货价格表现强势,供需方面虽存在明年基建刺激向好预期,但当下实质冬储需求暂未释放,当前沥青价格还以成本驱动为主。考虑原油当前位置阻力较大,沥青存在遇阻回落可能。操作上,压力区间短空为主,BU2206合约参考3400-3490,观察区间3200-3275支撑情况。
【燃料油】
1、供给:原油进口配额下发,进口量下降。
2、需求:(1)航运指数互有涨跌,船燃需求仍受压制。(2)东北亚地区(日韩)的冬季需求(低硫油)继续走强。
3、库存:新加坡地区燃料油库存环比回升7.6%,处于季节性合理库存水平,不影响当前驱动逻辑。
4、结论及策略建议:全球供需面存在一定支撑,国内来看,供需面没有显著改变,当前燃料油定价仍为成本端原油价格驱动,燃油市场短期情绪受原油价格预期影响为主,操作上,压力区间短空为主,区间参考FU2205合约2960-2980、LU2204合约3800-3840;观察FU2790-2835、LU3590-3645支撑情况。
【聚烯烃】
1、上游产品:上周上游产品价格走势有所分化。布伦特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到周五收盘81.93美元,周线收阳线。EIA原油库存环比下降0.51,同比下降13.93%。动力煤本周维持震荡。原油价格近期持续拉涨,对聚烯烃品种形成成本上的支撑。
2、供应:上周国内PE产量为50.24万吨,较前一周增加0.9%。其中LLDPE当周产量为25.08万吨,较前一周增加4.28%。国内PP总产量为57.37万吨,较前一周增加1.14%,综合开工率为86.42%,较前一周下降0.66%。综合来看,上周聚烯烃国内产量增加,供应上升。
3、工厂利润:上周油制线性利润为1288元/吨,较前一周持平,煤制线性利润为703元/吨,较前一周增加244元/吨,环比增加53%。煤制PP利润为-476元/吨,较前一周增加307元/吨,油制PP利润为-132元/吨,较前一周减少114元/吨。外采甲醇制PP利润-63元/吨,较上周增加47元/吨。利润情况分化,油制煤制线性利润均上升,油制PP利润下降,煤制PP利润上升。
4、库存方面:上周PP上游企业总库存上升1.16%,样本贸易商库存下降7.68%,港口库存下降0.2万吨。上周两油PE库存上涨13.34%,煤制PE企业库存环比上涨23.51%,油煤总库存上涨15.78%,贸易商库存上涨4.92%。综合来看,聚烯烃库存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5、下游需求:PP下游行业综合开工率较上周上升0.12%,其中塑编、注塑,PP无纺布较前一周持平,BOPP较前一周上升,PP管材,胶带母卷,CPP开工率均较前一周下降。PE下游综合开工率上升0.3%,其中农膜、管材、中空、注塑均下降,包装膜开工率上升。
6、结论及策略建议:上周聚烯烃品种价格走强。原料端来看,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给聚烯烃品种的成本带来支撑,提高了品种估值水平。受价格提振影响,开工率上升,国内供应量增加。价格提振给不同工艺厂家带来的影响不太相同。相对来看油制工艺利润上升幅度较小,煤制工艺利润上升幅度较大,PE利润上升幅度较大,PP利润上升幅度较小,这体现出短期内PE相对PP较强的特征。库存来看,PP和PE生产企业库存均上升,但贸易商环节来看,PE累库,PP去库。下游需求看,PP和PE下游开工综合比例均上升,其中PE下游开工提高的的分支是包装膜,PP下游开工率提高的是BOPP,显示近期的需求主要还是在包装膜,其他需求均有一定程度萎缩。估值提高后,聚烯烃品种价格随之上涨,工厂利润改善,供应随之增加,在需求处于相对平稳有所收缩的情况下,销售和提货因价格上涨受到打压,从而使得厂家累库现象明显。细分来看,上周PE因为价格上涨更明显而中游累库,PP价格上涨幅度相对小,去库程度较明显。本周预期PP走势更强,前低附近可做多PL价差。单边来看,前期已经有一定程度涨幅,短期不宜追高,PP8400,PE8800附近可以试空。
本报告仅作参考之用。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都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报告是针对商业客户和职业投资者准备的,所以不得转给其它人员。尽管我们相信报告中资料和资料的来源是可靠的,但我们不保证它们绝对正确。我们也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
© 2022年 迈科期货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