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方面,新毒株Omicron继续蔓延,已触及超过8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平均新增确诊人数较上上周小幅上升。疫情外,美国PPI涨幅超预期,11月PPI同比增长9.6%,创2010年有记录以来最大增幅。美联储宣布加速缩减购债步伐,每月缩减额度由此前的150亿美元提升至300亿美元,有望在明年年初完成缩债计划。此外美联储预计在2022年加息3次。从而美股下跌,美元指数走强。中国方面,11月GDP同比实际增长3.8%,高于10月0.3个百分点。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限额1.46万亿元。资本市场方面,全球股市上周下行,发达市场表现优于新兴市场,美股跌幅较大。土耳其股市大跌,单日触发两次熔断。港股上周大跌,医疗保健行业跌幅最大。南向资金持续大幅涌入港股,上周成交净买入174.91亿港元。A股指数表现和成交量在上周都小幅下行。
全球疫情方面,新毒株Omicron继续蔓延,迄今为止已超过85个国家及地区发现了这一变异毒株。全球日均新增确诊人数较上上周小幅爬升。美国至少39个州已发现Omicron感染病例,可能在未来几周内成为主导毒株。疫情外,美国PPI涨幅超预期。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11月PPI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9.6%,创2010年开始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增幅。核心PPI同比上涨6.9%,也是有记录以来最大涨幅。继上上周再创新高的11月CPI数据,PPI数据进一步提示了美国通胀正维持在高位。另一方面,美国12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下滑至57.8,创2020年12月份以来新低,预期值58.5,前值58.3。政策方面,美联储在上周召开的12月议息会议中,决定将缩减购债的步伐加快一倍,即每月对美国国债和MBS的购买规模减少300亿美元,此前为150亿美元。按此计划,美联储的缩减购债计划将在明年年初结束。美联储预计在2022年加息三次,以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我们的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的本次调整鹰鸽参半,鹰的一面体现在加速缩减资产购买、给出更激进的加息点阵图、抛弃通胀暂时论;鸽的一面则表现在没有任何超预期的政策行动,在预期引导中进一步切割Tapering与加息,且强调了相机抉择的未来立场。美国资本市场反应偏负面,在美联储议息会议后连续两天下行。美元指数走强,上周收于96.68。长端利率方面,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上周下行7个基点。
中国方面,11月GDP同比实际增长3.8%,高于10月0.3个百分点,但仍处于疫情后较低水平;比2019年同期增长11.1%,两年平均增长5.4%,较10月提高0.2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仅增长3.1%,放缓0.7个百分点。1-11月累计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8%,其中11月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1.2%,降幅较10月扩大11.1个百分点。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限额1.46万亿元。明年专项债资金重点用于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等九大方向。长端利率方面,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和上上周基本企稳。
全球股市在上周下跌,MSCI全球下跌1.56%。发达市场的表现依然优于新兴市场,MSCI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分别下跌1.53%和1.81%。美股在美联储宣布加速缩减购债后连续下跌,上周整体下行1.96%。欧股跌幅相对小,泛欧斯托克600下跌0.35%。土耳其降息引发连锁反应,货币里拉大幅贬值,股市暴跌,在一日内触发两次熔断。不过土耳其经济体量小,对全球资本市场影响不大。行业方面,发达市场下跌较为显著的是能源、非日常消费品和信息科技,医疗保健相对表现最佳,小幅上涨。新兴市场公用事业上涨,房地产、医疗保健和非日常消费大幅下跌。大宗商品价格回落,CRB商品价格指数下行0.34%。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继续上涨,上行1.56%。
港股在上周大幅下跌,恒生指数和恒生综指上周分别下跌了3.35%和3.72%,恒生内地指数下跌了4.18%。大型股跌幅较中小型股更大。行业方面,医疗保健行业跌幅最大,其次是非日常消费、信息科技及房地产。公用事业上涨。成交量方面和上上周企稳,恒生指数日均成交额较上上周下跌0.1%至1,356亿。南向资金继续大幅涌入,上周成交净买入金额达到174.91亿港元,更高于上上周的144亿港元。
A股上周小幅下行。上证综指、深证指数及万得全A指数分别下跌0.93%,1.61%和1.02%。创业板下跌0.94%。行业方面,公用事业和能源上涨,日常消费、非日常消费及医疗保健行业下跌。成交量小幅下行,上证综指及万得全A的成交额较上上周的日均分别下跌6.1%和2.1%。
吴恺奕, 先生
吴恺奕先生是研究部金融行业分析师。加入前,吴先生曾在普华永道从事基金审计工作以及在平安证券从事基金研究工作。吴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生物学学士学位。
本文件所载意见纯粹是分析员对有关国家及相关经济情况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