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向我抱怨,“你老说基金好,为啥我买基金就没赚钱”?
今天咱们就来捋一捋这个事。
买基金没赚钱的主要原因
盲目追热点
今年买基金没赚到钱的最主要原因,可能当属“盲目追热点”:
比如年初的时候消费板块火爆,某“酱香型科技公司”股价一路上冲过2600元 ,总市值突破3万亿。这个时候买入消费风格为主的基金,持有到现在,可能确实没赚钱。为什么?虽然公司是好公司,虽然消费升级是大趋势,虽然业绩也在稳健增长,但买的时候估值太高,一旦市场情绪发生变化,估值快速收缩的幅度很可能大于盈利增长,这样很难赚钱。
再比如,在今年7月底左右杀进新能源,或者在9月中买入顺周期,都是一样的道理。在一片火热的时候冲进去,虽然短期可能赚一些钱,一旦回调则内心开始纠结,是斩仓止损呢还是等等呢。从心理学上讲,人在遇到不利情况的时候、倾向于不动,于是“等等党”占据上风,“长期投资”本没有错,但如果和“高位介入”组合在一起,那可能就难受了。
和上边讲的一点相类似,盲目追热点的同时往往伴随着重仓介入,“老夫就是一把梭”不在少数。
也有的朋友会说,我拿了很多基金啊,我是投资组合啊。那这时候需要穿透基金去看了,看基金经理是不是风格类似,比如都喜欢投消费,都偏爱“核心资产”,如果是这样,在市场风格和基金经理擅长不一致的时候,可能也难有好收益。
而行情经常是结构化的,市场风格往往呈割裂状,某个板块起来可能会延续比较久,重仓押注一旦错了往往会难受很久。
择时错误,踏空
接着上一点,有朋友可能会讲,“押错了,我走不就行了么”。
笔者曾多次强调过,精准择时是非常难的,基金80%的收益,来自20%的时间。
而且,从心理学讲,离场后再入场的时候往往开始会小心翼翼,有盈利了再逐渐加码对吧,等到重仓的时候可能又是一轮高点了。
择时错了就很容易踏空,踏空比套牢还难受。
---查尔斯·艾里斯《投资艺术》
基金经理确实不行
小编把这条放在最后,倒不是说基金经理水平不重要,而是前边几点出现的频率更高。
持有的主动管理类基金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之一,可以考虑卖出:
1、基金公司股东更迭,内部管理混乱,基金经理很难专注于投资,该公司多位历史上业绩还不错的基金经理表现不佳;
2、基金经理调整,“新人”和“老人”风格差异较大,或者说“新人”的水平明显不如“老人”;
3、持有某基金一段时间,发现基金经理的水平确实不太行,严重跑输对标指数、或者对标风格指数,比如消费风格的基金长期跑输消费指数。
4、基金经理的风格来回飘移,持仓个股和之前路演讲述的投资方向严重不吻合,且业绩较差。比如介绍说是长期投资,结果是做短线波段,还经常做错;说是投成长,结果高位追涨顺周期,市场一波回调,就损失惨重。
养基四招
提出问题,也要解决问题。在市场割裂可能是常态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呢?小编给出四个“小绝招”,供您参考。
不同行业做组合
首先,就是不同行业、不同风格的基金做组合。每个行业背后的驱动因素不一样,比如对消费来说居民生活水平向好、消费升级是大趋势;对医药,老龄化是大趋势,政策鼓励医药研发创新是明确的,一些不受集采影响的子行业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对科技,“华为事件”之后,整个国家从上到下对科技创新,自主可控,高端制造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资本市场助力科技创新”,只要能突破“卡脖子”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要钱给钱;对强周期,有“双碳”约束下供给受限的利好,有龙头的海外拓张,等等。
将不同行业做组合+长期投资,本质是获取这些行业背后的长期增长,同时通过组合去对冲但行业的波动。
选择风格均衡、适应市场能力强的“健将”
做组合,可能对一些小白投资者来说太复杂了。这第二招就是选择风格比较均衡的,或者是适应市场能力比较强的,历史上多年业绩总体居前的一些“健将”。
拿体育比赛项目来说,有跑步、调高、射箭等等,很难说有人能在所有的项目上都占优。但如果让运动员参加比如10个项目,成绩平均下来,肯定有靠前的,这排在前边的运动员,很可能有个共性,就是“体力好”。
选基金也是类似,选择“持仓比较均衡,长期是靠选股能力强跑赢市场”的基金经理。
“新老”搭配
第三招就是新老搭配,有些“老司机”今年表现不佳,或与今年市场整体小盘股表现好,高增长高估值的公司表现好有关,老手们往往比较保守,特别是在经历了去杠杆、新冠等几轮危机之后,对于小盘、高估值天然会有些警惕,这都正常。
在投资上,可以选择一些“新锐”与之组合。具体选择哪些呢?比如最近就有擅长“专精特新”和冷门小盘的万家束金伟,擅长在左侧介入、选中“大王股”的海富通范庭芳,有新兴赛道专家之称的中信建投周紫光,还有特别擅长硬核科技、对多个先进制造子行业有深入研究的长盛孟棋,都值得您参考。
长期投资
怎么做好基金投资?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要长期投,这是信仰,不能动摇。当然这个适合选择好基金+分散投资在一起的,不可分割。
最后,祝您投基顺利!在市场整体上涨的时候赚更多!在市场分化的时候,持仓中的基金总有能匹配上当时风格、且超额显著!
风险提示:本报告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报告的调研内容为后续整理,不保证整理内容与调研原文完全一致,另外基金经理观点可能发生变更,我们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列示的基金名称也仅做示例,非基金宣传推介,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基金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