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17日),美元指数盘中短线拉升,一度突破96.20关口,创近16个月以来新高。受此影响,主要非美货币全线下挫,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民币汇率却在区间6.38至6.40内表现出超强的韧性。面对此种情况,业界认为,对外贸易增加及美元存款规模变大是支撑人民币走出独立行情的主因,并预计后市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总体稳健。
经济数据超预期致美元强势
据周三(11月1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美国整体零售购买量增长了1.7%,远远高于前值0.7%,刷新今年3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去除汽车销售的影响后,10月份销销售也增长了1.7%。 另外,此前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同样远超市场预计,并创下近30年以来最大升幅。
由上述数据可知,美国消费需求十分强劲,物价涨势迅猛,这加剧了投资者对美联储可能提前加息的揣测,并对美元走强提供了有力支撑。摩根史丹经济学家 MattWeller表示,由于美国通胀已经高企且仍在攀升,加之零售销售数据又远超预期,使得美联储加息压力剧增,以至于美元的强势程度令市场颇感意外。这种情况将推动其他非美货币持续下滑。
然而,美元指数接连创下新高的同时,人民币却对美元走势置之不理,依然在稳定在6.4附近。根据一项统计报告显示,在过去10个交易日内,美元指数累计涨幅已突破2%,同时人民币汇价在区间6.38~6.40内窄幅波动,整体上仍保持稳定。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认为,美元兑人民币与美元指数脱钩后,美元指数的波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已日渐减小。与此同时,人民币则逐步朝着升值方向稳步推进,与其他非美货币相比,人民币表现较为强势。更多外汇消息,请关注下载外汇天眼APP,全球交易商监管查询APP。
后市人民币汇率或仍将持稳
随着美联储加息压力与日俱增,在市场的推波助澜下,美元指数也在节节攀升。与之对应的是,人民币汇价升值已超过5.88%。面对此种情况,业界认为,在对外贸易增加及美元存款规模变大的支撑下,后市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总体稳健。
汇丰银行宏观经济学家Andrea Bevis表示,支撑人民币汇价稳定的因素是中国的出口。截止11月,中国出口顺差已超5100亿美元,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韧性十足的供应链支撑了中国的出口,进而给人民币升值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德意志商业银行外汇策略分析师Giorgio Caputo撰文称,中国出口增速超预期及出口商结汇意愿增强成为人民币汇价升值的主要推手。在中美关系缓和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增长,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较强韧性。
综上所述,虽然经济数据超预期致美元异常强势,但在外贸易增加及美元存款规模变大的支撑下,人民币逐步朝着升值方向稳步推进。在中美关系缓和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增长,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较强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