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内创新产品又添新军。11月15日,国泰基金、华泰柏瑞、景顺长城、南方基金、招商基金等5家基金公司旗下增强型ETF正式获批,它们即将分别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
这类创新产品相比被动ETF以及普通增强指数基金有哪些不同,小编帮你分析解读。
什么是增强型ETF
据悉,获批的5只增强型ETF产品分别为:国泰沪深300增强策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华泰柏瑞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景顺长城中证500增强策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南方中证500增强策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招商沪深300增强策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大家第一个疑问是,什么是指数增强ETF?
公开信息显示,“指数增强ETF”是指在力求对指数进行有效跟踪的基础上,通过数量化的方法进行积极的指数组合管理与风险控制,力争实现超越目标指数的投资收益,使用股票实物或基金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申购赎回,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基金。
通俗地讲,增强型ETF属于主动管理ETF的一种,它相比普通ETF会有一定的跟踪误差,同时也力争获取超越指数的收益,而相比场外指数增强基金,它同时又具备ETF的交易便利性。
增强型基金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结合被动基金和主动基金的特色,追求市场超额收益。该产品大部分收益来自复制指数的收益部分,小部分超额收益主要来自阿尔法收益。
大家还看到,首批5只增强型ETF分别以沪深300及中证500两只宽基指数作为业绩比较基准,上述两只宽基指数被广泛地作为指数基金跟踪标的。
据wind,目前,沪深300指数有180只跟踪产品,中证500指数有147只跟踪产品,占全市场指数基金的规模分别达到11%和6%。
有哪些特别之处?
相对被动指数ETF和普通指数增强基金而言,指数增强ETF有什么特别之处?
1、投资策略不同。
与被动型ETF相比,指数增强ETF不是完全被动跟踪指数,而是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以量化策略进行增强,通常是使用量化多因素模型等从指数成分股及备选股中选股,力求实现一定的超越指数的超额收益。
因而指数增强ETF对跟踪的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要求没有纯被动型ETF的要求那么高。
2、跟踪误差不同。
整体来看,就跟踪误差而言,被动ETF<指数增强型ETF<普通指数增强型基金。
某中证500ETF招募说明书显示:“在正常市场情况下,力争控制本基金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不超过0.1%,年跟踪误差不超过 2%。”
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不超过0.5%,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7.75%。
由此看出,普通指数增强基金对跟踪误差和偏离度的容忍度比指数增强ETF更大,指数增强ETF基金经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主动管理能力,被动ETF则最大限度复制指数。
3、交易规则不同。
常规的指数增强公募基金仅可通过每日收盘价进行申购赎回参与投资,且赎回资金到账有一定时滞纳;
而增强ETF既可通过申购赎回参与投资,也可通过在二级市场像买卖股票一样参与ETF的交易。
由于常规指数增强基金存在最低现金头寸的影响,理论上最高仓位为95%;而增强ETF理论上最高仓位可以达到100%,其对市场的参与比例更高。
4、指数增强ETF的持仓透明度更高
指数增强ETF的申购赎回规则要求,“在开始办理基金份额申购或赎回之后,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每个开放日,通过网站、申购赎回代理券商以及其他媒介公告当日的申购赎回清单。”
基金公司观点
国泰基金认为,国内指数化投资已迎来发展良机,指数增强型ETF在国内的前景值得看好。
一方面,整体而言,目前国内指数增强策略效果存在较高的胜率;另一方面,ETF的运作机制成熟透明,指数增强型ETF产品是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随着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个股的选择越来越难,指数增强产品可以帮助投资者降低选股难度。指增产品在不显著偏离指数趋势的同时,力争获得稳健的超额收益。
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认为,公募ETF的竞争已到白热化阶段,将目光转向增强型ETF或成为跳出同质化竞争红海的一个思路,也是寻求差异化竞争,使弯道超车成为可能。尤其是量化实力较为强劲,或者原本在增强指数业务上具备优势的基金公司,这个领域还有很广阔的想象空间。
目前来看,增强ETF刚刚获批,距离上市尚待时日。具体到某一只ETF产品、指数增强产品、增强型ETF的配置价值,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配置。若需咨询专业意见,中信建投证券可为您提供全方位的陪伴式服务!
风险提示:本报告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报告的调研内容为后续整理,不保证整理内容与调研原文完全一致,另外基金经理观点可能发生变更,我们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列示的基金名称也仅做示例,非基金宣传推介,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基金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